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幼儿园主题游戏中融入地方文化的探索
【作者】 李 蓉
【机构】 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第一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幼儿年纪都偏小,所以主题活动教学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式。想要促使幼儿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就应该在主题活动的规划、活动主题的确立以及内容上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规划,要明确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促使幼儿的健康发展,为了使教学主题活动顺利、有效的进行,还要积极将地方文化融入进活动中来。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就应该将地方文化的背景融入进主题活动中来,对于幼儿来讲游戏是他们会最喜爱的方式,所以主题活动的表现形式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下文主要就幼儿主题游戏的现状,对幼儿园主题游戏中地方文化的融入进行了分析以及研究。
【关键词】 幼儿园;主题游戏;地方文化;探索
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地方文化来进行,引导学生对社会文化进行认识以及了解,并且能够深切感受家乡的文化,促使幼儿能够更加关注家乡的文化,同时加深幼儿对家乡的热爱,由此可见,在进行主题游戏的教育中融入地方文化,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这种主题游戏的开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能够促使学生对家乡的文化进行了解以及掌握,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寻找机会将地方文化融入进教育中,促使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1.地方文化下背景下结合儿童的兴趣确定活动主题
主题活动的“主题”代表的是整个活动所围绕的焦点,这个焦点理所应当指向儿童生活与发展的兴趣和需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指完全意义上的儿童当下的兴趣,而是指包含特定地方文化内核,同时与既定的教育目标相契合的兴趣点。现有的主题活动实践中出现的教师被儿童的兴趣牵着走的问题,就是因为教师所关注的“焦点”过于“儿童中心”所致。
地方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生活必然和当地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并具体体现在儿童日常自然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内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客观上为活动主题的确立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如我们所在地区为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在日常饮食、曲艺文化、自然景观等方面既有江南地区所共有的内容,又具有本地特色。基于当地文化特点以及日常人们的生活样式,把一些能体现地方文化特点的内容作为主题自然成为首选。
2.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游戏的开展
2.1为幼儿创造互动和平等的游戏氛围
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应该以幼儿为主体, 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有参加游戏的欲望。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互助和平等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幼儿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引导幼儿建立相互、友好的游戏氛围。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互助的意思,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运彩蛋”的游戏。教师准备一块布作为道具,然后两位幼儿为一组,将布拉平,把一个球放在布上面,然后从起点开始走,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球最多,最多者为胜。这个游戏就培养了幼儿之间合作、互助的意识,对幼儿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情境, 使幼儿在学习情境中感知问题,产生学习的欲望。情境是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游戏活动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结合知识点和幼儿的个性特点, 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教幼儿学习古诗《静夜思》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思念亲人的动画视频,借助多媒体播放,初步引导幼儿对《静夜思》的理解,让幼儿对离愁别绪的感情有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可以让一名幼儿扮演李白,安排其他几名幼儿扮演李白的亲人,营造亲人见面时的场景,为游戏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最后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对离家的看法,加深他们对古诗了解。
2.3合理选择游戏材料
由于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 他们对一种玩具保持兴趣的时间比较短暂,因此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材料和工具。材料的选择尽量多样化,像彩纸、彩笔、彩带、吸管等,在工具的选择上要选用幼儿专用的剪刀,保证安全性。教师积极地鼓励幼儿制作自己想要的玩具,在制作过程中缺少的材料,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力用现有的材料代替。这对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力的开发非常有帮助。
2.4注重游戏的形式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教学内容来选择科学的游戏形式, 只有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游戏形式才可以达到教学的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的思维简单、思想单纯、充满童趣,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轻松、和谐、互助互爱及公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受游戏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游戏的形式及课程与游戏的结合, 使游戏发挥出真正的教育功能,体现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
结束语
结合上文可知,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主题游戏融入地方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对幼儿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促使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以及热爱之情,源于生活的游戏是最本真最有趣的游戏,融入本土文化的游戏就更加的深入人心,并且提升对本地本文化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还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释放本真,同时也给幼儿的学习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将家乡文化融入进本土的文化中也给教师们带来了压力以及挑战,要求教师要积极进行两者的结合,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主题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幼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探究主题游戏的开展与深入之策略——结合中班主题游戏“奇妙的蛋”展开谈[J]. 周珊梅. 快乐阅读 2016年02期
