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 许蕾娜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光华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体制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学科作为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主要学科之一,也是小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需要认识到教学改革与管理优化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逐渐迈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中,符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需要相关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言教学管理中,无论是教师备课方面、教学方面、学生管理方面都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推广与应用下,传统语言教学管理中的不足更加显著。为了改变这一发展现状,使小学语文教学管理成效得到有效的改善与优化,笔者进行了几点研究,以期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中的预期价值,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方式,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音频、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但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同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枯燥的语文知识内容转化为动态模拟的方式,将小学生难以内化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简化的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2、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管理中的运用
  在以往的教师备课中,一般采用传统的单一备课,或者是一个年级的语文教师组织在一个备课的模式,这种备课的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不足,在这种备课的模式下,教师分工不明确,无法对每一教师的备课成果与进度进行实时监督,并且教师备课的资源与信息有限,无法做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中丰富的资源,拓展备课内容。信息技术中具有信息共享平台、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所有的教师都可以进行沟通与交流,将备课的成果发布在平台中,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与思考,以此优化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管理质量,避免备课拖沓情况的发生。其次,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管理中的运用可以实现动态化管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学内容有限,教师在备课中仅仅局限于课本资源,无法在备课过程中发现新资源增加备课内容的新鲜度,从而导致备课质量难以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在备课中的实际应用,巧妙的运用电子备案,将在备课中发现的新鲜元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管理的动态化、透明化、全员化、有效性,并且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相关学校应该建立专业的科研部门,聘请专业的科研人员加大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从课堂记录、扬长避短、丰富课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1课堂记录
  在语文课堂中,正确地开展一些学科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记录活动的过程有利于以后的研究。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信息技术。通常,我们学校会在教室里使用一些小型的移动摄像机进行录像。它是由语文老师操作的。课程结束后,将视频作为讨论和分析的主要参考。
  3.2扬长补短
  教师的专业水平存在差异是一种必然现象,其中有很多专业性不足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教学专业性的成长与提升,但是在以往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受到时间与地域的限制等,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提升。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很多优秀的教师将课堂教学录像传播到网络上,其他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优秀教师的教学实例,从中吸取经验,学习其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华之处,做到取长补短,以弥补自身语文教学中的不足,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3.3丰富课堂
  运用信息技术在我校的语文课堂当中完美地实现了生动立体以及丰富的特征,在语文课堂当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建立起一个非常生动立体的新型课堂。另外,大部分小学生由于世界观还尚未完全形成,大多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把握小学生们这一特征,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起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4、注意事项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优化中的应用需要注意合理性、符合学科特点,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4.1注意合理性
  小学语文的教学主体为小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对其施教。比如,低年级的同学,由于其对知识的形象认识正在逐渐的向抽象认识发展,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课本中的知识使用动态的图片、声音等方式演绎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4.2注意符合学科特点
  各个学科之间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模式在学科中的应用都应该以符合科学特点为前提,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教师认识到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之间的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起到的是辅助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语文科学特点及语文教学管理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将信息技术落实到学科教学、管理、训练的各个环节中,才能使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与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优化,提升小学语文基础教学管理水平。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实现教学的动静结合,画音结合,为学生提供多重感官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结语:结合上文可知,小学语文教学优化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管理优化的重要性影响,结合实际的教学管理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发挥信息技术应用的预期价值。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了教师的备课管理及教学管理质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效用,符合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目前,促进了教育行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杨久清,姜洪霞.新课程(小学)2018年02期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李仕素.文存阅刊201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