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加强幼儿音乐教育的策略探究

【作者】 赵国婷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幼儿个性品质培养,性情陶冶的重要责任。本文从加强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音乐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加强节奏训练和融入游戏施教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实践观点。
  【关键词】 幼儿教育;音乐;加强;实践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对幼儿教育的大量投入,让幼儿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音乐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幼儿音乐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但由于传统对音乐教育认知的不到位,导致音乐教育没有起到很好素质教育作用。我们知道,音乐教学以幼儿审美体验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谈谈加强音乐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动力源泉。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把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园内教育也是奠基教育,音乐教学同样如此,主要应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学习奠定兴趣基础。因此,有效的教学应从激发学习兴趣开始。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发挥音乐角的作用来达到这一目的。所谓音乐角,就是根据幼儿兴趣特点,为幼儿创设科学、有意义的音乐活动区域。在音乐活动区域开展“区域活动”,是我们园内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式,相当于其他学校的音乐教室。而音乐角是放置很多音乐器材和玩具,是充分体现幼儿音乐学习需要的最佳场所。很多幼儿来园后第一个选择就是音乐角,这说明幼儿需要这种美好的体验。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在音乐教学时就充分发挥音乐角的作用,加强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之爱上音乐。
  二、加强音乐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幼儿教育中尤其如此。环境氛围虽是幼儿学习的外因,但却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当人们提起幼儿园的环境,很可能想到的就是充满童趣的玩具,如上文所说的音乐角之类的活动环境等。实际上,幼儿教育不仅需要优美的物质环境,还需要心理环境,又称精神环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直接影响着幼儿音乐学习参与,想象力发展等多项指标的达成。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加强良好师生关系构建,抓住幼儿向师性强的特点,通过关爱、赞美、赏识激励幼儿,让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关心和鼓励,从而扬起音乐学习信心,更加热爱音乐学习。例如,幼儿在学琴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教师切不要大声训斥他们,或者粗暴地掰着他们手指触键,这样学生会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被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这种环境氛围就是典型的不利于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对他们将来也产生严重影响,是不科学的做法。
  三、加强节奏训练,培养幼儿音乐感
  节奏是音乐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而节奏感又是音乐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素养中的重要能力。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我们应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在节奏感训练中,拍节奏是幼儿节奏入门训练最常见的、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方法。引导幼儿拍节奏的过程又能满足学生“学中玩”的需求。因此,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幼儿动作协周、合拍、整齐地拍节奏,更要在节奏性活动中引导幼儿从运动神经上获得节奏感觉,这是形成节奏感不可忽视的条件。节奏感是以运动性为基础的,是在节奏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可分为一般节奏感和音乐节奏感。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作为奠基的幼儿音乐教育,必须加强这一能力的训练。德国卡尓的以四肢为“乐器”的人体打击乐我们可用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拍脚、捻指来奏出动听地节奏音乐来。
  四、融入游戏施教,体验音乐学习快乐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到:“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融入游戏是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是实现“玩中学”理念的有效策略。对于幼儿音乐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各种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认识音乐。在对游戏进行创新时,可以把尝试教育的思想融入到游戏中,让幼儿在尝试游戏的过程中去自由地体会音乐的乐趣。比如“开火车”游戏,可以让孩子们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速度,以此来让他们了解音乐的节奏。他们就会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值得注意的是,融入音乐课堂中的游戏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需要选择恰当的音乐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特别是应一些节奏欢快,让人身心愉悦的音乐来进行,更能诱发幼儿学习积极性。例如,抓住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我们可以将一些洋娃娃比作孩子玩伴来游戏:教师对着洋娃娃唱歌,跳舞,将这个生活的场景融进音乐游戏中去,这时候幼儿也会跟着教师进行模仿,对着娃娃自言自语、唱歌;而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比较喜欢卡通动漫人物,我们抓住这个特点,在设计音乐游戏的时候,往卡通动漫上偏向一点,这样可以充分学到音乐知识。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加强音乐教育,是我们园内教师的重要责任。通过采取有趣、有效、有新意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幼儿的基础音乐素养,为他们今后的一生发展打下基础。这是我们加强园内音乐教学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蔡余红,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策略探究[J].新校园,2017年。
  [2]王林强,学前幼儿音乐教育趣味性的提升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8年。
  [3]卢敏,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意义[J].音乐时空,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