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整合思想品德课资源,增强廉洁教育
【作者】 黄 虹
【机构】 广西北流市新荣镇三育初中
【正文】 【摘 要】 廉洁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引导青少年“学会做人”。廉洁教育的内涵,是引导青少年形成以诚实守信、正值节俭、崇尚廉洁为基本的价值观,廉洁教育所倡导的为民为公的理想信念,有责任心的自律品质,民主、公正的法制观念以及对社会廉政、和谐发展的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合格公民的优秀素养。廉洁,是为人处事的美德,是做人的应守之道。
【关键词】 廉洁教育;整合;思想品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若干年之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掌握有一定的权力、财力,因此,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廉洁信念,将直接影响他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手中的权和钱,进而影响中国当今的反腐斗争成效,乃至若干年之后我国的社会廉政风气。而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此时对中学生进行反腐廉洁教育,必定为他将来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初中思想品德课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学生人生必修课”的主战场。因此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廉洁教育,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商定扎实基础,就成了一个重大而深远的现实课题。本文就中学生的廉洁的现在及教育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中学生的廉洁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利益关系在不断分化和重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或正或负的影响。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市场竞争也强化了他们独立进取的精神。但是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作用也同样冲击着他们未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即将树立的廉洁思想构成潜在的威胁。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廉洁守法意识淡薄;节俭意识淡薄;同学间攀比严重;集体荣誉感薄弱;道德诚信缺失;更有甚者某些学生看重金钱,以金钱来衡量一切;甚至小小年纪中都出现了庸俗人际关系。有媒体曾报道,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过生日,许的愿是“中500万大奖、买个官做做”。某些小学的学生为了能在班长的竞选中获胜,居然通过给同学买口香糖的方式拉选票。这些现象的出现,究竟原因,主要有:
一是目前道德价值标准存在虚化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行为已完全社会化,使学生在道德能力上面临更多挑战,在道德意识上都知道那么做,但道德行为却做不到。
二是社会不良风气已经严重侵蚀到学校现实生活中。教师队伍中“金钱之上”观念及学校中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如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检查评估,不但要求教师加班补所谓软件材料,还要求他们教给学生应对提问和问卷调查之法,唆使学生说假话,填假答案,没有上的课说上了,没有开展活动说开展了,蒙混过关,欺骗领导;平时题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一到办学水平评估,忽然学生的课外活动就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如此种种的形式主义导致学校诚信缺失。加之受社会上“拜金主义”的影响,一部分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认为只能挣钱就行。这部分学生往往追求高档享受,拉帮结伙,终日吃喝玩乐,甚至在网吧的通宵达旦,时代网络丰富多彩的生活深深吸引着他们,学校“枯燥而单调”的生活使之感到厌烦。
三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中有从小在学校依仗父母权势凌强欺弱,崇尚物质,成了一方“小霸王”;有的虽年纪尚小,未形成劣迹,内心却已羡煞腐败腐烂的生活,发誓一朝为官,贪遍天下……
四是贫富差距、社会腐败现象对中学生的言行和心理冲击。中学生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彼此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贫富差距,比如,每日口袋里带的现金的多少,学习用具以外生活用品档次高低(mp3、手机),是否有车接车送、车的等级等等。而各种腐败事件通过各类媒体、家长、老师、同学之间口耳相传,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心灵中留下了对社会公正、公平和诚信的疑惑,对他们形成中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腐败现象让中学生找到了挑战秩序和规范的现实依据。
五是学生的生理、心理上的不稳定性,意志力薄弱及各种舆论工具等的影响等。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廉洁教育途径的探索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学生的思想中不会自发产生对廉洁的认识,学科教育是向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思想品德学科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敬廉崇洁”的教育内容,为充分地运用教材资源,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挖掘、梳理和整合,并在宏观上加以分类、补充、凸显教育的结合点。具体整理内容:在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渗透有操行、重清廉、淡名利、轻财物、讲诚信、慎交友、善反思、乐奉献的思想教育,将廉洁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廉洁教育。
第二、在课外实践中领悟和强化
校园内处处是育人之地,事事是育人之事,时时为育人之时。为此,我除了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外,还充分挖掘校园资源,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将它融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团队活动等一系列之中,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一系和廉洁教育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廉洁教育的意义,树立“敬谦崇洁”、诚实守信”的意识。活动内容突出以下三个特点即:一是政策性,提供廉政建设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报道教育部门有关廉政建设的重要新闻。二是范例性,选取了古今中外反腐倡廉的故事,给学生提供先进典型的正面案例,对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三是趣味性,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合于他们看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他们在同龄人故事中学习、提高。具体做法:
