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学法的迁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的策略探索
【作者】 李红梅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21小学
【正文】 【摘 要】 “举”好《人物描写一组》这个“一”,“反”好《刷子李》《金钱的魔力》这个“三”;围绕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个“点”的学习,注重学生“面”的学习过程延伸。重点指导《人物描写一组》一课,把学生扶上路,再放手学习略读课文《刷子李》《金钱的魔力》。最后,辅以适当拓展课外阅读及读写练笔,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扶放结合
一、略: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人物,整个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一)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片段: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
2、这一句中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你体会到什么?
3、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
4、练习朗读,并评价。
5、像刚才提到的人物动作描写,文中还有几处,找一找。从动作描写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
1、师:自由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片段。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
2、汇报讨论、交流:
(1)外貌描写的分析:
A、文中是如何描写王熙凤的外貌?
B、指导学生朗读、评价。
C、出示补充资料:
(贾宝玉出场的片段)
D、朗读、比较:都是写的外貌,重点写了王熙凤和贾宝玉的衣着和眼睛,体会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地位不同,人物特点也不同。
(2)语言描写的分析:
A“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正面描写)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这些人个个……放诞无礼?”“敛声屏气”什么意思?当时的气氛怎样?(侧面描写)
B出示: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侧面描写,更加突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顺势点拨:“凤辣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句话的意思。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C、 练习朗读,并评价。
D、出示补充资料:
E、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王熙凤的虚情假意,使弄权术,献媚、讨好的个性特点,感悟人物的描写方法,感受语言魅力。
(3)引导学习动作描写: 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并读一读。体会正面描写王熙凤的圆滑、机变圆滑。
二、“反”好《刷子李》《金钱的魔力》这个“三”
1、学生用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再学习《刷子李》《金钱的魔力》。把方法逐步转化为能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概括,再到具体运用的过程,达到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完整统一。
学生填写下表
2、指导学生从“一”到“三”的方法和途径。
自学要求:熟读课文,想一想作者通过什么描写,突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认真读一读《金钱的魔力》,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老板和托德的特点的?
出示下表(续上):
3、小组合作完成上表、并交流。
三、由“点”及“面”,延伸学习过程
本单元围绕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个“点”的学习,引导只是停留在一篇课文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学生“面”的学习过程延伸,比如:适时的拓展阅读、习作实践能力的提升,由课内课文学习到课外阅读,再由读到写,最后完成本单元的目标。
设计如下:
综上,举“一”逐步反“三”,由“点”扩大到“面”。把学生扶上路,再放手学,扶放结合。整个学习过程是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阅读与写作呼应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扶放结合
一、略: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人物,整个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一)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片段: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
2、这一句中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你体会到什么?
3、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
4、练习朗读,并评价。
5、像刚才提到的人物动作描写,文中还有几处,找一找。从动作描写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
1、师:自由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片段。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
2、汇报讨论、交流:
(1)外貌描写的分析:
A、文中是如何描写王熙凤的外貌?
B、指导学生朗读、评价。
C、出示补充资料:
(贾宝玉出场的片段)
D、朗读、比较:都是写的外貌,重点写了王熙凤和贾宝玉的衣着和眼睛,体会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地位不同,人物特点也不同。
(2)语言描写的分析:
A“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正面描写)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这些人个个……放诞无礼?”“敛声屏气”什么意思?当时的气氛怎样?(侧面描写)
B出示: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侧面描写,更加突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顺势点拨:“凤辣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句话的意思。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C、 练习朗读,并评价。
D、出示补充资料:
E、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王熙凤的虚情假意,使弄权术,献媚、讨好的个性特点,感悟人物的描写方法,感受语言魅力。
(3)引导学习动作描写: 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并读一读。体会正面描写王熙凤的圆滑、机变圆滑。
二、“反”好《刷子李》《金钱的魔力》这个“三”
1、学生用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再学习《刷子李》《金钱的魔力》。把方法逐步转化为能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概括,再到具体运用的过程,达到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完整统一。
学生填写下表
2、指导学生从“一”到“三”的方法和途径。
自学要求:熟读课文,想一想作者通过什么描写,突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认真读一读《金钱的魔力》,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老板和托德的特点的?
出示下表(续上):
3、小组合作完成上表、并交流。
三、由“点”及“面”,延伸学习过程
本单元围绕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个“点”的学习,引导只是停留在一篇课文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学生“面”的学习过程延伸,比如:适时的拓展阅读、习作实践能力的提升,由课内课文学习到课外阅读,再由读到写,最后完成本单元的目标。
设计如下:
综上,举“一”逐步反“三”,由“点”扩大到“面”。把学生扶上路,再放手学,扶放结合。整个学习过程是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阅读与写作呼应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