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倡导合作互助学习,提升美术教学实效

【作者】 彭媛媛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祝沟小学



【正文】  【摘 要】 怎样全面高效地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是需要所有美术教师踊跃探讨的课题,新课改尤为强调合作互助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合作互助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深化对于合作互助学习模式的认识、为强化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建言献策。
  【关键词】 小学;合作互助;美术教学;分组协作

  合作互助学习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合作互助学习模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协调人际关系、激起他们的进取心,让学生在合作中互助、在合作中竞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授课经验,主要就合作互助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加以探究:
  一、在合作互助学习中不断成长
  (一)在合作互助学习中激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观察发现,很多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热情不高的主要缘由在于,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獨立作画、创作的难度较大,他们独自完成的作品若是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便容易生出挫败感,长此以往,一旦恶性循环下去,对小学生后续的美术学习阻碍颇多。但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美术课程,可以吸引各个学生及时加入到团体探讨和学习中,大家协同努力、各展所长,一起做任务、搞创作,在这样的氛围中小学生们更容易获得满足和自豪,也更有信心去创作,可见,合作互助学习是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热情、提升其自信心的良策。
  (二)在合作互助学习中强化学生的团体责任意识
  互助合作,既直观又详细,学生们自行思考、自主实践、互帮互学,切实参与到整个方法归纳的全过程中,既掌握了方法又促进了合作。在互助合作小组中,各位组员不单单要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负责,也要承担起对其他组员的引导、帮助、监督责任,要有“小老师”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互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皆可以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做的,则是给以激励和肯定,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合作互助学习活动当中,确保每个组员都有事可做,做到:多发言、细心听、多观赏、勤学习、多提议、会表现,优势互补,不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有团队担当意识,也对其他组员的行为负责,这才是真正的“荣辱与共”。
  (三)在合作互助学习中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学习“精美的邮票”一课时,笔者分别将三个学生规到一组,并给他们布置了一个制作“创意邮票”的作业,此时三名学生先展开了一次创意探讨,分别说出了自己的邮票创意,然后展开分工协作,同学甲负责整理记录这些创意,同学乙负责画邮票,同学丙负责裁剪制作,并介绍小组作品,即便在彼此协作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小冲突、小插曲,但三名学生在合作互助中相互理解、积极沟通,最后顺利地做完了邮票作业。在这一协同制作邮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同学丙很快便加入到小组探讨中,积极发言,甚至承担起介绍小组作品的工作,由此可见,在合作互助中学习对小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二、开展合作互助学习的主要途径
  (一)组建科学的合作互助小组
  教师在规分合作互助小组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注意组员分配的科学性:首先每个小组的人员分配要适宜,不能太多,比如开展画画教学时可以每两名学生为一组合作画一幅画,通过比赛的形式一起来画完,开展手工教学时,组员的人数要保持在四到五人左右,并挑选一名小组长,负责协调好活动事宜,不管几人的小组,在合作过程中都要尽量面对面坐开,一来可以及时看到对方,方便沟通,观察其他人的进度,二来又不会彼此打扰,更有自主的空间;其次,小组划分要依循“优势填补、相得益彰”的原则,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加以交叉排列,比如性格文静和活泼爱动的学生一组、对美术学习热情高的和兴趣不高的学生一组、反应灵敏和慢半拍的学生一组,凸显其优势和不足,彼此互补;最后,还要注意各小组的组员要保持动态性,比如小组内不同角色的轮换、根据活动主体的不同诉求由学生自行配搭等等,尽量为每个学生创设发展创作的空间,此外,还要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弱势合作组的合作活动上,及时给出指导,确保合作活动的正常展开。
  (二)设置互评和合作机制
  在合作互助学习过程中,加入合作互评机制是极为必要的,各个合作组间应当相互评价,若是仅仅让学生按自己的意见随意评价,而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会干扰到整体评价的客观性,规设相应的机制来规范评价,则有助于互评过程的规范性。机制是确保合作互助正常进行的有效保障,怎样展开合作、通过何种途径来互助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设置规范化的机制,使这一合作互助的过程更为程序化、条理化,更易于监控协调,这也是确保合作互助顺利有效的前提。在水彩画的写生过程中,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开展学习,那么教学效果就不会十分明显。因此,老师要通过一些其他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比如增加示范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老师在写生过程中,可以明确水彩画的主题,准备好绘画工具,让学生有绘画对象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颜色的搭配或者是绘画对象。在绘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示范,这样一来,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了绘画样板,就很清楚的知道颜色的深浅以及明暗。另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准备一些明暗度不同的水果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调节背景卡片,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物体颜色的变化情况,从而正确的掌握对色彩的正确认知。
  总之,美术教育是小学课程中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随着新课改的要求,社会乃至于国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应该重新重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基于学校当前的教学现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改革方案,有效的提高美术教学水平,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感受到艺术与创作的美。美术教学有效性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逐渐沉淀、慢慢精进的过程,美术教师应紧紧围绕小学生的关注点,利用多元化的措施来打造一个合作互助学习相融合的美术高效课堂,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美术、互助协作创设立体化的氛围,为美术课堂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在潜濡默转中强化小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侯秀娟.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以水彩画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4(1):78-79.
  [2]于慧珍.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2):117.
  [3]兰灵.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浅谈[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