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作者】 贾振君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正文】  【摘 要】 由于小学英语教育和初中英语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往往会产生种种不适应,从而引起学习英语兴趣下降,学习成绩滑坡,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终将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终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教学;英语教学衔接;过渡;素质;能力;方法

  当今,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英语成绩不尽人意,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有的到四五年级才学,有的在小学没上过英语课。进入初中后,英语教学内容急剧增多,这些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不适应状态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有的小学由于缺乏师资力量,英语课开设较晚,或者不开设英语课。即便开设,也是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法,过分注重口语而缺乏语法教学;过分强调活动而忽视了效果;过分强调课堂练习而忽视了课后巩固。到了中学后,发现学生对英语学科不适应,对新老师的教学方法、语速、板书等不适应。小学教材图文并茂,直观性强,教师上课的语速较慢。中学教材文字较多,内容复杂,教师上课语速较快,学生感到好奇又陌生,很容易影响学习效果。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了解不够,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三是老师的教学方法的差异。一般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教学内容简单,教师带领学生边玩边学,利用唱歌、游戏等形式,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到了中学以后,英语作为一门主科,需要参加中考,英语学习不再是一种玩乐,承载着更多责任。课堂上游戏、唱歌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虽然也存在,但只是辅助手段。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压力也逐步增大。因此,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使七年级新生更快地适应初中英语教学,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了让中小学英语教学顺利衔接过渡,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兴趣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其实,影响学生外语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情感,二是母语。情感是学习的发动机,出现障碍会导致学习的停顿。兴趣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小学英语内容简单,好学,加上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游戏、唱歌等,以及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迎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和好玩好动的生理特点,学生普遍兴趣较高。而到了初中以后,语言学习的内容逐步增多,教师的教学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体现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上,学习难度明显加大。教师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充满兴趣和挑战,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习惯的衔接
  英语实践性很强,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靠教师的示范与持之以恒的训练得来的。小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已逐步有了不少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上课思维活跃,积极举手发言,表现欲望强,爱参加各种英语课堂小活动,课后家庭作业认真及时完成,及时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到了中学以后,教师不仅要保持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杜绝不好的习惯的养成,而这些都要从平时的常规学习抓起,这点对初一新生来说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开学后的第一个月,主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抓起,教师提出要求,严格检查,给予具体的任务和一定的时间,启发和调动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面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技能的衔接
  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书写字母和单词,就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例如,小学生记忆单词,以前大都是靠死记硬背,遗忘快,效果差;学生进入中学以后,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和词汇量的增加,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单词,交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方法与技巧。一般来说,七年级学生思维敏捷,教师可以利用PPT、实物等直观素材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另外,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则也是一条捷径。教师可以利用所学的音标和音节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对于字母较长的单词,如:beautiful,可以分为三部分,beau-ti-ful,三个音节,边写边记。只要单词记住了,学生就能听得懂,读得正确,就能为听力、阅读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全面了解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的程度,注重内容的衔接
  初一新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全面了解,检测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初中英语教材的难易度,在实际教学中作出相应调整。一般来说,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以对话为主,简单易懂,而中学内容增加了复杂的课文;小学内容在词汇量和语法上都较为简单,到了初中,英语教材的难度,词汇量的增加,语法的深度等都有了大大的提高。笔者认为,在七年级这一年的教学中,应做到强化音标教学和规范书写内容的衔接。对于音标教学,需要循序渐进。加强单词拼读训练,并测试认读音标和拼读单词的能力,未合格的学生可以在后面两年的教学中,不断巩固,加强学习;至于书写,从近几年中考英语作文阅卷可知,对于满分作文,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书写规范。因此,书写是学好英语不可忽视的一面。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刚开始书写不太规范,他们对于大小写字母分别在四线三格中所占的位置不清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力求使学生做到书写规范,美观。
  五、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
  小学英语不论从目标、内容、方法等都和初中英语存在着本质差异,因此在教学评价上会出现很大的区别,例如,在初一的第一学期,经常能听到家长谈孩子的英语学习成绩,奇怪为什么小学英语能考到高分,到了初中以后退步很大。究其原因,七年级的英语试卷不但从容量和难度上增加很多,而且出现了较长篇幅文章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以及英语作文等大比分的题型,针对这样的测试,学生要想取得高分是不易的。所以,初中过渡性的考试一般不能太难,对学生要求不能太高,特别是前几次的考试,要从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积极性角度出发,尽量避免较难内容,分值合理,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要让他们认识到分数不是衡量成绩的唯一标准。
  总之,当今的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比较多,英语教师应正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促进师生中小学英语顺利过渡,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春峰;对阶段性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谷桃;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甘肃科技纵横;2009年03期.
  [3]吴冬娟;浅析如何处理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黑河学刊;2010年05期.
  [4]万丽红;温故知新——浅谈成功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J];成功(教育);200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