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作者】 刘晓丽
【机构】 黑龙江省萝北县第四小学
【正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6页例1.
教学目标:
1、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规律。
2、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建构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简化思想和应用价值。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发现一条线上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规律,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交流,创设情境
1、(课件播放树木图片)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 刚刚我们仿佛走进了绿色的世界,真是让人陶醉!这都是植树造林带给我们的好处,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中小学生,都经常参加植树活动(课件:图片),其实,植树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共同探究,发现规律
师:栽树的形式有很多:有沿着一条线段栽的(图片),有栽成环形的(图片),有载成圆形的(图片),还有载成方形的(图片)等,实际上我们最常见的是哪一种?(生)。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吗,沿着一条线段栽也有不同的载法,出示图片:两端都栽 两端都不栽,一端栽,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其中的一种:两端都栽(板书)
1.出示例题
例1: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1) 理解信息
(学生读题)
师:你认为那些信息重要?(关键词刷红) 师:你怎么理解“两端都载”和“每隔5米”。
(2) 引发猜想。
师:那么学校要买多少颗树苗呢?现在大家试着做一做吧!
(生试做,指名板演)
师:同学们同样的问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20\21\22)
(3) 实验探究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探究一下。
出示活动要求: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试一试,也可以和同伴们共同研究,思考,交流:你把什么当成了树:种了几颗?有几个间隔?发现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读要求)
师:明确要求了么?开始吧!
(4)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师:哪个小组是用小棒摆的?先上来说一说。
(学生展示摆小棒过程)
师板书相关数据(棵数 间隔数)
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师:哪个小组用了画图的方法?上来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展示画图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师:除了画图,摆小棒,还有用其它方法的吗?
师:通过各小组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
生:棵数比间隔数多1。
教师板书(棵数比间隔数多1)
(5)优化方法
师:在刚才找规律的过程中,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研究了几根小棒,有的同学画了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捷?为什么?如果画图的话,怎样画更简捷?
以后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这样,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多的变成少的,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你学会了吗?
(6) 再次课件演示得出结论
师: 咱们来看一下这个规律的发现过程,这是一条100米的小路,学校要求每隔5米载一棵,两端都载,我先在这条小路一头栽一棵,隔5米再栽一棵,几棵树几个间隔?(3、2)(4、3)......(教师边演示边播放课件)
师:你么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得出:(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师:真棒!数学家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我们多棒啊!那刚才板书这两个算式的同学是不是很想上来改改。
(学生改错)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遇到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应先从简单的数据入手,从而发现规律,在解决复杂问题,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三、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师:运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可以解决植树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安路灯。(课件出示习题)
1、 在一条全长2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需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师:读完这个题目,你觉得那些地方要特别引起注意?(两旁要安)
(1) 学生试做。
(2)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2路公交路线,从起点到终点共有18个站,相邻两站的距离是700米,这条路线全长是多少千米?
3、 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四、 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每个人都表现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老师为你们的表现而感到高兴,你们高兴么?那你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植树中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用到了画图、“化繁为简”等方法,希望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同学们能学以致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 棵数=间隔数+1
教学目标:
1、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规律。
2、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建构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简化思想和应用价值。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发现一条线上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规律,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交流,创设情境
1、(课件播放树木图片)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 刚刚我们仿佛走进了绿色的世界,真是让人陶醉!这都是植树造林带给我们的好处,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中小学生,都经常参加植树活动(课件:图片),其实,植树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共同探究,发现规律
师:栽树的形式有很多:有沿着一条线段栽的(图片),有栽成环形的(图片),有载成圆形的(图片),还有载成方形的(图片)等,实际上我们最常见的是哪一种?(生)。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吗,沿着一条线段栽也有不同的载法,出示图片:两端都栽 两端都不栽,一端栽,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其中的一种:两端都栽(板书)
1.出示例题
例1: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1) 理解信息
(学生读题)
师:你认为那些信息重要?(关键词刷红) 师:你怎么理解“两端都载”和“每隔5米”。
(2) 引发猜想。
师:那么学校要买多少颗树苗呢?现在大家试着做一做吧!
(生试做,指名板演)
师:同学们同样的问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20\21\22)
(3) 实验探究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探究一下。
出示活动要求: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试一试,也可以和同伴们共同研究,思考,交流:你把什么当成了树:种了几颗?有几个间隔?发现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读要求)
师:明确要求了么?开始吧!
(4)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师:哪个小组是用小棒摆的?先上来说一说。
(学生展示摆小棒过程)
师板书相关数据(棵数 间隔数)
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师:哪个小组用了画图的方法?上来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展示画图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师:除了画图,摆小棒,还有用其它方法的吗?
师:通过各小组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
生:棵数比间隔数多1。
教师板书(棵数比间隔数多1)
(5)优化方法
师:在刚才找规律的过程中,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研究了几根小棒,有的同学画了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捷?为什么?如果画图的话,怎样画更简捷?
以后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这样,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多的变成少的,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你学会了吗?
(6) 再次课件演示得出结论
师: 咱们来看一下这个规律的发现过程,这是一条100米的小路,学校要求每隔5米载一棵,两端都载,我先在这条小路一头栽一棵,隔5米再栽一棵,几棵树几个间隔?(3、2)(4、3)......(教师边演示边播放课件)
师:你么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得出:(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师:真棒!数学家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我们多棒啊!那刚才板书这两个算式的同学是不是很想上来改改。
(学生改错)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遇到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应先从简单的数据入手,从而发现规律,在解决复杂问题,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三、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师:运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可以解决植树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安路灯。(课件出示习题)
1、 在一条全长2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需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师:读完这个题目,你觉得那些地方要特别引起注意?(两旁要安)
(1) 学生试做。
(2)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2路公交路线,从起点到终点共有18个站,相邻两站的距离是700米,这条路线全长是多少千米?
3、 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四、 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每个人都表现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老师为你们的表现而感到高兴,你们高兴么?那你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植树中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用到了画图、“化繁为简”等方法,希望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同学们能学以致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 棵数=间隔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