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袁名钦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运动形式,学生们在这项活动中的参与度非常高,而且这项运动又非常依赖于学生们的集体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依赖同伴、信赖同伴的团队意识。拓展训练在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还相对比较少,本文主要介绍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拓展训练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它并没有非常固定的规则与场地,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定一些活动,主要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度,培养身体素质、生存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为目的。
1、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拓展训练在体育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课程的要求,还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特征,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团结精神和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时代,社会越来越需要的就是综合性的人才,不仅要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熟练,还要更多的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拓展训练对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优秀品质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新课程要求的表现。虽然拓展训练的活动项目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却能以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训,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挑战,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难题,学生要做到不屈不挠,不断的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拓展训练永远是一个不完全命题,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2、初中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策略
2.1双人足球,考察合作能力
在拓展训练中常常出现“同步前进”这样的训练项目,该训练将学生分成若干纵队,同侧脚腕用绳索连接,共同前进,考验的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该拓展訓练的项目和足球训练结合在一起,改良成为双人足球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双人足球中,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对抗的两组,每一组队员的人数都必须是偶数。每一组成员中两人一组,并排站立,将相邻的脚捆绑在一起。在开始比赛后,学生要团结合作,抢断足球,并将足球踢到对方的球门中。在该拓展训练中,重点考察两名伙伴之间的合作能力,一方前进、运球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同伴是否能跟上速度。同时,该拓展训练也考验两名伙伴和同组其他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由于单脚被捆绑,所以行动不便,在抢断、传球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团队成员要相互合作,进行合理调控,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守住己方的球门,攻入对方的球门。同时,该训练项目也能考察学生的足球技术。由于运动不便,所以学生在得球后可以选择传球给更接近球门的某组队员,这便考验了学生传球能力的强弱。同时,运球过人也是该拓展训练中主要考察的足球技术,学生要和同伴快速沟通,巧妙利用各种假动作,尝试突破封锁。
2.2趣味肋木,激发内在潜能
肋木是一个常见的拓展训练项目,一般要求学生依次攀爬渡过肋木。这个项目属于个人突破类型,学生这个项目对于一些比较胆小、身体比较弱小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挑战,因此该项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围绕肋木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训练。常见的拓展训练项目主要是攀爬肋木,要求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手脚并用地爬上肋木的顶端,并翻越过去,从肋木的另一侧下去。由于该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教师可以安排一组同学参与活动,另一组学生则进行保护,这样也能促使学生相互关爱。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一级任务考验的是学生的柔韧性,学生需要背对肋木,从两条横木之间钻过去,用背拱的形式过肋木。二级任务也就是传统拓展训练考验的内容。三级任务考验的是学生的手臂力量,学生在爬上肋木的过程中只能用手,不能用腿。四级任务难度更大,学生在爬上肋木的过程中只能用手,而翻过肋木后下爬的过程中要背对肋木,手每下降一条横木就要做一次收腹抬腿的动作。在安排此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一下每一个学生的体能特点,并设计有梯度的练习。这样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尝试突破自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和肋木有关的趣味训练项目,让学生每一次都能感受到肋木训练的乐趣,激发其锻炼欲望。
2.3翻越障碍,促使临危不惧
在拓展训练中常常会有翻越障碍和上墙等项目的训练,参与者要运用各种方法依次翻越绳网、矮墙、独木桥等障碍物,最终到达终点。该训练项目由于需要连续过若干关卡,故此很容易会发生突发情况,因此这种拓展训练能很好地考验参与者临危不惧的能力。部分学校不具备设置专业翻越障碍的条件,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拥有的体育器械和其他用具用品进行障碍物的设置,同时也将各种体育训练的内容融入进去。例如可以用长条板凳代表独木桥,并要求学生尝试完成在独木桥上跳绳或者是踢毽子等动作。又如将绳圈悬挂在空中,让学生依次穿越过去。用实心球设置障碍物,让学生快速绕行过去。将跳山羊、鞍马等加入到障碍物中,并在其上空悬挂小物品,学生在完成跳山羊、鞍马等动作的同时必须摘取上面的小物品。此外还可以将滑板、旱冰鞋等融入进去,让学生快速穿行某一区域。最后可以将终点设置在单杠或双杠附近,要求学生完成引体向上或者其他的动作。在完成一整套动作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如有的学生恐高,害怕在长凳上跳绳或踢毽子时会跌落下去;又如有的学生害怕在滑板穿行的过程中会跌倒;还有的学生不擅长引体向上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超越自我,并要求每一个地方的保护队员随机应变,发现有学生跌落等现象时快速上前帮助,避免学生出现受伤等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具备的体育器械的条件设置翻越障碍的具体内容。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合理的体育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朱桐辉,邱锋.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3):117+119.
