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作者】 王荣英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桃李小学
【正文】 【摘 要】 音乐剧是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美术、文学、历史、社会等各类知识结构有机的融为一体,以其绚丽的舞台形式呈现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对孩子的全面成长与良好个性养成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音乐剧如何与小学音乐课有效相结合,以及音乐剧对少儿的成长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和如何实施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小学音乐;儿童音乐剧;有效应用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方法较少,谈唱形式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因此,这样单调乏味的音乐教学,会使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减弱,上课兴致不高。在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下,学校教务对音课堂并不重视,更加剧了小学生对音乐的隔阂和陌生感。这对于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脱节的。
1、音乐剧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1.1音乐剧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
音乐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非常适合儿童表演。因为儿童具有模仿能力强、情感外显、活泼好动、爱表现、好奇心强等特点,所以参与音乐剧的表演正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而且又可以使他们获得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多方面艺术的熏陶。
1.2参与音乐剧对少儿身心和艺术修养有裨益
音乐剧的排练不光需要学生的热情、激情,更要求多种感官参与,在排练的过程中,要求演唱者的音色要美,朗诵台词时口齿清楚,达到心、眼、口高度统一、协调。还要学会尊重秩序,尊重艺术,锻炼他们思想清楚,处事敏捷的能力,对社会教育有极大的帮助,对于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非常有益。
1.3音乐剧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剧的排练和演出正是启发和引导、激发孩子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思维的大好时机。
2、小学音乐教学中儿童音乐剧的应用措施
2.1概念的认知
想要提升小学生们的音乐能力,首先,要要小学生们了解儿童音乐剧,从概述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知识的传授,提升儿童音乐剧在小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让其可以对儿童音乐剧有一个大概的认知程度,确定出其相应的概念,以此来为小学生们开展儿童音乐剧的教学过程做准备。
2.2情景教学
儿童音乐剧的核心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其分别是歌、舞、剧。所以,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提升小学生们这三方面的基础能力。
2.3基础功
小学生完成其教学课程之后,需要对其技能进行检验,老师们可以依据学生们自身的能力,选择出一个适合学生们发展的检验方式,可以使用表演的形式,将小学生们集中在一起,按照所规定的顺序,依次完成老师们所确定出的表演主题以及内容,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给予学生们一个发展的空间,在不偏离主题的前提下,考量学生们的基础功能力,观察学生们是否对基本功有着正确的见解,演绎的程度是否符合其特征,并及时纠正学生们表演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
3、小学音乐教学中儿童音乐剧的效用
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的教学活动,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还能加强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交流程度,让学生们和艺术之间的距离缩小,近距离的接触并交流,让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得以有效的展现。所以,老师们需要将儿童音乐剧完整的融入到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们的因素素养,完成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以及任务。
3.1审美理念
在实际的儿童音乐剧的使用中,其大部分的素材全部来自于人们的生活,这些人生的感悟,会影响到小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以及发展,使用儿童音乐剧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其表演的魅力,对其表演的形式进行选择,该音乐剧的展现,能让小学生们对其剧本的背景故事进行深入的了解,会自发的控制好该剧本的节奏以及走向,展现出其审美的观念。
3.2儿童音乐剧能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有自身的审美心理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因此,音乐教育也会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音乐剧的选择和教学,并对音乐剧剧本难易程度的选择和把握有一定的考虑。
3.3儿童音乐剧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音乐剧的排练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并发挥出它们的积极作用,这对每个小学生的教育功效和意义都是非常大的。教师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征,对他们进行角色的安排和表演的指导,这样,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能从更多方面和角度了解学生。教师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必定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4小学音乐课与音乐剧的有效结合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儿童音乐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要求教师是综合性的人才,可以演唱、表演、创作等等,要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而现在的许多音乐教师都是“专门性人才”,所以要求教师在综合艺术能力和修养上尽可能的快速提高,多学习、钻研、互相借鉴、合作,否则音乐剧进课堂就是“纸上谈兵”。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剧本题材的选择与创作上,不能完全基于儿童的特点,而是要眼光放远,以人类共有的真善美和爱为核心来表现作品。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改变孩子们“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状况,让他们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接受并喜欢上音乐剧。孩子们透过音乐剧表演的天空总会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惊喜,孩子们的潜能就像一个天然的宝藏,有待我们深一步研究和开发。
总之,小学音乐课与音乐剧的有效结合与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小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发挥,对其身心全面发展、良好个性的养成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王萌. 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 周赟. 重庆市小学行进管乐活动的调查与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7
