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班主任要做学生思想教育的导师

【作者】 高 祥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新村镇中心小学



【正文】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从踏进教育殿堂开始,就铭记先贤的教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所以我激励自己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我担任的是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会说,能写,更重要的是了解文化思想,人文情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对学生语文教学还有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思想教育的有利条件。它有极丰富的内容可以对学生人生理想、道德情操、做人品格、兴趣爱好趋向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学习《弟子规》,汲取它思想中的精粹渗溶到骨子里,一生践行,我们这颗弥漫俗世尘埃的灵魂与至圣先贤的距离才不会那般遥远。“独行快,众行远。”寻着了民族精神之源,我们必能在其精粹的滋养中成为有根有魂有梦的人,必能众志成城,乘风破浪前行,使家兴国旺,无处不和谐!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根,灵魂的家。例如让学生学诗词、吟诗词、赏诗词和作诗词,不仅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热爱家乡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在近年来的教育工作中,我还一直做班主任。我觉得班主任不只是对班级的管理,更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可以说班主任是小学阶段培育学生成长的思想导师。班主任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最了解学生,也最有利于做思想教育工作。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和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真心实意地关怀、爱护学生,希望每个人都成才。即使学生出了大问题,或是碰到特殊的后进生,我也总是耐心的地教导,保持对他们的爱心和信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动,热爱方能唤出真情。
  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式首先是深入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有目的地进行家访,经常和学生谈心,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某同学很聪明,可是学习成绩逐日下降,表现忧郁。有一次,竟然上午上了半节课才到教室,大家都很惊讶。我找他谈话,批评了他,并关怀地询问原因,他只是低头不语。于是,我进行家访,了解到他父母正在闹矛盾,准备离婚。我两次做家长的工作,终于促成他们和好。该同学很感激,把我当作知心人,把日记给我看,我发现他还有另外一个苦闷——左手残疾。于是再和他谈心,鼓励他以前途大计为重,他终于解除了思想障碍,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期末考试时获得好成绩。
  又如另一位学生,在班里表现沉闷,学习成绩屡屡下降,还发生过一次打架,动刀伤人的事件。进行家访时,听他母亲哭诉,他很不听话,不好好学习,脾气暴躁,不仅经常打自己的妹妹,还跟周围邻居家的小孩闹事。我和他谈心,他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秘密,原来因为想到城里上实验小学,家长没有办到,受到别人的讽刺、嘲笑,心中郁闷,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经过耐心诱导,他解除了思想包袱,向母亲认了错,他母亲高兴地来到我办公室致谢。
  除了个别谈心的教育方法外,我更是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法加强对全班同学的思想教育。除了利用每周班会时间,对学生的思想表现进行表扬、提出要求外,更是经常精心准备各种专题报告、专题讲座,如“提高认识水平,激发奋进精神”、“学雷锋活动”、“纪律与自由专题讲座”等。
  我也多次利用机会,创造条件组织一些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编成小分队,到公路大桥建设工地、大火后快速建起的居民楼去参观访问,国家发展的大好形势,建筑工人忘我的劳动精神都给大家极大地鼓舞。回校后,每个学生都写了一篇作文,我专门组织了一次朗诵会,还印出了专集——《浪花集》。这些活动都产生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在日常活动中,我也非常注意事事以身作则。如要求学生遵守时间,我每次上课都提前来到教室门口等候。有一次天降大雪,积雪尺余,我骑车上班,汗湿衣衫,终于按时到校。学生却有一半迟到了。又如我教育学生办事认真,我也要做表率。每次大扫除我都认真参加,洗刷地板,打扫房间,我都抢着干。有一次天降大雨,而学校刚运到的几十袋水泥还放在院子里,学校领导给我班下了突击搬运水泥的任务,大家都没换衣服,我带头扛起来就走,于是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有四个人抬一袋的,有两个人抬一袋的,刚运完大雨就倾盆而下。大家都很累,满身沾满水泥粉,可是都非常高兴。因为经受了一次考验,锻炼了战胜困难的精神。