[2]徐勒军.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55.
【关键词】 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拓展训练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它并没有非常固定的规则与场地,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定一些活动,主要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度,培养身体素质、生存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为目的。
1、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拓展训练在体育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课程的要求,还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特征,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团结精神和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时代,社会越来越需要的就是综合性的人才,不仅要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熟练,还要更多的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拓展训练对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优秀品质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新课程要求的表现。虽然拓展训练的活动项目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却能以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训,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挑战,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难题,学生要做到不屈不挠,不断的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拓展训练永远是一个不完全命题,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2、初中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策略
2.1双人足球,考察合作能力
在拓展训练中常常出现“同步前进”这样的训练项目,该训练将学生分成若干纵队,同侧脚腕用绳索连接,共同前进,考验的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该拓展訓练的项目和足球训练结合在一起,改良成为双人足球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双人足球中,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对抗的两组,每一组队员的人数都必须是偶数。每一组成员中两人一组,并排站立,将相邻的脚捆绑在一起。在开始比赛后,学生要团结合作,抢断足球,并将足球踢到对方的球门中。在该拓展训练中,重点考察两名伙伴之间的合作能力,一方前进、运球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同伴是否能跟上速度。同时,该拓展训练也考验两名伙伴和同组其他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由于单脚被捆绑,所以行动不便,在抢断、传球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团队成员要相互合作,进行合理调控,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守住己方的球门,攻入对方的球门。同时,该训练项目也能考察学生的足球技术。由于运动不便,所以学生在得球后可以选择传球给更接近球门的某组队员,这便考验了学生传球能力的强弱。同时,运球过人也是该拓展训练中主要考察的足球技术,学生要和同伴快速沟通,巧妙利用各种假动作,尝试突破封锁。
2.2趣味肋木,激发内在潜能
肋木是一个常见的拓展训练项目,一般要求学生依次攀爬渡过肋木。这个项目属于个人突破类型,学生这个项目对于一些比较胆小、身体比较弱小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挑战,因此该项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围绕肋木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训练。常见的拓展训练项目主要是攀爬肋木,要求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手脚并用地爬上肋木的顶端,并翻越过去,从肋木的另一侧下去。由于该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教师可以安排一组同学参与活动,另一组学生则进行保护,这样也能促使学生相互关爱。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一级任务考验的是学生的柔韧性,学生需要背对肋木,从两条横木之间钻过去,用背拱的形式过肋木。二级任务也就是传统拓展训练考验的内容。三级任务考验的是学生的手臂力量,学生在爬上肋木的过程中只能用手,不能用腿。四级任务难度更大,学生在爬上肋木的过程中只能用手,而翻过肋木后下爬的过程中要背对肋木,手每下降一条横木就要做一次收腹抬腿的动作。在安排此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一下每一个学生的体能特点,并设计有梯度的练习。这样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尝试突破自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和肋木有关的趣味训练项目,让学生每一次都能感受到肋木训练的乐趣,激发其锻炼欲望。
2.3翻越障碍,促使临危不惧
在拓展训练中常常会有翻越障碍和上墙等项目的训练,参与者要运用各种方法依次翻越绳网、矮墙、独木桥等障碍物,最终到达终点。该训练项目由于需要连续过若干关卡,故此很容易会发生突发情况,因此这种拓展训练能很好地考验参与者临危不惧的能力。部分学校不具备设置专业翻越障碍的条件,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拥有的体育器械和其他用具用品进行障碍物的设置,同时也将各种体育训练的内容融入进去。例如可以用长条板凳代表独木桥,并要求学生尝试完成在独木桥上跳绳或者是踢毽子等动作。又如将绳圈悬挂在空中,让学生依次穿越过去。用实心球设置障碍物,让学生快速绕行过去。将跳山羊、鞍马等加入到障碍物中,并在其上空悬挂小物品,学生在完成跳山羊、鞍马等动作的同时必须摘取上面的小物品。此外还可以将滑板、旱冰鞋等融入进去,让学生快速穿行某一区域。最后可以将终点设置在单杠或双杠附近,要求学生完成引体向上或者其他的动作。在完成一整套动作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如有的学生恐高,害怕在长凳上跳绳或踢毽子时会跌落下去;又如有的学生害怕在滑板穿行的过程中会跌倒;还有的学生不擅长引体向上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超越自我,并要求每一个地方的保护队员随机应变,发现有学生跌落等现象时快速上前帮助,避免学生出现受伤等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具备的体育器械的条件设置翻越障碍的具体内容。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合理的体育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朱桐辉,邱锋.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3):117+119.
[2]徐勒军.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