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绘本对于数学教学的意义
【作者】 李 娴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桃李小学
【正文】 【摘 要】 尝试将数学知识融入绘本进行教学,以此改变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努力让数学绘本故事成为一种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使孩子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意义
一、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重要性
1.绘本教学顺应了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深化了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1)数学绘本教学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小学生搭建了从感性走向理性的桥梁。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过于偏重数学知识的系统阐述,以成人的口吻把数学知识抽象、浓缩、呈现在小学生面前,忽视、淡化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给小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知识上带来困难。数学绘本教学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获得过程,巧妙地融入形象有趣的小故事讲述之中。立足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使得数学与小学生生活实际发生密切联系,帮助小学生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思考。
(2)绘本用童趣化的故事承载数学思想方法,积淀活动经验。数学绘本的表现形式是绘本,其本质仍然是数学。它是利用童趣化的故事,发展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情感。绘本故事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借助数学绘本,教师用数学思想引领知识教学,鼓励小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绘本教学,有利于引导小学生借助数学绘本故事的阅读、操作、思考和交流,动态地学习适宜的数学知识。
(3)数学绘本寄寓人文精神发展小学生情感。吸引小学生、贴近小学生,容易引发小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共鸣。绘本教学既让课堂散发知识和智慧的味道,使得认知和情感有机融合,让严谨的数学课堂散发出浓浓的“爱”的温情与智慧思维的碰撞。
2.绘本数学推动教师转变观念,有力推动专业提升
(1)运用数学绘本使得教师教学从“照本宣科”走向“创造有为”
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数学绘本,使得师生摆脱了教材“文本”的束缚,获得更大的教学空间。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由过去的“依本而教”,变为“编本而教”。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题材、情节、数学知识点、图形投影等一系列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视野开阔了,用武之地大了许多,这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变得有所作为。
(2)运用数学绘本教学让师生关系从单向传递走向共同合作
数学绘本教学使得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小学生,从小学生出发,关注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故事的欣赏者。在绘本故事的课堂展开过程中,教师与小学生需要共同合作,展现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与命运,感受和提炼数学问题及其思考。师生在绘本的数学问题中会共同探寻,声息相通,休戚与共,同气相求。这就促使教师俯视小学生,蹲下身子,成为了小学生欣赏故事、学习数学的合作者和学习伙伴。面对数学绘本故事,师生在教学中共同演绎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合作进行点数推理、列式计算、画图操作等共同的活动,结成了课堂共同体,平等的师生关系得以确立。
二、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意义
1.在教学内容上,处理好故事形式与数学知识实质的关系,采取挑选、改编和结合创新的方法,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数学绘本教学趣味性强,但如果我们一味迁就小学生趣味,为绘本而绘本,就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和教学使用的价值。为了彰显数学绘本教学中数学内容本身的重要性,我们采取的做法是:一,实行挑选和提炼绘本故事,使之可以容纳和突出其中的核心数学知识,并合理穿插在教学进度中,能够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配合、有机衔接。其二,对于现有的低幼绘本故事,进行积极的改编,在故事和形象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增添或者删除有关枝节性的细小情节,镶嵌进合适的数学元素。其三,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进行积极的创编,甚至改变绘本故事原先的主题思想,使之契合相应的数学教学目标。
2.在教学方式上,处理好绘本感知与动手操作的关系,在故事讲述和插图观察中增加操作与扮演,强化活动经验积累和数学感知体验。教师充分运用绘本,以数学思想引领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课上引导小学生阅读、思考、操作和交流。让小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拼一拼、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运用绘本开拓数学视野,还尝试将绘本教学作为国家课程教学的课前课、课中课和课后课一一对接。同时,数学绘本教学中我们注意体现“做数学”的有关思想,根据具体故事情节,增设小学生操作和角色扮演环节,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绘本的切身体验,全身心沉浸在绘本数学学习之中,进一步理解数学内容,增强绘本所含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效果。
3.在教学结构上,处理好故事情节与数学问题解决的关系,满足小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数学绘本教学除了增加数学趣味和思维含金量,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和技能掌握实际外,还需要重视故事情节交代的完整,使得小学生在绘本故事领略中,不但能学到数学知识和本领,还能够在引入入胜的故事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发展。当然故事情节是外壳,而数学意义和问题才是数学绘本的实质。但在引导和营造数学的问题情境,进入解决数学问题过程后,课堂的教学活动不应丢开绘本故事,而让小学生感觉缺憾,似乎意犹未尽。这时交代故事情节的后续发展,是课堂自然流畅的教学需要,也是满足小学生自然情感的心理需要。
总之,绘本故事中蕴含着数学,蕴含着思想,蕴含着智慧。如果把数学教学看作一座美妙的花园,那么数学绘本无疑就是这花园里灿烂的一朵。数学绘本故事是数学教师奉献给漫步在数学花园里的小学生珍贵的礼物,它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开一扇窗,营造出一道美丽的数学学习风景!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黄显华,霍秉坤,徐慧璇著.现代学习与教学论:性质、关系和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高丛林.数学绘本: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J].江苏教育,2014(10).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意义
