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把握职中学生特点,切实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者】 杨明华

【机构】 云南省文山市职业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班集体的实际管理者,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职中学生的成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育人管理,是服务管理,在管理中要把握科学性,体现艺术性。班主任管理既有章可循,但又没有固定的模式。尤其在职业中学,班主任要建设好一个班集体,除了平时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外,更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艺术。
  【关键词】 职业中学;学生个性;教师素养;管理策略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管理由人主导,它不仅是一门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职业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集中营,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领导者,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把握职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教育管理好职中学生,就要熟悉职中学生的方方面面的性格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现有效管理。一般来说,职中学生有学习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精神空虚、前途渺茫;把过剩的精力放在“人际交往”上;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学生的价值观偏向模糊、摇摆不定、模棱两可,自我意识不强等特点。具体表现在:职中学生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不爱学习,成绩差,违纪现象不是偶有发生,而是司空见惯。旷课、与课任教师发生顶撞、上网、谈恋爱、打群架,并且比例成上升趋势,重点突出在学习和心理两个方面。
  1、学习方面的表现
  学习基础非常薄弱。随着高考扩招的逐步推进,考上大学不再是难事,而家长又多数有能力负担起孩子的大学费用,所以,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孩子,宁愿进高中,也不会来到职中学习,这样就使得现在的职中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很差。现在职中学生的就业虽然出现了回暖,但是,职中学校能够招收到的学生文化素质还是涛声依旧。
  学习自制能力差。学习过程中,很少能做到专心致志,学习效率低下,自然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而这个时候,学生会很快地得出自己不是学习材料这个结论,马上放弃学习。有些需要长期坚持学习的科目,非要老师督促和做好思想工作,才能勉强坚持。
  缺乏学习兴趣。职中学生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后面的学习就成难题。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变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学习没有动力。现在的职中学生多数没有学习压力,学习对他们来讲是可有可无的事,更别说会有什么学习动力了。他们到职中学习,无非就是想混一张文凭,增大年龄罢了。
  2、心理方面的表现
  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心理都还不够成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欲。有的同学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进步不很明显,学习劲头不足,心理的倾斜度较大;为了寻找心理平衡,他们经常会寻找机会表现自己,有的学生甚至行动鲁莽,不分场合,不讲礼仪,随心所欲,自以为是,“当仁不让”。
  偏执和叛逆心理严重。职中学生大多正值十五、六岁的年龄段,处于心理上的逆反期,做事一意孤行,在家让父母头疼,在校无所事事,不听从老师教导。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不是从主观努力,而是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横加指责;自己犯了错误,却总是怪对方、怪老师、怪学校,甚至使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稍不如意则对家长、老师和社会抱有敌意,甚至还想寻机报复。
  价值观方面。职中学生的实利精神还带有缺乏理智和规范的特点。他们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不问是非。许多事情,都是自我为中心,不会三思而行。
  没有明确目标,做事缺乏信心。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目标不很清楚,再加上初中毕业的提前竞争,他们考重点高中无望,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又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认为上职业中专没有出息,从而进入职中又显得无可奈何;因此,进入职中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
  二、明确教师立德树人、无私奉献职责
  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好,要看领导人是否高瞻远瞩,有治国良策,一个家庭建设得好不好,要看当家人是否果敢干练,有持家良方,而一个班级管理得好不好,关键要看班主任是否心系学生,有治班良术。所以,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巨大的、深远的……
  一直以来,学识渊博、博爱有责、淡泊名利、诲人不倦等高尚师德的教师,深受世人敬仰,并被人们美喻为春蚕、蜡烛、人梯……站在三尺讲台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就应把自己的精力用在工作中,把满腔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一切以学校、学生的事为大,用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影响和启迪孩子,使学生终身受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家长满意,注重传道、授业、解惑,恪尽职守,诲人不倦,无怨无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仅要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更应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优秀品质。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扶持,让师德师风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心中。
  诚信笃学,自强不息,放飞梦想。用心呵护,用情倾注,用爱引领,用行帮扶,让每一位职中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用师德感化每一位职中学生的言行举止。
  师者,以身为范,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情为基,用发现赞赏激励学生;以爱为石,用善意责任浇灌学生。这,或许也可以作为师者的一个小小诠释、师德的一个小小落点。
  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
  作为一名职中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行动上提高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赤诚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师德外,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乐业、敬业、精业、有责任心、做事细心、有恒心,做一个无愧于社会的优秀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做个好教师,心中就要有爱,这种爱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学生的关爱。用真爱去关心学生,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学困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特别是我们职中的学生,学困生相对比较多,用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要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池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特别是我们是职业学校教师,更需要多学习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为多师型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作为职中教师,我们将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为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1、注重就业教育
  学习没有目标,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航船。我在个别访谈中发现许多职中学生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上学是为了来交朋友,解闷。因此,加强对职中学生就业教育,要创造条件为职中学生培训扎实的技术本领,使职中生有一技之长。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就业意识愿望,树立有技术才有工作岗位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只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们才会觉得有希望。那些因文化基础较差不能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恰好是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又学到了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职中学生才能够昂首阔步,信心满满,为社会所用。
  2、同心协力,齐抓共管
  首先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我们是一个班最基础最直接的管理者。管好一个班集体,需要班主任选好班委,自身要有爱心、有诚心、有信心、有恒心,要足够细心,并且做好和各科任教师以及年级主任的沟通工作。其次是中层管理者。这是保证学校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管理的重要力量,必须分工明确,积极落实校规校纪,与各年级和学校领导做好统筹工作。再次是后勤工作人员,包括宿舍管理者、食堂管理者和学校保卫工作者等。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积极配合,对学生管理尽心尽力,各司其职。
  这样就形成环环相扣的管理模式,各层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执行层都恪尽职守,学生管理工作就会呈现出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另外,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对外联系,对内协调,形成家校教育管理的合力。
  3、切实控制手机使用
  完善网络管理,科学调配网络资源:对校园无线WiFi实施有效管理,上课时间和就寝时间切断学生无线连接服务,上课时开启班级移动网络干扰设备,阻断网络信号,避免学生上课和就寝时间玩手机,以免影响学生学习和休息。
  4、我是学生友,学生是我师
  陶行知说:“先做小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好小学生的先生!”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都要进行换位思考。多想想他人,特别是教师一定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善于与学生沟通。作为一种课堂管理策略,人际沟通旨在实现师生真诚的理解彼此行为的真实理由,消除师生之间的误解,并达成对彼此行为的谅解与共识。
  5、在管理中多些人文关怀
  在教学管理中关注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职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于事物的认识并不完整,在职中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关心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在班规制定中要体现人文要素,注重以人为本。
  6、倡导自主管理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也是职中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有效的自我管理方针与管理运行制度是对教师的一种解放,也是对管理的一种创新。因此,要将“自主”管理的意识加入到班级建设之中,打造自主管理的平台。
  总之,学校管理工作无小事,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努力上下求索,同心同德,认真琢磨,联系实际,多在爱心、细心、耐心上下功夫,同时提高职中学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这样,才能开创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晖.针对职中学生思想特点的教育策略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6).
  [2]王雅茜.如何当好中职班主任[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5).
  [3]唐晓平.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创新[J].新课程学习.2018,(7);
  [4]王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韩荣平.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才智.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