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开展探究式教学,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作者】 岳明欣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不仅是近三十年来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今后长时间研究的话题。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对事物的理解:首先产生兴趣,通过共同协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检验真知,达到目标这一过程的思维活动。物理学习内容里有很多相关的实验,探究式教学非常适用于实验性的课堂和应用实践。探究式教学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物理学科中的概念、定理又有着抽象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对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教师可以通过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与实验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来帮助学生提升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初中物流;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对大多数学生生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不仅是由于知识的抽象晦涩,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对题目中的抽象思维理解不到位,不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这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带来了阻碍,而初中又是学生十分重视成绩的一个阶段,因此很有可能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负反馈,越得不到好成绩,越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迫在眉睫,教师应该积极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不断的摸索中探索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适合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该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探究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知识涵盖范围较为广泛,对基本物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基本物理规律以及对物理知识的应用等等都有一定的讲解。在面对这样丰富的新知识体系时,学生难免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整体构架的建设,在学习初期,就要按照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科的特点构建好基本的知识系统,为后续的物理学习打好框架,在学习新的知识后,将自身已有的知识框架不断地补充、拓展,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够形成完整有序的知识系统,这对克服学生做题找不到思路是非常有效的,在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学生可以更加明确每道题考查的要点是哪些,解题思路自然也就清晰了许多,同时,老师在课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设定一些问题或叫学生提出问题,大家一起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开始课堂的教学。这种方式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开发他们的抽象细微能力,最后以实验或定理公式等去验证,联系实际,讲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印象,继而完善物理教学内容。
  二、探究式教学始于兴趣,终于课堂
  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之所以功有所成,也就在于他首先对某一类事物产生好奇,激起兴趣,有了兴趣才有所探究。没有兴趣,也就无从谈起探究,兴趣是探究的源泉。一个班的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不是统一的,是随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所决定的。同一个班的学生有的对语文有兴趣,有的对数学产生兴趣,有的对艺术产生兴趣……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爱好和兴趣,教师又如何激发他们对诸多事物产生兴趣呢?这在于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有一定的业务技能,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只要学生对某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究,探究的结果是对或错,成功与失败都不是问题。只要养成这样一种积极探究的精神,就是他们的成功之道。初中物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内容也很丰富,大部分男生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女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偏差一些。教师应当引入生活中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实例,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通过最后的论证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他们就会更加有兴趣的去关注身边的物理知识。
  三、通过实验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课程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对原理、定理进行验证,能够亲眼观察到书本中涉及的实验现象,能够在实际中探索物理变化,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收获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进一步地概括,通过对知识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物理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不仅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与客觀事实相结合,从实践中获取经验,物理现象中存在的内部逻辑是物理规律的基础,也是理论知识的具体表现,学生可以在观察、分析中更加明晰物理知识的因果关系,例如,在《相互作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组织安排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实验,通过观察力的产生、力的特性等特点,学生可以在直观的实验中获得一些基本经验。可以发现,这些经过初步抽象得到的经验与书本中的结论基本吻合。从过去的教学总结中,我们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看老师做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所以结合实验的探究式教学是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绝佳途径,教师应多安排这方面的课堂。
  总之,探究无止境,培养能力是核心,探究是教师和学生追求人生目标所在,探究不只是一种方法,如果你撇开这种方法去教学,只是琢磨用死记硬背或进行“强行灌输”去解决一些枝节问题,你就仍然与探究无缘。教学不是教条,如果你放弃这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结论,那离这种教学方式也就越远了。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探索出适应于初中物理教学的路径,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波.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7,(14):78-79.
  [2]陆艳国.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6):196-197.
  [3]谷西栋.论互动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2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