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湘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海底世界

【作者】 臧利颖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小学



【正文】  一、课标相关要求
  本课属于第一学段“设计应用”学习内容。结合《课标》,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应注意创设情学生在欣赏感悟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插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
  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
  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美术学习,相信孩子们都能在他不同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孩子们懂得美术学习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能帮助我们美化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课题的选择与背景
  粘土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使之较好地达到新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内化中学全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超轻粘土是一种新型的材料,类似于我国传统的面人工艺,面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运用于教学中,其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粘土制作具有造型感强、色彩鲜艳、易于调色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环保、无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所以我校把粘土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不断的发展壮大。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海底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海底世界里的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动动手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纸设计制作形态各异一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造型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本课设计的是活动一内容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碧园的鱼形纹样主要通过播放影片,观赏图片,学生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
  激发学生热大自然、探素自然奥秘的兴趣
  掌握了许多海洋生物的制作方法,海底世界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节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的布局方法,学会合作学习。把一个个单独的作品,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提高了相互协作的水平。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超轻粘土制作知识,对美好的事物也有了一定的感受能力,并且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粘土制作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具有天真活泼的天性,喜欢大胆的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课堂气氛活跃。
  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容易走神。
  2、部分学生手脑协调力不够,不能较好的完成作品。从而失去信心,渐渐的对粘土制作丧失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喜爱海洋生物,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
  2.知识目标:巩固用粘土制作各种海洋生物的方法,并且通过合理的布局,合作完成一件完整的海底世界作品。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用粘土制作海洋生物的方法,学习一定的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在作品的整体构图上,做到主体突出,主次分明。
  四、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作、超轻粘土、海底背景图板。
  2. 学生准备:超轻粘土、制作工具、湿巾。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课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视频、图片等,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及保护海洋的重要性。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教师示范,探究、尝试、掌握设计制作方法;在集体装扮海底世界的展览中提高每一位同学的欣赏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进学生建立自信心,及自我意识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地球仪)
  地球仪上是不是有好多不同的颜色呀?(是)
  哪种颜色面积最大呢?(蓝色)
  你们知道蓝色代表什么吗?(大海)
  没错,海洋就是如此的辽阔,地球表面的70%都同海洋覆盖,可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90%以上的生物都来至海洋。
  伟说大海中还住着美丽的鱼人公主呢,今天她也来到了我们身边,(出示人鱼图片)她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去海底探险呢,你们想去吗?(想)
  那就让我们来学习海底世界一课吧!
  1. 出示课题:《海底世界》
  (二)引导学习
  1. 播放视频,我们的探险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所乘坐的是探险1号潜水艇,由于海面风浪较大,请同学们坐稳,坐正。潜水艇正在匀速下沉,即将抵达海底,当可视窗拉开时,请同学们用心观察,切记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惊扰到海底的小动物们啊!
  教师担任讲解员。
  由于氧气不足,探险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欢迎同学们重返地面,谁能说一说,本次探险中你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
  2. 出示海洋生物制作范例,这么可爱的海洋生物是怎么用粘土制作而成的呢?分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
  3. 教师播放制作视频。重点点拨。
  (三) 大胆创作
  人鱼的家真的是太神奇了,真是流连忘返呢!离开了大海的怀抱,小人鱼不免有些孤单呢,同学们让我们用手中的粘土制作出各种海洋生物,让它们与小人鱼为伴好不好呀?(好)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将制作出的海洋生物布置在场景中,形成完整的海底世界作品。
  (四) 作品赏析
  1.看到我们全班同学共同完成的作品,你们开心吗?(开心)
  2.谁愿意到前面来点评一下同学们的作品。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喜欢它?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造型、做工等方面进行点评。
  3.教师点评
  (五) 课堂拓展
  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人鱼开心极了,这时好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想到家乡的朋友正在受苦,她就再也开心不起来了。我们快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相关图片)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小动物会变成这样吗?(课件出示相关图片)由于人类的无知与贪婪,许多海域都变成了垃圾场,也给海洋生物带来了灭之灾。
  2.那我们做些什么才能拯救大海呢,先让我们工同观看一段视频,看看艺术家们是怎样做的(课件播放利用海洋垃圾制作艺术品的视频)
  3.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海洋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呢?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