[2]与幼儿共赴课程之旅——“球样百出”主题游戏开发中的课程领导[J]. 翁静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 幼儿园;主题游戏;地方文化;探索
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地方文化来进行,引导学生对社会文化进行认识以及了解,并且能够深切感受家乡的文化,促使幼儿能够更加关注家乡的文化,同时加深幼儿对家乡的热爱,由此可见,在进行主题游戏的教育中融入地方文化,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这种主题游戏的开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能够促使学生对家乡的文化进行了解以及掌握,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寻找机会将地方文化融入进教育中,促使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1.地方文化下背景下结合儿童的兴趣确定活动主题
主题活动的“主题”代表的是整个活动所围绕的焦点,这个焦点理所应当指向儿童生活与发展的兴趣和需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指完全意义上的儿童当下的兴趣,而是指包含特定地方文化内核,同时与既定的教育目标相契合的兴趣点。现有的主题活动实践中出现的教师被儿童的兴趣牵着走的问题,就是因为教师所关注的“焦点”过于“儿童中心”所致。
地方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生活必然和当地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并具体体现在儿童日常自然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内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客观上为活动主题的确立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如我们所在地区为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在日常饮食、曲艺文化、自然景观等方面既有江南地区所共有的内容,又具有本地特色。基于当地文化特点以及日常人们的生活样式,把一些能体现地方文化特点的内容作为主题自然成为首选。
2.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游戏的开展
2.1为幼儿创造互动和平等的游戏氛围
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应该以幼儿为主体, 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有参加游戏的欲望。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互助和平等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幼儿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引导幼儿建立相互、友好的游戏氛围。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互助的意思,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运彩蛋”的游戏。教师准备一块布作为道具,然后两位幼儿为一组,将布拉平,把一个球放在布上面,然后从起点开始走,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球最多,最多者为胜。这个游戏就培养了幼儿之间合作、互助的意识,对幼儿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情境, 使幼儿在学习情境中感知问题,产生学习的欲望。情境是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游戏活动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结合知识点和幼儿的个性特点, 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教幼儿学习古诗《静夜思》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思念亲人的动画视频,借助多媒体播放,初步引导幼儿对《静夜思》的理解,让幼儿对离愁别绪的感情有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可以让一名幼儿扮演李白,安排其他几名幼儿扮演李白的亲人,营造亲人见面时的场景,为游戏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最后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对离家的看法,加深他们对古诗了解。
2.3合理选择游戏材料
由于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 他们对一种玩具保持兴趣的时间比较短暂,因此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材料和工具。材料的选择尽量多样化,像彩纸、彩笔、彩带、吸管等,在工具的选择上要选用幼儿专用的剪刀,保证安全性。教师积极地鼓励幼儿制作自己想要的玩具,在制作过程中缺少的材料,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力用现有的材料代替。这对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力的开发非常有帮助。
2.4注重游戏的形式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教学内容来选择科学的游戏形式, 只有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游戏形式才可以达到教学的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的思维简单、思想单纯、充满童趣,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轻松、和谐、互助互爱及公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受游戏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游戏的形式及课程与游戏的结合, 使游戏发挥出真正的教育功能,体现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
结束语
结合上文可知,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主题游戏融入地方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对幼儿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促使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以及热爱之情,源于生活的游戏是最本真最有趣的游戏,融入本土文化的游戏就更加的深入人心,并且提升对本地本文化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还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释放本真,同时也给幼儿的学习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将家乡文化融入进本土的文化中也给教师们带来了压力以及挑战,要求教师要积极进行两者的结合,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主题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幼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探究主题游戏的开展与深入之策略——结合中班主题游戏“奇妙的蛋”展开谈[J]. 周珊梅. 快乐阅读 2016年02期
[2]与幼儿共赴课程之旅——“球样百出”主题游戏开发中的课程领导[J]. 翁静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