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作者】 王红东
【机构】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中心完小
【正文】 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已成为管理观的一种新的表述,也被广大学校管理者所接受。那么,在领导与教师这对关系上究竟实施何种策略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我认为应注意到以下几方面:
一、理解人本管理内涵是前提
领导与教师这对关系上的人本管理,就是深刻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凸显他们在管理中的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挥他们的才智,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讲,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1.依靠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校长、班主任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所学校成败、一个班级优劣的,不仅仅是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全投注在学生身上,而是在于依靠拥有知识与智慧、才能与技巧的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有资源中最不可缺失的资源。归根结底,领导出思想,具体工作还是要教师来组织实施的。教师是学校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因而必须树立依靠教师的用人理念,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去推动学校向更高处迈进。
2.尊重教师。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立人格,都具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教师,作为享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荣誉的人,对人格与尊严看得尤其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一定要尊重教师,你只有尊重他们,他们才会受到感染去尊重学生,所以无论是校长,还是班主任或是普通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工作上,都要无理由、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教师,百分之百地保护教师应有的尊严和权利。
3.开发教师的潜能。生命有限,智慧无穷,教师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进一步说,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开发教师的潜能,让教师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也是学校管理成功的标志。
4.凝聚教师的合力。学校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不过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学校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个教师的个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要研究整个教师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这一本质要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学校,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是一个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办大事的团队。如何增强学校的合力,把学校建设成与时俱进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也是人本管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把握人本管理精髓是核心
著名教授陈怡安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我认为,这是人本管理的精髓,更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宗旨。
1.点亮人性的光辉。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高品位、高质量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毋庸置疑,人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如:懒散,怕苦,怕承担责任等等。点亮人性的光辉,就是要领导者科学艺术地引导教师远离阴暗面,张扬光辉的个性,要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所谓真,就是要做一个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真正的人,即真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说真话,办真事。所谓善,就是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仁爱之心。所谓美,即要有美好的心灵、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以及对事业的美好追求。
2.回归生命的价值。关于人生的价值,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当今价值多元、物欲横流的年代,不少人追求金钱、官位、享乐,认为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很明显,这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不是有意义的人生。对于教师来讲,生命的真正价值,可以归纳为:
(1)塑造高尚的人格。人格被看作是人性重要的特征之一。无论是什么人,应视人格为生命,有了人格,才会被人尊重。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是百年教育大计的基石,“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所以,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引导教师加强人格塑造。
(2)演好合理的角色。学校是由许多人构成的,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科任、教辅人员、后勤工人……每个角色都是学校中不可缺少的。谁活得更有价值,就在于他是否尽心尽责地去演好那个角色。
(3)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师应把自己融于工作与事业之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发扬“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或在班主任工作上,或在课堂教学上,或在教育科研中,或是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上干出一番成就。有了这种追求的人,常常是视事业为生命,视工作为乐趣,他的自身价值一定会实现。
(4)积极奉献于社会。肖伯纳说过:“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源自于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心力的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最大快乐也在于奉献。人生不仅应追求个人需求,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更应积极回报社会,为社会、为别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育人是神圣的事业,校长要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主体发展,培养个性鲜明、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一、理解人本管理内涵是前提
领导与教师这对关系上的人本管理,就是深刻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凸显他们在管理中的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挥他们的才智,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讲,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1.依靠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校长、班主任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所学校成败、一个班级优劣的,不仅仅是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全投注在学生身上,而是在于依靠拥有知识与智慧、才能与技巧的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有资源中最不可缺失的资源。归根结底,领导出思想,具体工作还是要教师来组织实施的。教师是学校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因而必须树立依靠教师的用人理念,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去推动学校向更高处迈进。
2.尊重教师。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立人格,都具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教师,作为享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荣誉的人,对人格与尊严看得尤其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一定要尊重教师,你只有尊重他们,他们才会受到感染去尊重学生,所以无论是校长,还是班主任或是普通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工作上,都要无理由、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教师,百分之百地保护教师应有的尊严和权利。
3.开发教师的潜能。生命有限,智慧无穷,教师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进一步说,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开发教师的潜能,让教师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也是学校管理成功的标志。
4.凝聚教师的合力。学校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不过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学校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个教师的个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要研究整个教师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这一本质要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学校,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是一个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办大事的团队。如何增强学校的合力,把学校建设成与时俱进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也是人本管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把握人本管理精髓是核心
著名教授陈怡安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我认为,这是人本管理的精髓,更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宗旨。
1.点亮人性的光辉。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高品位、高质量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毋庸置疑,人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如:懒散,怕苦,怕承担责任等等。点亮人性的光辉,就是要领导者科学艺术地引导教师远离阴暗面,张扬光辉的个性,要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所谓真,就是要做一个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真正的人,即真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说真话,办真事。所谓善,就是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仁爱之心。所谓美,即要有美好的心灵、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以及对事业的美好追求。
2.回归生命的价值。关于人生的价值,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当今价值多元、物欲横流的年代,不少人追求金钱、官位、享乐,认为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很明显,这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不是有意义的人生。对于教师来讲,生命的真正价值,可以归纳为:
(1)塑造高尚的人格。人格被看作是人性重要的特征之一。无论是什么人,应视人格为生命,有了人格,才会被人尊重。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是百年教育大计的基石,“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所以,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引导教师加强人格塑造。
(2)演好合理的角色。学校是由许多人构成的,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科任、教辅人员、后勤工人……每个角色都是学校中不可缺少的。谁活得更有价值,就在于他是否尽心尽责地去演好那个角色。
(3)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师应把自己融于工作与事业之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发扬“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或在班主任工作上,或在课堂教学上,或在教育科研中,或是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上干出一番成就。有了这种追求的人,常常是视事业为生命,视工作为乐趣,他的自身价值一定会实现。
(4)积极奉献于社会。肖伯纳说过:“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源自于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心力的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最大快乐也在于奉献。人生不仅应追求个人需求,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更应积极回报社会,为社会、为别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育人是神圣的事业,校长要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主体发展,培养个性鲜明、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