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家校结合共促彝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作者】 段付华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小学校
【正文】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说,想要出口成章,阅读是最基础、最重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而随着中考高的改革,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在未来,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分数,如果阅读能力不过关,连卷子都做不完,考试更是会吃大亏!这可不是危言耸听!2019年“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重点将突出反映在名著阅读方面。
彝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的经济发展滞后,造成教育水平的落后,也造成彝族地区儿童阅读能力的低下。从家庭条件来说:彝族地区家庭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优秀的阅读书籍。由于经济的落后,很多家庭不可能投资购买阅读书籍。再加上离城市很远,也没法进行书籍的购买。从学校条件来说:学校书籍都有,但很多书籍是旧书籍,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学校除了政策性的购买以外,就是爱心人士的捐赠,学校不会进行书籍的购买投资。从学生阅读情况来看:学生由于受拼音学习难度,无法正常的进行基本的有效的阅读。从而就没法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针对这样一种现状,我认为可以进行以下的尝试:
一、加强低段学生的拼音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拼音教学要求:首先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其次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教师不能只是在学校进行有效的拼音教学,老师还要辅导学生家长,让家长也能当小老师,对学生的拼音教学进行有效的辅助教学。当学生回到家庭的时候,家长更应该加以辅导和监督。让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的提高,知识的巩固率才会不断提高。
老师和家长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拼音学习的有效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加以应用,让学生明白拼音是那么有用的。加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他们的拼音水平。
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阅读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
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心读课文,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体包括“精读(含朗读)、略读(含默读)、浏览(快读)”三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浏览是综合运用的。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三者还常常遵循“快读→略读→精读”的次序
三、加强学生对图书室名著的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阅读课外长篇名著时,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耐心,不细心,此时教师应首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让学生懂得,名著经过了时代的考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很有价值的,对自己的一生起决定性的作用,给学生们讲一些中外许多名人的成长都与青少年时期爱读名著有密切关系的例子。激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古今中外的名著,卷帙浩繁,不可能全部读过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不同,给学生确定阅读范围和时限,选择《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的有品位的经典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童年》、《简·爱》等,来让学生阅读,这些长篇名著比较适合学生的心理和情趣的需求。读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指导学生以周为单位,规定每周读多少回或多少字,如每周读一万字。
四、提倡家长跟孩子一起读书活动
陪孩子阅读,最重要的是你有那个耐心和孩子一起选择有益的,适合年龄阶段的书籍。千万不要孩子在读书,你就在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那样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并不会把心放在阅读上。所以,最好的就是陪伴和做榜样给孩子看。
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孩子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
陪伴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感受互动的悦读快乐。品味亲子共读的美好时光,积聚一起读书的幸福点滴。
有些家长因为经济问题,无法购买孩子需要的书籍,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家长之间的书籍互换、借阅。学生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图书室进行借阅。家长还可以从网络上进行购买一定的书籍,网络上有些书籍很便宜。
五、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阅读让学生从中找出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以及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摘抄的最好。同时评比出“阅读能手”、“阅读明星”等使学生获得一定成就感,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终身阅读,可以使孩子幸福一生。和孩子一起读书,可以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爱孩子,就和孩子一起读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的喜悦中快乐成长吧。
而随着中考高的改革,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在未来,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分数,如果阅读能力不过关,连卷子都做不完,考试更是会吃大亏!这可不是危言耸听!2019年“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重点将突出反映在名著阅读方面。
彝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的经济发展滞后,造成教育水平的落后,也造成彝族地区儿童阅读能力的低下。从家庭条件来说:彝族地区家庭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优秀的阅读书籍。由于经济的落后,很多家庭不可能投资购买阅读书籍。再加上离城市很远,也没法进行书籍的购买。从学校条件来说:学校书籍都有,但很多书籍是旧书籍,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学校除了政策性的购买以外,就是爱心人士的捐赠,学校不会进行书籍的购买投资。从学生阅读情况来看:学生由于受拼音学习难度,无法正常的进行基本的有效的阅读。从而就没法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针对这样一种现状,我认为可以进行以下的尝试:
一、加强低段学生的拼音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拼音教学要求:首先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其次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教师不能只是在学校进行有效的拼音教学,老师还要辅导学生家长,让家长也能当小老师,对学生的拼音教学进行有效的辅助教学。当学生回到家庭的时候,家长更应该加以辅导和监督。让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的提高,知识的巩固率才会不断提高。
老师和家长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拼音学习的有效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加以应用,让学生明白拼音是那么有用的。加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他们的拼音水平。
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阅读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
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心读课文,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体包括“精读(含朗读)、略读(含默读)、浏览(快读)”三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浏览是综合运用的。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三者还常常遵循“快读→略读→精读”的次序
三、加强学生对图书室名著的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阅读课外长篇名著时,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耐心,不细心,此时教师应首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让学生懂得,名著经过了时代的考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很有价值的,对自己的一生起决定性的作用,给学生们讲一些中外许多名人的成长都与青少年时期爱读名著有密切关系的例子。激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古今中外的名著,卷帙浩繁,不可能全部读过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不同,给学生确定阅读范围和时限,选择《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的有品位的经典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童年》、《简·爱》等,来让学生阅读,这些长篇名著比较适合学生的心理和情趣的需求。读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指导学生以周为单位,规定每周读多少回或多少字,如每周读一万字。
四、提倡家长跟孩子一起读书活动
陪孩子阅读,最重要的是你有那个耐心和孩子一起选择有益的,适合年龄阶段的书籍。千万不要孩子在读书,你就在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那样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并不会把心放在阅读上。所以,最好的就是陪伴和做榜样给孩子看。
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孩子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
陪伴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感受互动的悦读快乐。品味亲子共读的美好时光,积聚一起读书的幸福点滴。
有些家长因为经济问题,无法购买孩子需要的书籍,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家长之间的书籍互换、借阅。学生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图书室进行借阅。家长还可以从网络上进行购买一定的书籍,网络上有些书籍很便宜。
五、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阅读让学生从中找出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以及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摘抄的最好。同时评比出“阅读能手”、“阅读明星”等使学生获得一定成就感,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终身阅读,可以使孩子幸福一生。和孩子一起读书,可以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爱孩子,就和孩子一起读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的喜悦中快乐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