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多样化教学让小学体育教学更加灵动

【作者】 李高滨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田庄镇官庄小学



【正文】  【摘 要】 体育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体育往往不受重视,而且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致使整个体育教学呈现出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状态。因此,将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体育教学的多样化迫在眉睫。
  【关健词】 多样化;小学;体育;体育与健康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体育课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在新形势下,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显然已经不能与现代化教育教学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显得尤为迫切。同样,刚从事体育教师的我,也需要不断地转换观念,将多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针对性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加灵动、更加高效。
  一、创新教学形式,合理设计游戏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游戏刚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能够充分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和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礎之上,合理设计体育游戏。使体育游戏能够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推进教学进程,实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游戏使学生掌握体育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反应力、行动力和合作意识的最终目的。例如,在锻炼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课程时,我就采用了游戏教学的方式。首先,我让学生列队站好,以每排四人的形式依次排开,然后我给每排第一名学生下发一根接力棒,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下发口令,让学生从同一起跑线开始听口令向前齐步走,当听到我吹笛后,再决速向后跑,将接力棒传递给后面一位同学,以此类推。在此次教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四年八班沈嘉乐和赵睿同学,他们以前非常的顽皮,然而通过我的这种口令游戏的创设,增强了他们的服从精神以及对体育课程的喜欢,就一改往日顽皮的模样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还改正了学生顽皮不听指挥的毛病。
  二、结合生活用品,创设趣味体育运动模式
  小学生中有很多胆小或是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可以巧妙地将生活事物中的事物运用到体育课堂中,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高度兴趣并积极地在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用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还可以让学生也着眼于对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学生创设全新的体育运动模式,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自己创设的体育运动模式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丰富性及趣味性,推动学生兴趣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四年七班于建平就非常胆小并且学习能力较慢,所以我在教学时,就利用纸箱子来让学生进行“打地鼠”的游戏、利用轮胎来让学生“钻”“推”“掷”、利用绳子来让学生进行“两人三足”、利用树枝来布置“陷阱”等。同时,我会给予学生白主发明创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创造游戏,而我则帮助学生分析可行性、完善运动规则和措施,如果确定可行,我便会让学生尝试进行运动,体会自己所创设的运动模式,并鼓励学生对自己所创设运动模式进行修改和改进。这种教学形式,就能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并且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记忆,还会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低下、效果差。而小组合作教学既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与进步,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运动意识和热情。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将全体学生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学习体育运动,共同开展训练,通过组间的讨论和训练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使小学体育课堂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在教授“踢毽子”这项活动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我在上课准备阶段,为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待小组成员安排好后,我为每组下发一枚毽子,然后让各个小组围成一个圈,这时,再由一名学生踢出毽子,毽子飞跃到其他学生面前时,再由这名学生踢出,以此类推。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有效的增强了8个班级的团队合作意识,尤其是四年五班,整体进步大。学生都喜欢我带领他们,在玩中学习。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体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还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学科对小学生未来较好发展的促进作用,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并利用多种教法提升体育课堂的教授效果,有效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将体育课堂打造成高效、活跃的课堂,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以此带动小学整体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宗凤.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的探讨[J].田径,2019(01):38-39.
  [2]王冲.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9(0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