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研究
【作者】 胡燕梅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着一个难题:由于海量网络信息的冲击,学生对课本上的专业知识不感兴趣,无法集中精神学习。由此,教育行业的人士开始寻求高中语文教学的变革。“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教育正在进行大规模、深层度的变革,其原因是教育行业深刻意识到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教育现代的学生,要紧跟时代,将互联网与教育深深结合在一起,形成符合现代发展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高中语文教学;变革
当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不限制于课本和传统媒体了,互联网成为生活
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其中高中语文教学的教育最为典型。为了解决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而无心学习的问题,相关人员正在积极寻求变革的有效措施。“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是当代教育向教育结合时代发展方向跨出的一大步。
一、“互联网+”对高中语文教育造成的影响
(一)挑战传统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高中语文的传统教学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
1. 教学观念方面。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大部分高中会选择教学经验丰富、从业时间相对较长
的中年教师进行高中语文课教学,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对互联网的接触比较少[1]。互联网在近几年大肆兴起,成为年轻一代的心头好。在上课过程中,授课内容枯燥单一,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习惯性拿出手机,变成“低头一族”。这挑战了授课老师的尊严以及教学观念。
2. 教学模式方面。
各类网课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相较于过去的课堂教学固定的教学模式,即
地点固定、大班教学,老师与学生分界明显等,网课的学习灵活可变通,不限制时间地点,经常换不同的教师讲解。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影响考核结果
网络信息量大,来源广泛,但真假难辨[2]。姑且不说学生为了应付课程,随
意复制网络文章上交给任课老师,考核结果虚假,对其他同学不公平。仅仅是在网络上搜索学习资料,都不能排除假信息的可能性,这对孩子的学习不利的同时也会导致考核成绩低甚至考核失败的后果。
二、革新措施
(一)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双管齐下
课堂教学是对孩子学习基础语文知识的引导,而网络教学对相关知识的进一
步学习。二者双管齐下,不仅巩固知识还拓展视野。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5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课堂教学介绍《水浒传》的基本知识、讲解林冲的人生经历以及课本所提章节中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而网络课堂教学中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细致的讲解课本中的故事,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环境特点与历史背景等。二者相结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将互联网打造成为教学辅助工具
互联网上虽然信息真假难辨,但是可以找到专业的网站。站内的知识是经过
反复审核的,出错的可能性很小。现代高中语文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但可以改变教学模式,将互联网带进课堂,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材料吸引学生。利用互联网这样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增强课堂效率。
在进行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节选的教学中,在精读节选片段
之后,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翻拍的同名电影,在课堂上播放相应片段给孩子们看。利用文字和影像的结合,能够丰富人物形象,加深同学对课本内容印象。
(三)建立高中语文资源共享平台
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节省了学生寻找资料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花费。在
这个平台中,可以邀请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参与,那么得到的资源数量多,种类丰富。
三、变革的意义
(一)改变教学理念
“互联网+”背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朝新的方向
发展。教师和家长不能再受旧思维的限制,要突破陈旧思想,发展新观念。只有三方思维在同一个高度上,才能沟通无碍,学生才会乐于学习。
(二)丰富教学模式
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发展多元化课堂、形成有趣的教学风格、丰富教学模式都是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学模式需要根据班级同学的不同特点,班级展现出来的氛围进行改变,不能一概而论。
(三)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吸收的知识比起课堂上学习的要更多,而且印象深刻。互
联网上的学习资料比较有趣,同学在查询资料时就会记住有趣的部分,在自学过程中不断获取全面的真实的知识。
四、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尚在进行中,教学课堂氛围转向轻松的方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是变革追求的目标。教育行业一直是严肃、不容挑战的,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个现象正在改变。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教育行业的此次变革在向着更具活力,更有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浩.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133-134
[2]瞿秋云.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2018(1):183-184.
【关键词】 “互联网+”;高中语文教学;变革
当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不限制于课本和传统媒体了,互联网成为生活
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其中高中语文教学的教育最为典型。为了解决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而无心学习的问题,相关人员正在积极寻求变革的有效措施。“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是当代教育向教育结合时代发展方向跨出的一大步。
一、“互联网+”对高中语文教育造成的影响
(一)挑战传统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高中语文的传统教学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
1. 教学观念方面。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大部分高中会选择教学经验丰富、从业时间相对较长
的中年教师进行高中语文课教学,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对互联网的接触比较少[1]。互联网在近几年大肆兴起,成为年轻一代的心头好。在上课过程中,授课内容枯燥单一,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习惯性拿出手机,变成“低头一族”。这挑战了授课老师的尊严以及教学观念。
2. 教学模式方面。
各类网课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相较于过去的课堂教学固定的教学模式,即
地点固定、大班教学,老师与学生分界明显等,网课的学习灵活可变通,不限制时间地点,经常换不同的教师讲解。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影响考核结果
网络信息量大,来源广泛,但真假难辨[2]。姑且不说学生为了应付课程,随
意复制网络文章上交给任课老师,考核结果虚假,对其他同学不公平。仅仅是在网络上搜索学习资料,都不能排除假信息的可能性,这对孩子的学习不利的同时也会导致考核成绩低甚至考核失败的后果。
二、革新措施
(一)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双管齐下
课堂教学是对孩子学习基础语文知识的引导,而网络教学对相关知识的进一
步学习。二者双管齐下,不仅巩固知识还拓展视野。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5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课堂教学介绍《水浒传》的基本知识、讲解林冲的人生经历以及课本所提章节中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而网络课堂教学中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细致的讲解课本中的故事,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环境特点与历史背景等。二者相结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将互联网打造成为教学辅助工具
互联网上虽然信息真假难辨,但是可以找到专业的网站。站内的知识是经过
反复审核的,出错的可能性很小。现代高中语文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但可以改变教学模式,将互联网带进课堂,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材料吸引学生。利用互联网这样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增强课堂效率。
在进行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节选的教学中,在精读节选片段
之后,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翻拍的同名电影,在课堂上播放相应片段给孩子们看。利用文字和影像的结合,能够丰富人物形象,加深同学对课本内容印象。
(三)建立高中语文资源共享平台
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节省了学生寻找资料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花费。在
这个平台中,可以邀请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参与,那么得到的资源数量多,种类丰富。
三、变革的意义
(一)改变教学理念
“互联网+”背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朝新的方向
发展。教师和家长不能再受旧思维的限制,要突破陈旧思想,发展新观念。只有三方思维在同一个高度上,才能沟通无碍,学生才会乐于学习。
(二)丰富教学模式
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发展多元化课堂、形成有趣的教学风格、丰富教学模式都是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学模式需要根据班级同学的不同特点,班级展现出来的氛围进行改变,不能一概而论。
(三)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吸收的知识比起课堂上学习的要更多,而且印象深刻。互
联网上的学习资料比较有趣,同学在查询资料时就会记住有趣的部分,在自学过程中不断获取全面的真实的知识。
四、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尚在进行中,教学课堂氛围转向轻松的方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是变革追求的目标。教育行业一直是严肃、不容挑战的,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个现象正在改变。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教育行业的此次变革在向着更具活力,更有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浩.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133-134
[2]瞿秋云.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2018(1):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