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
【作者】 孙明燕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沈家寨小学
【正文】 【摘 要】 后进生在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中普遍存在,这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这部分学生进步较慢。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那么如何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便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后进生的成因,并提出的有效的后进生转化措施,以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转化措施
1、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学生的学习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笔者将其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大类型,内在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主观意识上导致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多种因素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缺乏学习的热情与自信,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其次是后进生形成的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两大类,家庭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家长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不管不顾,或是由于家长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等。此外,学校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当、社会不良风气侵袭等,都是产生后进生问题的外在因素。
2、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措施
2.1从学生和学生学习角度层面
2.1.1端正后进生的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明确的学习目的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要教育后进生树立学好文化知识的信心,可以从当前世界的发展、未来的就业形势等方面和现在学习接合起来,让学生认清形势,明白知识越多,就业越容易;同时,要对后进生进行积极乐观和自强不息的教育,坚持启发和鼓相结合,使后进生产生真正的学习动力。针对后进生自卑情绪大,缺乏毅力等特点,引导学生自觉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学习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用成功激励后进生,让后进生把思想逐步集中到学习上来。
2.1.2加强思维训练
后进生的思维通常只沿着一个方向思考,只能套用固有的知识机械模仿,而不能自主创新,这样就大大制约了后进生思考问题。要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要善于独立分析、思考问题,不要盲从,不要轻信。教师也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提出难度较小的问题去为后进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也有自主思考的空间。教会学生以多种方式对信息加工,扩展其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
2.2教师和教学的角度层面
2.2.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教学要求上,变“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中等生,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在课外辅导上,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后进生,则应着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点他们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好的学生“吃得饱”,使差生“吃得了”,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2.2.2打好基础,滚动提高
在教学内容上,变“攀高求难”为“夯实基础,滚动提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传播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结构,在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多体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再适当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在这里“夯实基础”是转化后进生立足点,“滚动提高”是转化后进生的努力目标,所以教学中两者应当兼顾。
2.2.3多元化教学,激发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变“填鸭式”为“目标教学”,“启发式”为“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中等生为依托,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各种方法、手段,促使教学目标实施成功。及时巩固练习,引导知识的归纳小结,搞好目标测试和矫正。注意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优势,调动他们排难解疑的积极性,带动全班。对后进生,则应多鼓励,多提问,多板演,多检查,多个别辅导,多当面批改作业。只有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数学教学质量才能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差生就会逐渐转化。
2.3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实现全方面教育
家长对学生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后进生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际的生活中家长应多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多给予学生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学生在家庭作业完成上遇到困难时,家长应细心的教导,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耐心讲解。部分认为学生步入校园后,孩子的学习就成了教师的任务,而家长就以“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更好的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定期的组织家长会,提高家长对后进生转化的重视度,建立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全面了解、细致分析形成差生的原因,并善于利用多种渠道、多途径、多种方法来促使差生的转化,这也是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探研[J]. 杨忠良. 成才之路. 2017(02)
[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 李悦.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02)
[3]学困生转化策略谈[J]. 王林春. 甘肃教育. 2016(19)
[4]在不同角度中实现转化——苏教版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实录与思考[J]. 周永彬. 小学数学教师. 2016(11)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转化措施
1、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学生的学习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笔者将其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大类型,内在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主观意识上导致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多种因素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缺乏学习的热情与自信,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其次是后进生形成的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两大类,家庭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家长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不管不顾,或是由于家长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等。此外,学校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当、社会不良风气侵袭等,都是产生后进生问题的外在因素。
2、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措施
2.1从学生和学生学习角度层面
2.1.1端正后进生的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明确的学习目的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要教育后进生树立学好文化知识的信心,可以从当前世界的发展、未来的就业形势等方面和现在学习接合起来,让学生认清形势,明白知识越多,就业越容易;同时,要对后进生进行积极乐观和自强不息的教育,坚持启发和鼓相结合,使后进生产生真正的学习动力。针对后进生自卑情绪大,缺乏毅力等特点,引导学生自觉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学习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用成功激励后进生,让后进生把思想逐步集中到学习上来。
2.1.2加强思维训练
后进生的思维通常只沿着一个方向思考,只能套用固有的知识机械模仿,而不能自主创新,这样就大大制约了后进生思考问题。要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要善于独立分析、思考问题,不要盲从,不要轻信。教师也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提出难度较小的问题去为后进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也有自主思考的空间。教会学生以多种方式对信息加工,扩展其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
2.2教师和教学的角度层面
2.2.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教学要求上,变“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中等生,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在课外辅导上,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后进生,则应着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点他们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好的学生“吃得饱”,使差生“吃得了”,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2.2.2打好基础,滚动提高
在教学内容上,变“攀高求难”为“夯实基础,滚动提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传播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结构,在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多体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再适当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在这里“夯实基础”是转化后进生立足点,“滚动提高”是转化后进生的努力目标,所以教学中两者应当兼顾。
2.2.3多元化教学,激发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变“填鸭式”为“目标教学”,“启发式”为“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中等生为依托,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各种方法、手段,促使教学目标实施成功。及时巩固练习,引导知识的归纳小结,搞好目标测试和矫正。注意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优势,调动他们排难解疑的积极性,带动全班。对后进生,则应多鼓励,多提问,多板演,多检查,多个别辅导,多当面批改作业。只有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数学教学质量才能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差生就会逐渐转化。
2.3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实现全方面教育
家长对学生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后进生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际的生活中家长应多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多给予学生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学生在家庭作业完成上遇到困难时,家长应细心的教导,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耐心讲解。部分认为学生步入校园后,孩子的学习就成了教师的任务,而家长就以“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更好的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定期的组织家长会,提高家长对后进生转化的重视度,建立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全面了解、细致分析形成差生的原因,并善于利用多种渠道、多途径、多种方法来促使差生的转化,这也是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探研[J]. 杨忠良. 成才之路. 2017(02)
[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 李悦.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02)
[3]学困生转化策略谈[J]. 王林春. 甘肃教育. 2016(19)
[4]在不同角度中实现转化——苏教版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实录与思考[J]. 周永彬. 小学数学教师.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