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 王 娟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桃李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教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学生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在教学方法上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数学教学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的学生不容易理解其教学内容,从而对于数学学习无法产生兴趣,因此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来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改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所以其社会经验低,同时专注度和自制力不强,对于抽象性的问题理解起来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大部分小学无法全面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导致其放弃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所以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使用趣味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1、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非凡,其是帮助学生奠定数学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方法的单调和落后,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无法让数学成绩得打提高。因此在小学的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来说有着三点意义,从而全面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其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有着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得不到全面的开发,因此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探索,从而激发潜能。其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爱好就是去最大的动力,在学习中也是如此,因此以趣味教学带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其三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有着全面的提高,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自信心对其尤为重要,其是学生学习质量的保证之一,因此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来改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认知度,从而提高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
  2、数学兴趣培养问题分析
  2.1教学方式不妥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加深,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也应该得到全面的改变,但是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学生来说较为不利。而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中,首要的问题即是教学方式的不妥,对于学生的教学活动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变学生在课堂的定位,使其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逐渐的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学习者,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兴趣,以此来推动数学成绩的提高。
  2.2教学内容不易于接受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对于教学活动从一的方法过于单一,而在小学的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其思维模式和想象力都在成长和发展阶段,所以即是小学的数学知识是最为初级的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存在难点的,其中主要的表现为学生对于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容易接受,从而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丧失,放弃对于数学的学习,因此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多使用趣味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简化数学知识的难点,使其易于学生理解,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3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对于数学知识来说,其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知识之一,因此对于教学活动有着很总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使其与实际生活相连接,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使其减少对于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由实际生活的事物出发,可以全面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能力,其到两全齐美的作用。
  3、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3.1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
  充满乐趣的事情,大家都喜欢做。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样也要秉承这个理念,让数学课堂上充满趣味性。为此,教师需充分结合学科特点与小学生在年龄、行为认知方面的特征,就游戏化的教学情境进行合理设置,将知识广泛蕴含于游戏当中,这样就能轻松地把激发学生兴趣和传授知识结合起来了,同时游戏不能死板,必须有灵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3.2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大到对建筑物展开的规范性设计,小到日常点滴事项,教师需善于发现,将简单且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事项向学生举例,如人民币的作用。上课期间可就如何购物进行阐述,进而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二到三人分一组,建立买家与卖家,花了多少,找零多少,让学生从简单的运算开始应用数学,让学生意识到,如果学不好数学,那么生活中一些最简单的事情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不能够独立而自立的生活。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数学的影子,数学在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呈巨大显示,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善于发现并且勇敢探索对蕴含的奥妙进行探索,以更好地展现数学的独特魅力。
  3.3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重视对动手操作进行引导,可促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有效激发,还可以增长学生的智力。学生也会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比较容易忽视的细节,这样更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领悟力。而且相比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来说,学生更喜欢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4、总结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J].杨小青.中国校外教育.2013(01)
  [2]忽悠:创造情智共生的课堂[J].康会春.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