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 韦宗恒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羊吾小学



【正文】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采用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传授知识方面
  1.教师要趣味引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本身比较枯燥,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维要求较高,只凭嘴巴叙述,不易理解,学生听起来也觉得无趣。如果利用教具、多媒体教学,可以使问题变明了。
  (2)尝试创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本来就是通过不断尝试,寻找规律的一门科学,苏霍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的是一个发现者、研究着、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对于小学生来说,让她们体会尝试,敢于尝试,通过尝试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验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2.教师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氛围
  有些学生不喜欢数学课,认为觉得没意思,不好玩。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就要经常改变自己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新鲜感,如把教学课搞成竞赛形式,按座位分成几大组,把问题设计成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将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在竞赛之中,气氛紧张而又热烈,每个学生都非常投入,最后评出优胜组予以奖励,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也得到提升,一举两得。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条件,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中克服困难努力程度,常常随着对教师的感情而转移。对教学工作认真、态度亲切、关怀爱护学生的教师,学生们自然萌生对教师的亲切感,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学习自己敬爱的老师的课程,尊重老师的意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从小事做起,让学生有父母般的亲切感、从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用具、日常生活中去体现。新课标指出: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美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美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美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教学活动方面
  1.给学生讲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
  在课堂和课外,我都经常给孩子们讲这方面的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古人和科学肃然起敬并暗下决心争取上进。我给学生讲如:祖冲之、张衡等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还讲一些如:“阿基米德智破疑案”、“爱因斯坦表演数学游戏”“‘摸彩’的奥秘”等趣味数学故事。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做一些数学趣味游戏
  游戏伴随着儿童的成长。我常发现无论哪一个学生,即使是一个不爱学习的或被视为“智能底下”的学生,在游戏中都会表现得十分出色,会不顾时间、不怕疲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尽情地参与。因此,围绕数学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习数学与之伴随而来的愉快情绪体验交织在一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要多注意、多探索,注意多方面去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因势利导,挖掘学生的智力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推动他们朝着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