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少教多学”
【作者】 刘献坤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蚌谷乡大塘子小学
【正文】 【摘 要】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魅力课堂,智慧引领。方法就是智慧。教育是一项充满智慧的事业,课堂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圣地,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就是“少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就是“多学”。“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有效。“多学”,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少教多学;教学策略;自主探究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就要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以“智慧”的方法学习数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注重“传道、受业、解惑。”“少教”要求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发展性地教;“多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深度学与独立学。实施“少教多学”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能力。
一、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
陶行知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这就是“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
“少教多学”是针对教与学时间或内容的量比提出的。“少教”指的是教师精讲,但也不是简单地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启发性、针对性、创造性、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但也不是机械地练习和知识数量的增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理解地、深度地学。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就能使教与学都达到一种轻松愉悦、质优高效的最佳教学状态,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善教就是应用合适的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善导就是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只有教师“善教”,学生才能“乐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导演”、是“舵手”,善导是走进新课堂的金钥匙,能让学生在课堂这块“沃土”和“乐园”中自学、轻松地去猎取知识。
夸美纽斯说:“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孔子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从学生发展的高度立意,既要给学生一座“田园”,让他们育智增才;又要给学生一座“花园”,让他们怡情养性。我们只有相机诱导,善于启迪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睿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实施少教多学就是要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权利。如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践行新理念,构建高效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少教多学”的教师要精讲,学生要精练。精讲要求: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精练做到:学会迁移,融会贯通;一题多解,一通百通等。
“少教多学”作为一个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作为一个追求目标,就是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求得教的最优化,学的最大化。想方设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每一节数学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何让学生在这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学有所获,这是我们一线教师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小学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注重减负增效,努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善于激励学生合作交流、和谐互动、积极探究,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生机勃勃,其乐融融,收获满满。
二、重教学策略,求学有所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少教多学”方法是关键。卢梭说:“形成独立的学习方法,要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少教多学,就是寻找最有效的捷径,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实现高效学习。什么是规律、方法呢?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极强的艺术性。数学教学更是离不开教学艺术,只有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讲究教学策略,要不断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只有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成功的人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做起事来事半功倍;而不懂教学反思的人,却事倍功半,自己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注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的导,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要推陈出新,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因此,教师不仅在教育内容上要引人入胜,还要在方法上讲究寓教于乐,要努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敢于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欢乐、轻松、有趣、生动、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小学数学知识点多面广,如果要讲究高效课堂,就得化难为易,巧学活学。力求少教多学,注重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将许许多多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有效巩固。例如:学习“年、月、日”时,我用顺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总是大。四、六、九、十一月,30天永不差。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闰年它就二十九,平年它就二十八。”组织学习“质数、合数”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其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清质数与合数,关键就是看因数;1的因数只有一个,不是质数也非合数;如果因数只两个,肯定无疑是质数;3个因数或更多,那就一定是合数。”
简单也好,复杂也罢。只要我们善于动脑,面包总是有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需要数学教师精湛的技艺和科学的指导。
三、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人们常说:“教师教学要讲究艺术,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在于“新”、“奇”、“趣”、“活”;学生的学在于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新课程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要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而现行教材编写更多关注的仍是知识技能的获取,往往以狭隘、定论、间接的形式反映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领略数学动态的发展过程,获得丰富、深刻的学习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现行教材,进行有创造地、开放性地教,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习数学。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第斯多慧说:“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有效说明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过程。这才是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因势利导,用心点拨,诚心引领。如我组织学习“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般情况已掌握,因此在教学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然后再组织他们合作探究交流:
出示309÷3= 420÷3=
(1)尝试列竖式进行计算;
(2)学生汇报:309÷3=,420÷3=的计算过程;
(3)小组讨论:309÷3=,十位为什么商0?420÷3=,个位为什么商0?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吗?
我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再引导学生归纳: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计算完成后,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
(4)小组讨论: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商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吗?
