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

【作者】 段选娟

【机构】 云南省文山市第四中学



【正文】  【摘 要】 物理教学的艺术在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在于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教贵引导,学贵领悟。”“教育就是启发,就是感动;学习就是培养,就是感悟。”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引领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这也正是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初中物理;艺术导入;自主学习;趣味教学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善教就是应用合适的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善导就是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只有教师“善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学需要艺术。成功的教学,无疑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智力,增强素养。
  一、艺术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贵乎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使整个课堂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成败与否往往直接影响着整堂物理课的教学效率及质量。因此,认真研究新课的导入艺术对于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实验导入;可以谜语导入;可以多媒体导入;可以悬念导入;可以情境导入;可以直接导入;可以复习导入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多姿多彩,美不胜收。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讲究技巧,注重艺术。
  例如,教学“压强”时,我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听到我如此说,同学们立即兴奋起来。随即我便在黑板上写下谜面:“以弱制强——打一物理名词”。谜面呈现出来后,仅一会儿工夫就有同学猜出了谜底:压强。听到这一答案后,班里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借助这个答案,我顺势引入新课学习主题:“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看来大家都很聪明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就是压强,要想知道什么是压强?就和我一起进行接下来的物理探究吧!”
  一节课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课的开始,所以说,对新课的导入特别重要,值得我们认真探究。有效的新课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不仅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诱发思维,强化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金钥匙。
  常言说得好: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它课程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情境中去。
  二、自主学习,科学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质疑、探究、讨论、发现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始终处于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积极有效地获取知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个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较好的激发和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提出活动目标,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自学活动,教师从旁协助学习和恰当地指导学习。
  追求灵动的舞台,高效的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我们必须注重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朴实起来,教学方式灵活起来,双基训练扎实起来,教学容量厚实起来,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动”起来,“笑”起来,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物理教学以“精”“细”“练”“思”为主,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学,注重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探讨物理概念,老师只是启发、点拨,参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探讨,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学习《浮力》时,问同学们游泳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不会沉下去,而是可以浮在水面游泳;学习《光的反射》时,拿一面镜子,让学生具体知道什么是反射;学习电路时,让学生提前预习并画出自己家的电路图。然后老师可以拿实验器材进行相应的模拟,这样会更加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其实,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让学生去“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会学”,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会学,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三、趣味教学,乐在其中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教育是一项充满智慧的事业,课堂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圣地。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教育就是启发,就是感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总力求创造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有力地说明了趣味教学的意义,也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指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出路——构建趣味课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乐学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的确,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作为教师,并不要精心去打造自认为充实的课堂教学,因为教师只是一个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参与者,其职责就是在创设的自然教学环境中营造一个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搭建探究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生命的活力。
  快乐是一根神奇的魔棒,如果把它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上,就会让枯燥无味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所以,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应在“味”“趣”“乐”上下功夫,采用直观生动,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运用趣味教学法可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它能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精力,使注意力集中而持久;另一方面它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另外,它还能不断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技能,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教的最优化,学的最大化。
  物理学科应用广泛,大到国防建设,小到工农业生产,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中阶段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物理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强化构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才有助于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目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实施趣味教学的策略有:激情演讲;情境创设;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直观教学;融入生活;巧用多媒体等等。如我在讲大气压强这一节中的水的沸点和压强的关系时,就编写了如下顺口溜:
  沸压关系怎么看,想想你家做米饭。
  不盖锅,煮得慢,而且还会很麻烦。
  底下糊,上面烂,中间还做夹生饭。
  这个顺口溜既融入了物理知识,又完全符合现实的情况,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便于学生记忆。
  又如总结汽化和液化时,我说:
  汽化/液化很重要,知识无穷显奥妙,
  汽化方式有两种,蒸发/沸腾要知道。
  温度/面积/空气流,影响蒸发效果好,
  沸腾效果更显著,气压大来沸点高。
  汽化学得正高潮,液化却来唱反调,
  你来吸热我放热,降温/加压凑热闹。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有人说:“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兴趣是人们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凡富有兴趣的东西,学生都学得好、记得牢。”
  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我们必须注意:第一,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适宜的练习难度;第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第三,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第四,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实施分层教学;第五,多措并举,让学生学有所获,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引导学生从无趣到有趣,从有趣到乐趣,从乐趣到兴趣。让师生从思想上产生共识,从行动上实现主动,逐步达到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着谜,是物理教育的宗旨。
  总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洪泉.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中),2015;
  [2]李少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
  [3]郑默超.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4;
  [4]邵国宏.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
  [5]阮霄睿.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7,(24);
  [6]黄伟.基于构建高效课堂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