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作者】 梁健平

【机构】 广西桂平市麻垌中学



【正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普及,高中化学的研究性学习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研究性学习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形成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活动。
  一、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中,重在问题的提出
  在化学教学中,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科学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课中不断地提出了很多问题。如:硝酸与铜反应只生成NO的最大浓度是多少?怎样才能制出N2O?N2O助燃吗?怎样验证?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数不清的问题在激励他们,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任何理由去制止、扼杀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一名学生完成一两次实验很简单,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主动实验,并在实践活动中找到了研究问题的乐趣,找到了自信,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后来的学习中,同学们通过学习NO分子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NO分子对植物体影响的调查,经过查资料、访问专家学者、实践操作、记录、总结的过程,写出了完整的调查报告。
  因此,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适当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尽一切为学生提供研究的便利条件,促使学生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习成绩。
  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中,重在主体地位的突出
  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在知识上、心理上能够健康地成长。研究性学习与我们正常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我们的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提出的研究性课题也不一样。对此,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要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理由剥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权利,要让学生都增强自信、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还要不断地扩大研究性学习的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实践,从现在走向未来领域。通过研究性学习,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三、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中,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目标,科学研究为基本内容,学生自主学习为基本形式的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过程性、主体性、综合性等特点它为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通过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传统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探求的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它能激励学生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好奇心,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到正确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学习的内容,鼓励所有的学生崇尚科学,释放潜能。
  四、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中,重在研究过程的设计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一般是:确定课题 → 设计研究方案 → 做开题报告 → 探索研究 → 报告研究结果 → 讨论研究结果。
  1.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的确定。
  能否确定一个适当的课题,对于研究能否开展影响很大,对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学生确定课题的时候,教师要做一系列的启发工作,给学生提供一些课题的示例。
  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进行专题研究,比如,① 化学与环境保护,可细分为: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汽车尾气及固体悬浮物、工业“三废处理”、环境监测技术等。② 化学新能源、新材料,可细分为:化学电源、新能源、纳米技术、海洋技术、硅酸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③化学与生活,可细分为:水与生命、生物体中的重要有机物、健康与安全(毒品、烟草、兴奋剂对人体的危害),药物合成等。
  对前沿知识的“拓展性研究”,如讲了胶体一节后,可让学生了解什么叫纳米,什么叫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有哪些特点等;讲了氧族元素,可以介绍科学家新近发现的O4分子,可让学生根据O4分子的结构特点,预测O4 的氧化性强弱、稳定性等。
  对化学实验的深层次研究,可以对教材上一带而过的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比如铜与浓硫酸加热能反应,而稀硫酸则不能。那么,多大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跟铜反应呢?在实验中又如何避免SO2的污染呢?
  2.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刚做化学研究性课题时,学生可能把握不住方向,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可能不甚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指点,其指导步骤如下。
  首先,研究开始时,注重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可借鉴的经验和有价值的参考书尚少,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的含义,要让学生熟悉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查阅法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要让学生根据课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交给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钥匙。
  其次,研究过程中,注重鼓励和督促检查并举。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遭受挫折后,学生容易气馁,使探究活动不能持久。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关心和鼓励,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要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如我校化学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设计了下列表格:①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表;②研究性活动小组活动计划表;③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学生呈报表;④设计方案评审表;⑤研究性活动小组活动报告表;⑥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师上课登记表;⑦研究性活动成绩评定表。教师、学生及时记载研究情况,写好研究日记,真实记录个人体验,每周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学生相互督促、检查,为将来评定成绩提供依据、积累资料。
  最后,研究结尾时,注重表达和交流。
  在结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要指导学生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同时还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研究工作报告,总结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研究的思路、过程及取得的成绩和体会。要召开不同形式的辩论会、研讨会,可以搞展览、出墙报、编刊物,使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有一个充分交流、研讨的机会。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敢于和善于申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