一、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重要性
1.绘本教学顺应了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深化了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1)数学绘本教学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小学生搭建了从感性走向理性的桥梁。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过于偏重数学知识的系统阐述,以成人的口吻把数学知识抽象、浓缩、呈现在小学生面前,忽视、淡化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给小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知识上带来困难。数学绘本教学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获得过程,巧妙地融入形象有趣的小故事讲述之中。立足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使得数学与小学生生活实际发生密切联系,帮助小学生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思考。
(2)绘本用童趣化的故事承载数学思想方法,积淀活动经验。数学绘本的表现形式是绘本,其本质仍然是数学。它是利用童趣化的故事,发展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情感。绘本故事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借助数学绘本,教师用数学思想引领知识教学,鼓励小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绘本教学,有利于引导小学生借助数学绘本故事的阅读、操作、思考和交流,动态地学习适宜的数学知识。
(3)数学绘本寄寓人文精神发展小学生情感。吸引小学生、贴近小学生,容易引发小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共鸣。绘本教学既让课堂散发知识和智慧的味道,使得认知和情感有机融合,让严谨的数学课堂散发出浓浓的“爱”的温情与智慧思维的碰撞。
2.绘本数学推动教师转变观念,有力推动专业提升
(1)运用数学绘本使得教师教学从“照本宣科”走向“创造有为”
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数学绘本,使得师生摆脱了教材“文本”的束缚,获得更大的教学空间。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由过去的“依本而教”,变为“编本而教”。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题材、情节、数学知识点、图形投影等一系列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视野开阔了,用武之地大了许多,这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变得有所作为。
(2)运用数学绘本教学让师生关系从单向传递走向共同合作
数学绘本教学使得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小学生,从小学生出发,关注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故事的欣赏者。在绘本故事的课堂展开过程中,教师与小学生需要共同合作,展现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与命运,感受和提炼数学问题及其思考。师生在绘本的数学问题中会共同探寻,声息相通,休戚与共,同气相求。这就促使教师俯视小学生,蹲下身子,成为了小学生欣赏故事、学习数学的合作者和学习伙伴。面对数学绘本故事,师生在教学中共同演绎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合作进行点数推理、列式计算、画图操作等共同的活动,结成了课堂共同体,平等的师生关系得以确立。
二、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意义
1.在教学内容上,处理好故事形式与数学知识实质的关系,采取挑选、改编和结合创新的方法,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数学绘本教学趣味性强,但如果我们一味迁就小学生趣味,为绘本而绘本,就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和教学使用的价值。为了彰显数学绘本教学中数学内容本身的重要性,我们采取的做法是:一,实行挑选和提炼绘本故事,使之可以容纳和突出其中的核心数学知识,并合理穿插在教学进度中,能够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配合、有机衔接。其二,对于现有的低幼绘本故事,进行积极的改编,在故事和形象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增添或者删除有关枝节性的细小情节,镶嵌进合适的数学元素。其三,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进行积极的创编,甚至改变绘本故事原先的主题思想,使之契合相应的数学教学目标。
2.在教学方式上,处理好绘本感知与动手操作的关系,在故事讲述和插图观察中增加操作与扮演,强化活动经验积累和数学感知体验。教师充分运用绘本,以数学思想引领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课上引导小学生阅读、思考、操作和交流。让小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拼一拼、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运用绘本开拓数学视野,还尝试将绘本教学作为国家课程教学的课前课、课中课和课后课一一对接。同时,数学绘本教学中我们注意体现“做数学”的有关思想,根据具体故事情节,增设小学生操作和角色扮演环节,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绘本的切身体验,全身心沉浸在绘本数学学习之中,进一步理解数学内容,增强绘本所含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效果。
3.在教学结构上,处理好故事情节与数学问题解决的关系,满足小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数学绘本教学除了增加数学趣味和思维含金量,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和技能掌握实际外,还需要重视故事情节交代的完整,使得小学生在绘本故事领略中,不但能学到数学知识和本领,还能够在引入入胜的故事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发展。当然故事情节是外壳,而数学意义和问题才是数学绘本的实质。但在引导和营造数学的问题情境,进入解决数学问题过程后,课堂的教学活动不应丢开绘本故事,而让小学生感觉缺憾,似乎意犹未尽。这时交代故事情节的后续发展,是课堂自然流畅的教学需要,也是满足小学生自然情感的心理需要。
总之,绘本故事中蕴含着数学,蕴含着思想,蕴含着智慧。如果把数学教学看作一座美妙的花园,那么数学绘本无疑就是这花园里灿烂的一朵。数学绘本故事是数学教师奉献给漫步在数学花园里的小学生珍贵的礼物,它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开一扇窗,营造出一道美丽的数学学习风景!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黄显华,霍秉坤,徐慧璇著.现代学习与教学论:性质、关系和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高丛林.数学绘本: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J].江苏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