1.与学校各种活动结合。如利用学校进行“四项竞赛”、“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等活动,除了让学生定期刊出与主题相关黑板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们了解“敬谦崇洁、诚实守信”的相关知识外,还利用小游戏等形式开展“吃零食害处大”、“争做文明学生”等主题班会;知道一句“敬谦崇洁”道德格言;开展“敬谦崇洁”、诚实守信”的演讲比赛;开展“敬谦崇洁”、诚实守信”征文比赛;向全体学生发出“敬谦崇洁”、诚实守信”的倡议等一系列活动。同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故事、格言、图片和漫画,并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读书随笔,从而将“敬谦崇洁”教育延伸到课外,使学科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课外阅读中感受和领悟。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廉洁意识的有效形成。同时也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渠道。
其次,深放学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实践体验,也是“敬谦崇洁”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为此我们比较注重学习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事情,不失时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和引导,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逐步养成志向远大、艰苦奋斗、爱国奉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品德。如可针对有的学生存在生活浪费、不注意节约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勤俭的人;针对有的学生存在不尊重同学、欺负别人等现象,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针对有的学生集体观念不强、比较自私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公而忘私的人;利用班、队干部选举之机,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看待权力,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在典型教育中提高。
对中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我们较注意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坚持正确引导的原则,有选择地灌输一些先贤廉洁典范,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传统文化中,凝聚着百姓“清官”情结的廉洁文化以其正义的力量深受人们的爱戴。通过认真研究、利用、挖掘包拯、海瑞、丁成龙等清官廉吏、廉诗、廉文、廉谣、廉戏、廉洁格言等脍炙人口的文化精髓,并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积极宣传当代孔繁深、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杨业功等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让青少年学生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具有像他们一样的境界、一样的情操、一样的忠诚、一样的执着,在润物无声的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努力把崇尚廉洁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潜意识的、自觉的行为模式、道德习惯和内生式的品德修炼和道德操行;大力弘扬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学为人师、行为规范的优秀教师典型和艰苦朴素、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优秀学生典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
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以正面引导为主的同时,我们注意引导学生正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不遮遮掩掩,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认识;既要看到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主流是好的,又要看到少数人的腐败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危害增强中小学生参与反腐败斗争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心。
【关键词】 廉洁教育;整合;思想品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若干年之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掌握有一定的权力、财力,因此,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廉洁信念,将直接影响他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手中的权和钱,进而影响中国当今的反腐斗争成效,乃至若干年之后我国的社会廉政风气。而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此时对中学生进行反腐廉洁教育,必定为他将来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初中思想品德课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学生人生必修课”的主战场。因此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廉洁教育,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商定扎实基础,就成了一个重大而深远的现实课题。本文就中学生的廉洁的现在及教育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中学生的廉洁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利益关系在不断分化和重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或正或负的影响。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市场竞争也强化了他们独立进取的精神。但是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作用也同样冲击着他们未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即将树立的廉洁思想构成潜在的威胁。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廉洁守法意识淡薄;节俭意识淡薄;同学间攀比严重;集体荣誉感薄弱;道德诚信缺失;更有甚者某些学生看重金钱,以金钱来衡量一切;甚至小小年纪中都出现了庸俗人际关系。有媒体曾报道,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过生日,许的愿是“中500万大奖、买个官做做”。某些小学的学生为了能在班长的竞选中获胜,居然通过给同学买口香糖的方式拉选票。这些现象的出现,究竟原因,主要有:
一是目前道德价值标准存在虚化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行为已完全社会化,使学生在道德能力上面临更多挑战,在道德意识上都知道那么做,但道德行为却做不到。
二是社会不良风气已经严重侵蚀到学校现实生活中。教师队伍中“金钱之上”观念及学校中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如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检查评估,不但要求教师加班补所谓软件材料,还要求他们教给学生应对提问和问卷调查之法,唆使学生说假话,填假答案,没有上的课说上了,没有开展活动说开展了,蒙混过关,欺骗领导;平时题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一到办学水平评估,忽然学生的课外活动就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如此种种的形式主义导致学校诚信缺失。加之受社会上“拜金主义”的影响,一部分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认为只能挣钱就行。这部分学生往往追求高档享受,拉帮结伙,终日吃喝玩乐,甚至在网吧的通宵达旦,时代网络丰富多彩的生活深深吸引着他们,学校“枯燥而单调”的生活使之感到厌烦。