  记得那是前年的九月份,新学期刚开始,学校领导找我谈话,让我担当一个老大难的班主任。听介绍这个班歪风很盛,后进生占主导,还有个核心人物刘甲甲,班干部不起作用,班里很乱,老师在前面讲课,下面乱成一团,严厉的老师管教,他们则与老师对着干,老师气走。我又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任务。
  开课第一天,我从容、含笑地走进教室,自我介绍是新班主任,然后满怀热情地做了就任讲话。我首先表了决心,一定把这个班带好,希望学生们一起努力。热切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知识是先辈们千百年积累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认真学习就会变聪明。号召学生积极向上,共同建设一个团结进步、健康活泼的班集体。可能是换了新老师,比较新鲜,大家都静静地听着,没有人捣乱,部分人还表现满意的神色,我过了第一关。
  然后,我给他们上语文课,讲述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进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接着我问: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讲到这里,再看看同学们,还好,听得津津有味,没有捣乱的。我便接着讲下去: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也就是作者要以“山中访友”为题目的原因了……。无疑,这节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我全面展开工作,首先找班干部开会,了解班内情况,动员他们大胆工作,处处起带头作用,积极帮助较进步的同学,培养团结积极分子,也积极接近后进同学。同时也召集不同类型的学生座谈,鼓励他们振奋精神,为建设好班集体贡献力量。找几个后进生谈心时,我发现他们的个性都很强,有的狡猾,有的桀骜不驯,但都很聪明,有能力。我没有用严辞让他们屈服,而是耐心诱导,更多地表示关怀和期望,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在班里起积极作用。
  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我也写了几个大字“团结进步,健康活泼”,和学生一起贴在教室前面,并和大家一起认真清扫了教室,整齐排列的桌凳,我发现这对全班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的来看,工作进展还是很顺利的,但也不是毫无波折。因为有些学生对个别老师有成见,有时出现矛盾。有时也发生意外事件。如有一天突然来了校外的几个年轻人,到我们班门外寻衅,刘甲甲率领一帮人从窗户跳出去,险些动起手来,幸亏我闻讯及时赶到,警告了寻衅的人,又劝导一番,化解了一场风波。
  就这样顺利地度过了半学期。一天,班级图书管理员来汇报,“图书角”少了三本书。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我在班上开展了诚信借阅活动——学生自主从“图书角”借阅图书。活动开展很成功,一个多月以来,“图书角”不曾少一本书。这一次却一下子少了三本书,而且就在前一天放晚学到第二天早上这段时间少的,分明是有人趁教室无人之机拿走的。怎么办呢?查?这种情况一般是查不出来的,况且,即便查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但不妥善解决好这件事,没准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现在最保险也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图书收到角橱中锁起来,但如果这样做,半个学期以来开展的诚信借阅不就毁于一旦了吗?这样一锁说不定就把诚信锁在了学生心灵大门之外。
  我何不利用这次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诚信教育呢?第二天,我从家里带来了三本书,早早来到教室,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记得当初建‘图书角’的时候我们共同许下的诺言吗?我们承诺像爱护自己的书本一样爱护‘图书角’的书,不让‘图书角’的书少一本。半个学期以来,同学们都信守了自己的诺言,可就在前天,‘图书角’的书一下子少了三本。不管这书是谁拿的,但只要这个人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就说明我们集体没有最后信守这一承诺。作为老师的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天我带来了三本书作为赔偿,作为我们信守承诺的见证吧……今天我向大家保证,班级诚信借阅活动不但不会中断,而且会开展得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同学们一脸惊愕,他们没有想到竟然是我自己来赔这三本书;没想到我是这样信守承诺;没想到班级发生这样的事我还是如此地信任大家。
  是谁拿了班级“图书角”的书,至今仍是个谜,但谜底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提醒每一个同学在以后的一生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那我们不就心满意足了吗?
  由于我班在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进步巨大,被学校评为模范班级,学生们都很兴奋。从此,一个老大难的落后班级成了一个先进的班级。
  回顾这段历史,我深有感触。这个班级是怎样转变的呢?没有什么神功,只是靠老师一颗真诚的爱心,烘热了那些受到伤害的冰冷的心,给了他们自信,给他们指引了方向,给了他们力量,他们就积极自觉地发动起来,创造奇迹。还有重要的一点,时代不同,社会影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关键是做老师的时刻不能忘自己育人的责任。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只要我们怀有爱心和信心,下定决心,锲而不舍地工作,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