我强调指出:商十位上或个位上的“0”都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作用。
(5)全班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此环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逐步展开、深入,学生以“探究者”身份主动去探讨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探讨的过程中体会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如此这般,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积极、独立的去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朱国军.浅谈“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8,(5);
[2]刘璇.小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3]王建丽.少教多学,让灵慧之花绽放[J].现代数学;2017.7。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少教多学;教学策略;自主探究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就要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以“智慧”的方法学习数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注重“传道、受业、解惑。”“少教”要求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发展性地教;“多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深度学与独立学。实施“少教多学”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能力。
一、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
陶行知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这就是“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
“少教多学”是针对教与学时间或内容的量比提出的。“少教”指的是教师精讲,但也不是简单地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启发性、针对性、创造性、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但也不是机械地练习和知识数量的增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理解地、深度地学。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就能使教与学都达到一种轻松愉悦、质优高效的最佳教学状态,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善教就是应用合适的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善导就是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只有教师“善教”,学生才能“乐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导演”、是“舵手”,善导是走进新课堂的金钥匙,能让学生在课堂这块“沃土”和“乐园”中自学、轻松地去猎取知识。
夸美纽斯说:“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孔子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从学生发展的高度立意,既要给学生一座“田园”,让他们育智增才;又要给学生一座“花园”,让他们怡情养性。我们只有相机诱导,善于启迪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睿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实施少教多学就是要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权利。如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践行新理念,构建高效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少教多学”的教师要精讲,学生要精练。精讲要求: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精练做到:学会迁移,融会贯通;一题多解,一通百通等。
“少教多学”作为一个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作为一个追求目标,就是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求得教的最优化,学的最大化。想方设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每一节数学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何让学生在这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学有所获,这是我们一线教师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小学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注重减负增效,努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善于激励学生合作交流、和谐互动、积极探究,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生机勃勃,其乐融融,收获满满。
二、重教学策略,求学有所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少教多学”方法是关键。卢梭说:“形成独立的学习方法,要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少教多学,就是寻找最有效的捷径,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实现高效学习。什么是规律、方法呢?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极强的艺术性。数学教学更是离不开教学艺术,只有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讲究教学策略,要不断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只有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成功的人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做起事来事半功倍;而不懂教学反思的人,却事倍功半,自己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注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的导,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要推陈出新,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因此,教师不仅在教育内容上要引人入胜,还要在方法上讲究寓教于乐,要努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敢于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欢乐、轻松、有趣、生动、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小学数学知识点多面广,如果要讲究高效课堂,就得化难为易,巧学活学。力求少教多学,注重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将许许多多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有效巩固。例如:学习“年、月、日”时,我用顺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总是大。四、六、九、十一月,30天永不差。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闰年它就二十九,平年它就二十八。”组织学习“质数、合数”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其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清质数与合数,关键就是看因数;1的因数只有一个,不是质数也非合数;如果因数只两个,肯定无疑是质数;3个因数或更多,那就一定是合数。”
简单也好,复杂也罢。只要我们善于动脑,面包总是有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需要数学教师精湛的技艺和科学的指导。
三、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人们常说:“教师教学要讲究艺术,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在于“新”、“奇”、“趣”、“活”;学生的学在于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新课程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要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而现行教材编写更多关注的仍是知识技能的获取,往往以狭隘、定论、间接的形式反映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领略数学动态的发展过程,获得丰富、深刻的学习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现行教材,进行有创造地、开放性地教,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习数学。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第斯多慧说:“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有效说明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过程。这才是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因势利导,用心点拨,诚心引领。如我组织学习“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般情况已掌握,因此在教学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然后再组织他们合作探究交流:
出示309÷3= 420÷3=
(1)尝试列竖式进行计算;
(2)学生汇报:309÷3=,420÷3=的计算过程;
(3)小组讨论:309÷3=,十位为什么商0?420÷3=,个位为什么商0?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吗?
我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再引导学生归纳: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计算完成后,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
(4)小组讨论: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商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吗?
我强调指出:商十位上或个位上的“0”都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作用。
(5)全班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此环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逐步展开、深入,学生以“探究者”身份主动去探讨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探讨的过程中体会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如此这般,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积极、独立的去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朱国军.浅谈“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8,(5);
[2]刘璇.小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3]王建丽.少教多学,让灵慧之花绽放[J].现代数学;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