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农村小学田径教学存在的误区与对策初探

【作者】 潘照全

【机构】 重庆市渝北区龙安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基础项目,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文本针对农村学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田径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误区;策略

  小学田径课堂教学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耐力、速度、柔韧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在进行田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为有效提升田径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条件。
  一、农村学校田径教学存在的误区
  1.学校对体育田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现行体育新课程标准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运动兴趣。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学校,小学体育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兴趣,忽略了基础性和针对性对于田径运动课程的重要性,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缺乏一定的实施目标,明显投入不足,从而影响了田径教学的效果。
  2.学生对田径课程本身缺乏兴趣
  田径课程由于主要教授的都是一些简单的走、跑、跳、投等基础的运动项目,比较单一、枯燥,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此外,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阶段,对球类运动更感兴趣。田径运动的技术性并不像球类运动容易理解,需要经过千百次的练习才能掌握。在教授过程中,如果老师教授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理解,很难体会到技术要领,时间一长,学生没有感觉到田径运动对其自身身体素质带来好的影响,从而出现逆反心理,放弃对田径课的学习。
  3.教师缺乏有效的田径教学方式
  田径运动虽然只是简单的运动,但是作为内涵丰富的竞技项目,学生上课的安全性难以保证,这正是体育老师所担心的问题。有些老师对学生组织过于疏忽,最终造成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频之发生。此外,很多体育老师在教授田径技术上简单了事,带领学生练习时只流于形式,从而造成田径课教学显得很无聊。
  二、提升小学田径课堂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
  田径运动是各类体育运动的基础。通过相关调查数据可知,田径运动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正确认识到田径运动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不同程度地出现下降。
  因此,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形成正确认识,让其深刻意识到田径运动并非是为了应付教师与考试,而更多的是提高身体素质。其次,让学生在田径运动锻炼过程中自己感悟运动的意义。
  例如,学生在正确学会跑、跳、投等姿势时,能感受到这对于其速度及节奏感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并能很好锻炼人体的形态与机能,从而促使学生更加重视田径运动,并积极参与到其中。
  2.加强田径基础理论的教学力度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虽然田径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运动项目,但其基础理论的教学不容忽视。然而,多数教师一味追求课程进度,往往将基础理论教学跳过,直接带学生进行动作训练。而学生在没有正确理解基础理论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不熟悉的体育动作,容易出现扭伤现象,这无疑不利于田径教学的高效开展。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田径基础理论的教学力度。一是应当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有针对性地选取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二是在开始上课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讲述与辅导,详细说明每一动作的目的与意义,并全面地向学生讲授如何更好地完成动作,以提升学生对于田径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3.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推铅球”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采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铅球有关的精彩画面,让学生大致了解与掌握铅球运动的发展与技术要领等;第二,将推铅球的动作通过图片进行逐步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自行模仿与练习;第三,让学生在练习之后在班级将自己的体会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可以对该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与评价,最后由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出最佳方法;第四,由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与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术。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推铅球项目训练中,还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
  4.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田径教学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在以往的田径课堂教学中,往往过于侧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体制改革的发展背景下,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丰富教学方式,将田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实际需求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田径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推铅球”时,以往大部分教师是让学生反复练习铅球的投掷动作,这容易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趣味性。如,可以设置投“准”比赛。在特定范围中,放置数个空瓶子,让学生用铅球瞄准瓶子进行投掷,如若能将瓶子打翻,则同学们给予掌声鼓励。又如,可以设置“抛”球比赛。学生一字排开,并听教师口令,学生双手持球向前抛出,根据铅球落地距离看谁抛得最远。也可请抛得最远的学生出列跟大家分享抛掷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共同提升。所以,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不断丰富教学方式。 
  总之,田径运动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有效的田径教学,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思妹.新课标下小学田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措施[J].考试周刊,2013(13).
  [2]杨裕虎.小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学周刊: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