[3] 孙晓飞. 烟台市芝罘区小学生课外打击乐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 鲁东大学 2017
【关键词】 小学音乐;儿童音乐剧;有效应用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方法较少,谈唱形式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因此,这样单调乏味的音乐教学,会使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减弱,上课兴致不高。在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下,学校教务对音课堂并不重视,更加剧了小学生对音乐的隔阂和陌生感。这对于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脱节的。
1、音乐剧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1.1音乐剧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
音乐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非常适合儿童表演。因为儿童具有模仿能力强、情感外显、活泼好动、爱表现、好奇心强等特点,所以参与音乐剧的表演正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而且又可以使他们获得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多方面艺术的熏陶。
1.2参与音乐剧对少儿身心和艺术修养有裨益
音乐剧的排练不光需要学生的热情、激情,更要求多种感官参与,在排练的过程中,要求演唱者的音色要美,朗诵台词时口齿清楚,达到心、眼、口高度统一、协调。还要学会尊重秩序,尊重艺术,锻炼他们思想清楚,处事敏捷的能力,对社会教育有极大的帮助,对于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非常有益。
1.3音乐剧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剧的排练和演出正是启发和引导、激发孩子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思维的大好时机。
2、小学音乐教学中儿童音乐剧的应用措施
2.1概念的认知
想要提升小学生们的音乐能力,首先,要要小学生们了解儿童音乐剧,从概述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知识的传授,提升儿童音乐剧在小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让其可以对儿童音乐剧有一个大概的认知程度,确定出其相应的概念,以此来为小学生们开展儿童音乐剧的教学过程做准备。
2.2情景教学
儿童音乐剧的核心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其分别是歌、舞、剧。所以,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提升小学生们这三方面的基础能力。
2.3基础功
小学生完成其教学课程之后,需要对其技能进行检验,老师们可以依据学生们自身的能力,选择出一个适合学生们发展的检验方式,可以使用表演的形式,将小学生们集中在一起,按照所规定的顺序,依次完成老师们所确定出的表演主题以及内容,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给予学生们一个发展的空间,在不偏离主题的前提下,考量学生们的基础功能力,观察学生们是否对基本功有着正确的见解,演绎的程度是否符合其特征,并及时纠正学生们表演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
3、小学音乐教学中儿童音乐剧的效用
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的教学活动,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还能加强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交流程度,让学生们和艺术之间的距离缩小,近距离的接触并交流,让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得以有效的展现。所以,老师们需要将儿童音乐剧完整的融入到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们的因素素养,完成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以及任务。
3.1审美理念
在实际的儿童音乐剧的使用中,其大部分的素材全部来自于人们的生活,这些人生的感悟,会影响到小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以及发展,使用儿童音乐剧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其表演的魅力,对其表演的形式进行选择,该音乐剧的展现,能让小学生们对其剧本的背景故事进行深入的了解,会自发的控制好该剧本的节奏以及走向,展现出其审美的观念。
3.2儿童音乐剧能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有自身的审美心理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因此,音乐教育也会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音乐剧的选择和教学,并对音乐剧剧本难易程度的选择和把握有一定的考虑。
3.3儿童音乐剧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音乐剧的排练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并发挥出它们的积极作用,这对每个小学生的教育功效和意义都是非常大的。教师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征,对他们进行角色的安排和表演的指导,这样,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能从更多方面和角度了解学生。教师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必定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4小学音乐课与音乐剧的有效结合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儿童音乐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要求教师是综合性的人才,可以演唱、表演、创作等等,要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而现在的许多音乐教师都是“专门性人才”,所以要求教师在综合艺术能力和修养上尽可能的快速提高,多学习、钻研、互相借鉴、合作,否则音乐剧进课堂就是“纸上谈兵”。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剧本题材的选择与创作上,不能完全基于儿童的特点,而是要眼光放远,以人类共有的真善美和爱为核心来表现作品。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改变孩子们“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状况,让他们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接受并喜欢上音乐剧。孩子们透过音乐剧表演的天空总会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惊喜,孩子们的潜能就像一个天然的宝藏,有待我们深一步研究和开发。
总之,小学音乐课与音乐剧的有效结合与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小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发挥,对其身心全面发展、良好个性的养成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王萌. 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 周赟. 重庆市小学行进管乐活动的调查与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7
[3] 孙晓飞. 烟台市芝罘区小学生课外打击乐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 鲁东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