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沙湾县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分析

【作者】 王玉亭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现行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施行还存在一些实际性问题,比如在教材实施的过程中与当地教学现状的不匹配;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对薄弱等;本文利用一切手段提升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强化学生理解绘画作品的能力,从而便于形成良好的个人和社会的情操、立场和人生观。通过实际调查可以找出一些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进行一些有用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帮助学生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美术鉴赏水平的提升对于美术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与自我、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弘扬人文精神;其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再次,帮助学生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倡发展提升全体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然而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有其短板之处,本文的研究可以充实和改善沙湾县美术鉴赏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利用一切手段提升欣赏美的能力,强化学生理解绘画作品的能力,从而便于形成良好的个人和社会的情绪、立场和人生观。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应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和感觉到的东西,以往已经有的生活履历和文化常识对绘画作品进行遐想、体验、辩证和辨别,并掌握绘画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陶冶人文精神。
  作为一个一直关注本县美术教育的工作者,对沙湾县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育现状相对比较熟知,但为了更好、更全面了解塔城各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现状,笔者通过深入课堂、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方式对该地区高中美术鉴赏课现状进行了全面立体式的实地调研。目前,沙湾县的高中美术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感觉自己“没有地位”,虽然在准备阶段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并投入了充分的精力进行梳理和备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式,然而还是不能充分获取学生的关注,仅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无法使他们在长时间内保持专注,高中生的微笑也是“转瞬即逝”一刹那就没有了,更不要奢求高中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高中生与初中生和小学生们积极响应老师课堂教学的态度截然不同,在高中的美术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奋笔疾书地做着其他学科的作业,有的则利用课堂时间放松学业压力聊天、发呆、睡觉,只有半半拉拉的学习者在参与教师的课程。通过与其他同行美术教师互动了解,这不单单只是个别人面临的困境,也是很多同行美术教育工作者想不明白的所在之处,他们也普遍表示上课的时候只要有一些的学习者情愿插身到授课的过程中,就已然感到课程进展顺利了。
  一、本地方应与教育发达地区学习交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借“它山”管理之“石”,琢自己管理之“玉”;中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都是值得我们西部所学习的,中东部教育发展和西部教育发展有着很大差距,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学校已经有着自己完整的一套管理体系,和完善的模式,他们的理念和理论对我们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故此我们要借鉴他们的办学理念,加强交流管理,才能帮助我们学校的发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因素,优质的学校管理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学校领导要有高远的教育理念和使命,并秉持学校发展的理念。
  二、教师群体一定要具有突出的专业能力
  具有深厚的学科内容积淀以及优秀的教育方式,并在课堂的准备阶段投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形成清晰的思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实际展开教学的时候就能够具有充足的自信,进一步使得自己在学生群体面前保有良好的师德形象,进一步获得尊敬。本文提出的意见是,教师群体要针对进行引导的时间、进行引导的水平、进行引导的具体方式等部分工作加以深刻思索。同时,要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领域能力以及开展业务的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积极学习新型的教学以及组织形式,完成意识上的更新,逐步构建彼此平等、协调共处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面对学生群体的时候,要保证对于每个孩子都给予同等的关注和指导,不因为任何原因而对不同的出现差异化对待,这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实现学生的均衡成长,给予对应的指点和辅导。在这里必须要进行强调的是,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处于主要位置的群体应该是学生,这种位置不仅体现在意识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内容认知方面。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实际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并利用好该主体性特点,通过有效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其自觉进行学习,选择其可以接受的内容来加以讲解。
  三、家长应要随时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任何一位父母都满怀着对于子女的期望,期望子女可以健康平安,并期望子女能够具有优秀的成绩之后进入好的学校进行深造。然而实际情况是,有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能够进入上层而是处于中下部分,有一些学生的文化课还不错不过表现出不均衡发展的状况,在美育和德育方面存在不足,所以家长尤其要加大力度和校方保持有效的沟通,实时掌握子女的情况,一起协同展开引导。特别是美术这个“小科目”,不能小看,美术鉴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欣赏美得能力。
  四、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角色
  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想要高效的完成课堂任务和学习重难点,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有效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把握新知,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展开学习活动。学生应该独立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在思想的思维和碰撞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不断提升自己鉴赏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