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构建初中数学“互动+合作+自主式”教学模式思考

【作者】 更松拉措

【机构】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第三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传统课堂变为师生互动、变学生合作、自主的新式课堂教学。主要体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一种多元的对话过程,它应该是充满激情、充满挑战和智慧的课堂。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合作和自主式教学;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善于合作交流,多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自主探究,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达到真正的效果。
  【关键词】 互动;合作;自主;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转变
  1.1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1.2学生地位的转变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占据了课堂大量的时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了听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较低,对于学生思考及实践的机会更加少的可怜。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新课标课改的要求引入课堂,我们在课堂教学上采取小组讨论、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个主体地位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的自主性、互助性、创设性上)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互动+合作+自主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1小组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拓展学生思维,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多维互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学习,跟教师、同学一起讨论和交流,以达到教与学的互动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从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讨论前,根据教学内容举典型案例给学生创设高度拟真的问题情境,应关注各组之间讨论情况,如发现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还能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在讨论结束后,授课教师对小组进行点评,及时反溃存在共性的问题,这样也解决授课教师对同一问题重复多讲的情况。在分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详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均有讨论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师生、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由被动变成主动、由沉闷的课堂变成活跃氛围的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和授课教师成为该课堂的最佳组合。
  2.2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
  新课标起点高、内容广、灵活性强、要求严等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让学生带有问题式进入课堂,要求学生在学习模式上应随之应变,能够举一反三。具体做法是:①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法,让学生来充当小老师,参与教学过程,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让学生在讲台上,不仅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欲望,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②合作式讨论是授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合理分配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后,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可根据教师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引导、启发、指点下,通过交流、观察、讨论、阅读、归纳等方式主动寻求答案,独立解决和分析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养成预习、遇到问题及时查阅资料、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③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角色转变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的目标和分工与责任应该明确,多培养学生积极发言、认真思考的习惯,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和挖掘新知识的积累和延伸,让学生把在小组内探究过程并记录下来所讨论的内容再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教师点名让组员来汇报,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发现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做到各尽所能、取长补短。这不仅能活跃学生思维,而且还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知识。又能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2.3自主探究的模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置问题,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在兴趣的引领下实现自主探究,调动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需要精心设置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在明确的目标下,积极探究,运用已的知识解答探究中遇到的各项难以,在这个过程初中生们自主思考,锻炼了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与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中,应使问题具有可探究性、启发性,难易度适中,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及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具有合作、互动的环节,实现自主、合作、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结合上文可知,“互动+合作+自主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意义。该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为初中数学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及质疑,以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互动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吴琳琳.新课程(中旬).2013(05)
  [2]深化教学反思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有效策略[J].刘蓓.新课程(下)2018年02期
  [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J].黄光华.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年02期
  [4]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运行模式探究[J].刘海森.初中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