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龚光婷

【机构】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延安路小学



【正文】  【摘 要】 从小学生开始,弘扬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让人们深刻认识和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文章简要阐述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养成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有效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

  一、前言
  我国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形成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这些沉淀是我国进一步富强和发展的强有力的文化基础。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国外文化和思想的冲击,出现了很多崇洋媚外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不够重视人们思想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缺乏对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重要瑰宝,是我国文明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信等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学习并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是传播优秀文化思想的有效渠道,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将传统文化内涵渗透到教学中,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将我国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表现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而且有必要的。首先,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他们接触的人和事物会对他们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学习理解中国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人物,他们身上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会给他们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培养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其次,传统文化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让各地域和民族都有鲜明的特色和文化,比如不同地域的节日习俗、菜系以及一些文化风俗,这些都可以增加小学生的文化积累,扩宽他们的视野。最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中国文化的文学典故、传统习俗引用到语文课堂中,再通过影视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化思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对将传统文化如何渗透到课堂中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和材料,教材中有很多诗歌和文章承载着我国的优良传统。比如我国的《论语》、《中庸》中的诗词阐述了很多有用的做人、做事的哲理,一些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文章也歌颂我国英雄人物的精神和信仰。这些内容是我国民族辉煌的文化成就的体现,也传递着我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内涵。语文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课文中包含的优良传统的内涵,用这些故事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培养和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主动学习传统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和修养。
  2、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除了通过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来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经典文献、历史书籍,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形成完善的传统文化体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推荐一些与教材相关的、难度适宜的课外读物,积极鼓励小学生阅读并做读书笔记,记录读后感。也可以在课堂中留出一些阅读的时间,带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者读书交流,以此来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组织传统文化专题活动 我国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语文教育中去,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学校的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来开展,比如民族精神、优秀的历史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专门的专题,组织学生对此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认识的名人故事或者名人名言,再由老师进行补充和讲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些文学艺术型的活动,举办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文化知识有奖竞答等比赛,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们的日常学习或游戏中去。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在走廊等地方张贴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作品,教室后墙的黑板报内容也可以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艺术等主题来设计,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加深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4、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要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文化素养。只有有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积累的教师,才能将文化的精髓准确的传达给同学们,同时教师自身的情趣和价值观也对影响着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不断学习和读书,在丰富阅读的基础上不断思考积累,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思想高度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首先应该广泛的阅读经典和历史,对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全方面、深层次的认识,学习历史中的精神,理解优秀思想家、哲学家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阅读经典文学的同时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精神准确的传达给小学生,并引导他们思考。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和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育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进行授课,并结合相应的课外阅读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应该举办一定的课外专题活动,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以此来将传统文化深入的渗透到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吴堃.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2):57—59.
  [2] 张双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 学周刊. 2017(08):34—35.
  [3]  毕代军. 浅谈传统文化教育进入小学语文课堂[J]. 教育现代化. 2017(04):107—108. 
  [4]蔡任午. 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熠熠生辉[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7):88—89.
  [5]于春霞.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 才智. 2016(25):54—55. [6] 刘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02):57—5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