三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中有从小在学校依仗父母权势凌强欺弱,崇尚物质,成了一方“小霸王”;有的虽年纪尚小,未形成劣迹,内心却已羡煞腐败腐烂的生活,发誓一朝为官,贪遍天下……
四是贫富差距、社会腐败现象对中学生的言行和心理冲击。中学生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彼此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贫富差距,比如,每日口袋里带的现金的多少,学习用具以外生活用品档次高低(mp3、手机),是否有车接车送、车的等级等等。而各种腐败事件通过各类媒体、家长、老师、同学之间口耳相传,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心灵中留下了对社会公正、公平和诚信的疑惑,对他们形成中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腐败现象让中学生找到了挑战秩序和规范的现实依据。
五是学生的生理、心理上的不稳定性,意志力薄弱及各种舆论工具等的影响等。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廉洁教育途径的探索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学生的思想中不会自发产生对廉洁的认识,学科教育是向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思想品德学科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敬廉崇洁”的教育内容,为充分地运用教材资源,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挖掘、梳理和整合,并在宏观上加以分类、补充、凸显教育的结合点。具体整理内容:在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渗透有操行、重清廉、淡名利、轻财物、讲诚信、慎交友、善反思、乐奉献的思想教育,将廉洁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廉洁教育。
第二、在课外实践中领悟和强化
校园内处处是育人之地,事事是育人之事,时时为育人之时。为此,我除了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外,还充分挖掘校园资源,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将它融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团队活动等一系列之中,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一系和廉洁教育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廉洁教育的意义,树立“敬谦崇洁”、诚实守信”的意识。活动内容突出以下三个特点即:一是政策性,提供廉政建设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报道教育部门有关廉政建设的重要新闻。二是范例性,选取了古今中外反腐倡廉的故事,给学生提供先进典型的正面案例,对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三是趣味性,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合于他们看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他们在同龄人故事中学习、提高。具体做法:
1.与学校各种活动结合。如利用学校进行“四项竞赛”、“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等活动,除了让学生定期刊出与主题相关黑板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们了解“敬谦崇洁、诚实守信”的相关知识外,还利用小游戏等形式开展“吃零食害处大”、“争做文明学生”等主题班会;知道一句“敬谦崇洁”道德格言;开展“敬谦崇洁”、诚实守信”的演讲比赛;开展“敬谦崇洁”、诚实守信”征文比赛;向全体学生发出“敬谦崇洁”、诚实守信”的倡议等一系列活动。同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故事、格言、图片和漫画,并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读书随笔,从而将“敬谦崇洁”教育延伸到课外,使学科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课外阅读中感受和领悟。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廉洁意识的有效形成。同时也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渠道。
其次,深放学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实践体验,也是“敬谦崇洁”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为此我们比较注重学习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事情,不失时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和引导,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逐步养成志向远大、艰苦奋斗、爱国奉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品德。如可针对有的学生存在生活浪费、不注意节约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勤俭的人;针对有的学生存在不尊重同学、欺负别人等现象,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针对有的学生集体观念不强、比较自私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公而忘私的人;利用班、队干部选举之机,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看待权力,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在典型教育中提高。
对中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我们较注意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坚持正确引导的原则,有选择地灌输一些先贤廉洁典范,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传统文化中,凝聚着百姓“清官”情结的廉洁文化以其正义的力量深受人们的爱戴。通过认真研究、利用、挖掘包拯、海瑞、丁成龙等清官廉吏、廉诗、廉文、廉谣、廉戏、廉洁格言等脍炙人口的文化精髓,并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积极宣传当代孔繁深、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杨业功等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让青少年学生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具有像他们一样的境界、一样的情操、一样的忠诚、一样的执着,在润物无声的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努力把崇尚廉洁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潜意识的、自觉的行为模式、道德习惯和内生式的品德修炼和道德操行;大力弘扬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学为人师、行为规范的优秀教师典型和艰苦朴素、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优秀学生典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
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以正面引导为主的同时,我们注意引导学生正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不遮遮掩掩,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认识;既要看到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主流是好的,又要看到少数人的腐败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危害增强中小学生参与反腐败斗争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