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思考
【作者】 祁雪红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教育局督导室
【正文】 【摘 要】 数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的整体成绩,由此可见,高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的数学教师要重视起来,加大对数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努力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文化水平,但是,大多数的民族地区的高中生数学成绩普遍偏低,这都是因为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高中生的数学成绩,对此,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寻找问题所在,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逐渐提高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数学文化素质。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有效策略
伴随着我国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升高,对高中生的要求也就越高,其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时每刻都在应用数学,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高中生学好数学是必要的。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数学课堂的气氛非常的枯燥乏味,不能使高中生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不起他们的积极性,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数学水平不高。本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办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轻效果,重形式,穿新鞋走老路。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明显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有意识的把这种学习方式引入到自己的课堂当中,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这些观念有的依然起到指导作用,有的观念已经无法与新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如果教师依然强调这些观念,将会严重阻碍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此外,新课程改革后,虽然强调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但一些老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依然在教学过程中“唱主角”。学生将会仍然按照老师所规定的教学模式学习,只会一味地听从老师的安排,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占主体地位,只能被动地学习,被动的分组,被动的讨论,将无法在根本上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2、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2.1端正学习数学的态度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差、见识少、所学书本知识居多,对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了解少,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不深,再加上许多家长都是农民,不懂得知识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子女。我针对这一系列障碍——学生学习数学的客观因素,就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把一些纯数学问题转化为和他们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2.2高中数学教师要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兴趣作为支撑。如果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喜欢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做好的几率非常小,近乎为零,并且还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效率非常的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更是如此。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正处于发育阶段,自治能力也比成人薄弱许多,不能准确的、客观的看待事情,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与知识,他们会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情与知识,他们往往会抛之脑后。如果教师强迫高中生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知识,还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让他们讨厌这门学科,对于高中生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活跃起课堂的气氛,让高中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引起高中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高中生可以更加掌握所学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能够有效的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加强高中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培养课前阅读教材的习惯。大部分学生不习惯阅读教材,只是按老师的要求看教材,完成作业,对自己阅读教材总是深入不进去,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看不懂例题的解题过程等,一些学生对“读”这个字眼理解不够,对于教材不但要读,而且要细读、精读、逐字逐句反复推敲,通过动脑筋、细思考,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读完某一节后,要提炼一下重点内容,归纳出知识点加以整理,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还要进行必要的记忆,使读书成为由厚到薄、以精代多的过程。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不应该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这样不仅会使自己与社会脱节,还会使高中生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的改变、创新,积极的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教学方式,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能够吸引高中生视线的教学方法,让高中生活跃起来,使高中生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学习,而不是教师强迫他们学习,这样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进而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教学学法指导探讨[J].王泽松.成功(教育).2012(09)
[2]民族地区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赵彩萍.中国民族教育.2011(09)
[3]浅析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赵迪.美术教育研究.2013(20)
[4]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工程”现状及对策研究[J].阳源,宋友林,刘红军.四川体育科学.2012(06)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有效策略
伴随着我国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升高,对高中生的要求也就越高,其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时每刻都在应用数学,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高中生学好数学是必要的。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数学课堂的气氛非常的枯燥乏味,不能使高中生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不起他们的积极性,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数学水平不高。本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办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轻效果,重形式,穿新鞋走老路。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明显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有意识的把这种学习方式引入到自己的课堂当中,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这些观念有的依然起到指导作用,有的观念已经无法与新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如果教师依然强调这些观念,将会严重阻碍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此外,新课程改革后,虽然强调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但一些老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依然在教学过程中“唱主角”。学生将会仍然按照老师所规定的教学模式学习,只会一味地听从老师的安排,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占主体地位,只能被动地学习,被动的分组,被动的讨论,将无法在根本上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2、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2.1端正学习数学的态度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差、见识少、所学书本知识居多,对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了解少,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不深,再加上许多家长都是农民,不懂得知识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子女。我针对这一系列障碍——学生学习数学的客观因素,就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把一些纯数学问题转化为和他们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2.2高中数学教师要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兴趣作为支撑。如果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喜欢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做好的几率非常小,近乎为零,并且还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效率非常的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更是如此。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正处于发育阶段,自治能力也比成人薄弱许多,不能准确的、客观的看待事情,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与知识,他们会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情与知识,他们往往会抛之脑后。如果教师强迫高中生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知识,还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让他们讨厌这门学科,对于高中生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活跃起课堂的气氛,让高中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引起高中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高中生可以更加掌握所学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能够有效的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加强高中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培养课前阅读教材的习惯。大部分学生不习惯阅读教材,只是按老师的要求看教材,完成作业,对自己阅读教材总是深入不进去,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看不懂例题的解题过程等,一些学生对“读”这个字眼理解不够,对于教材不但要读,而且要细读、精读、逐字逐句反复推敲,通过动脑筋、细思考,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读完某一节后,要提炼一下重点内容,归纳出知识点加以整理,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还要进行必要的记忆,使读书成为由厚到薄、以精代多的过程。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不应该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这样不仅会使自己与社会脱节,还会使高中生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的改变、创新,积极的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教学方式,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能够吸引高中生视线的教学方法,让高中生活跃起来,使高中生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学习,而不是教师强迫他们学习,这样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进而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教学学法指导探讨[J].王泽松.成功(教育).2012(09)
[2]民族地区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赵彩萍.中国民族教育.2011(09)
[3]浅析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赵迪.美术教育研究.2013(20)
[4]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工程”现状及对策研究[J].阳源,宋友林,刘红军.四川体育科学.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