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快乐教学
【作者】 赵晋芳
【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
【正文】 小学美术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美术课的快乐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快乐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快乐教学,容易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刺激,有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快乐教学呢?
一、创造愉悦的氛围,实现师生和谐
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教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教师微笑着上课,学生感觉如沐春风,对不解的地方能大胆提问,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空前发达。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中感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下,学生愿意容易接受教师的指令,学生愿意发表意见;教师只有让学生融入到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之中,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以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支持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好朋友、好老师。美术教师既要外塑形象,注意个人穿着打扮的端庄得体;又要内练真功,以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和漂亮的范画作品,以及艺术化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敢于大胆描绘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二、充分利用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参与
活动对学生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小学美术教师把生动有趣的美术教学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可以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美术教学,不仅掌握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体验、丰富情感,深化对美的感受,真正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实际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示一幅公园游玩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主要内容,每个人物在做什么,图画中有哪些色彩。学生区别不同颜色后,笔者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周围环境中相伴相生的色彩。小组充分准备后,每个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在学生讲解时,教师要求学生除了要举出具体的现象,更要说清楚为什么这些色彩是相伴相生的,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加深对对比色、和谐色等知识的认识。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在小组成员齐上阵、全班学生同参与的课堂活动里,学生既体验了深入思考的乐趣,又品尝到了相互交流的快乐。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效果
美术教育专业性强,教师需要传授学生丰富多彩的美术技能和绘画技巧,这些都是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灵活展现美术作品,让每一节课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美术学习。美术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教师可以展现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或富有艺术魅力的工艺品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让学生眼前一亮。现代建筑欣赏教学的课本中展现了欧式经典建筑群和我国的故宫、天坛等古代建筑。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这些建筑的美,笔者先让学生回顾校园里的教学楼,接下来播放了各地的几个地标建筑,学生认为这些地标建筑比教学楼漂亮。笔者提问究竟哪里漂亮,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趁着学生热情高涨,笔者及时展示课本上的建筑图片,问学生这些建筑好看在哪里。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充分激发,笔者趁热打铁,详细介绍这些建筑的光学原理、历史文化、装饰材料等知识。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依然兴趣盎然,相互讨论,不愿离开教室,继续徜徉在建筑的世界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欲望空前强烈,教学效果得到极大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快乐教学的价值得到体现。
四、及时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赏识教育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鼓励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享受快乐与满足,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美术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详细讲解后就会布置作业,但学生的掌握能力不尽相同,美术基础有差异,完成的美术作品水平不一。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必须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恰当的评价。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肯定学生的进步,用启发性的语言指出学生作品的不足,耐心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热情还是宁静,细腻还是粗犷,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老师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快乐,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对于学生的评价中,我多用“你的设计与众不同,有创意,”而少用“你画的真象呀”等的语言,我们坚信学生与生俱来就有无限向上和向善的潜能,只有教师勤于、善于发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多用“你的想像力真丰富、”“你的设计真有创意”等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觉醒,放开手脚,让学生创作的潜能爆发出来。
总之,“教有法而无定法”。多年来我一直对小学美术的快乐教学进行尝试,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方面狠下功夫,尤其是善于激发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课产生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不同的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都能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融洽而又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一、创造愉悦的氛围,实现师生和谐
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教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教师微笑着上课,学生感觉如沐春风,对不解的地方能大胆提问,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空前发达。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中感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下,学生愿意容易接受教师的指令,学生愿意发表意见;教师只有让学生融入到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之中,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以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支持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好朋友、好老师。美术教师既要外塑形象,注意个人穿着打扮的端庄得体;又要内练真功,以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和漂亮的范画作品,以及艺术化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敢于大胆描绘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二、充分利用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参与
活动对学生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小学美术教师把生动有趣的美术教学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可以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美术教学,不仅掌握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体验、丰富情感,深化对美的感受,真正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实际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示一幅公园游玩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主要内容,每个人物在做什么,图画中有哪些色彩。学生区别不同颜色后,笔者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周围环境中相伴相生的色彩。小组充分准备后,每个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在学生讲解时,教师要求学生除了要举出具体的现象,更要说清楚为什么这些色彩是相伴相生的,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加深对对比色、和谐色等知识的认识。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在小组成员齐上阵、全班学生同参与的课堂活动里,学生既体验了深入思考的乐趣,又品尝到了相互交流的快乐。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效果
美术教育专业性强,教师需要传授学生丰富多彩的美术技能和绘画技巧,这些都是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灵活展现美术作品,让每一节课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美术学习。美术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教师可以展现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或富有艺术魅力的工艺品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让学生眼前一亮。现代建筑欣赏教学的课本中展现了欧式经典建筑群和我国的故宫、天坛等古代建筑。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这些建筑的美,笔者先让学生回顾校园里的教学楼,接下来播放了各地的几个地标建筑,学生认为这些地标建筑比教学楼漂亮。笔者提问究竟哪里漂亮,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趁着学生热情高涨,笔者及时展示课本上的建筑图片,问学生这些建筑好看在哪里。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充分激发,笔者趁热打铁,详细介绍这些建筑的光学原理、历史文化、装饰材料等知识。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依然兴趣盎然,相互讨论,不愿离开教室,继续徜徉在建筑的世界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欲望空前强烈,教学效果得到极大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快乐教学的价值得到体现。
四、及时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赏识教育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鼓励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享受快乐与满足,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美术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详细讲解后就会布置作业,但学生的掌握能力不尽相同,美术基础有差异,完成的美术作品水平不一。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必须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恰当的评价。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肯定学生的进步,用启发性的语言指出学生作品的不足,耐心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热情还是宁静,细腻还是粗犷,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老师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快乐,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对于学生的评价中,我多用“你的设计与众不同,有创意,”而少用“你画的真象呀”等的语言,我们坚信学生与生俱来就有无限向上和向善的潜能,只有教师勤于、善于发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多用“你的想像力真丰富、”“你的设计真有创意”等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觉醒,放开手脚,让学生创作的潜能爆发出来。
总之,“教有法而无定法”。多年来我一直对小学美术的快乐教学进行尝试,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方面狠下功夫,尤其是善于激发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课产生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不同的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都能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融洽而又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