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作者】 叶 落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江千乡寄宿制小学



【正文】  【摘 要】 教育行业新课程的改革使得教育模式得到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也成为教育中的一种手段,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为教师解决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中的图形教育着手研究,并对信息技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信息技术

  现阶段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但是如何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形式去辅助教学课件,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想法进行顺利表达,这是一个需要思考与实践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也会有图形教学出现,而信息技术作为一个辅助教学的载体和工具,只有将两者进行结合,才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抽象问题的讲解。
  一、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空间和图形的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察,图形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观察图形。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形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将静止的图形动态化,从而方便学生对图形的变化和特点进行有效观察,使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积极配合也会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顺利。例如教师在进行旋转和平移知识的教学时,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比较抽象画,学生不容易理解其中的原理,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旋转和平移的具体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平移和旋转的动态过程了解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的具体含义,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态图形进行深入思考,从而降低了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难度。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在学习时的注意力,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升的目标。
  二、针对图形教学中的动态教学 
  教师在进行图形教学时,传统的图形教学模式中都是教师用测量工具在黑板上画图,通过板书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清楚明白,但是如果涉及到动态图形的教学,教师就只能用讲解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抽象思维去联想,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由于枯燥的教学而失去兴趣。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正好解决了教师的这一难题,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动态图片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再加上老师在旁边的解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信息技术可以将老师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讲清楚的概念进行具体化以及形象化的动态展示,通过将图像与数字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的变化以及运动趋势,通过动态模式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的领悟到教学的重点,将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知,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分析使学习的难度降到最低,加强学生对学习的理解能力。
  三、 针对教学难度  
  小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过图形的了解经验,但几何图形作为立体图形所具备的抽象特点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弄清楚的,因此在面对更复杂的图形时就会混淆各自的概念。教师在进行图形教学时,为了解决学生抽象思维的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图形,通过用不同的颜色对图形进行标记,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弄清楚几何图形的原理并激发学生对图形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加强的课堂听课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的轴对称教学时,课程教材中的图形并不能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图形的特点,容易使学生跟不上教学进程,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进行演示,从而避免因为学生抽象思维不够而造成学习进度慢的现象,并且老师可以从网络中找到生活中的非对称图形以及对称图形,通过列举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 针对情境教学
  在进行数学图形课堂教学时因为几何图形本身属于立体图形,因此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将图形显现出来,动态图形模式可以将图形多变以及灵活的特点进行直观显现,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动态情境的创建动态情境,使学生能够发动思维跟上教学,为学生空间观念的提高打下基础。小学生在面临图形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动画形式帮助小学生理解几何概念,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发展。但是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既不能取代教师成为主体也不能过分依赖,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将情境进行灵活转换。
  五、针对练习方式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难免会遇到让学生当堂做练习的情况,一旦遇到改错题、选择题等练习量大的习题时,由于这种习题具有量多、内容不复杂以及枯燥的特征,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协助练习,还可以在习题中加上应景的卡通形象或者让人放松的音乐,让学生看着屏幕进行练习,通过创建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的完成练习任务,这不仅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课上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也能够从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求知探索的自主学习成员,教师只有认清教学的主体以及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教学环境得以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郑雨良. 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505.
  [2] 刘艳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应用[J]. 读书文摘(中),2018,000 (009):P.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