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语文七色光六》教学案例
【作者】 胡 霞
【机构】 黑龙江省萝北县第一小学
【正文】 教科版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语文七色光六》的教学,主要是结合单元主题“持之以恒”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单元课文体会其精神实质,并且进行字词句的训练。
结合这一教学目标,我在导入阶段这样设计:
师: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的确,一个人在确定了奋斗目标以后,若能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的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目标就可以达到。在本单元中,挑山工做到了持之以恒,愚公移山做到了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小水滴也做到了持之以恒,而《白色金盏花》中的老奶奶用20年的时间培育出白色的金盏花更是做到了持之以恒。
(课件出示本单元主体课文图片,回顾单元主题)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语文七色光七,再次走进“持之以恒”这个主题。
(一)知识窗
师:我国著名教育家谢觉哉曾说:“万事从来贵有恒”,而这句名言在一只小小的鸟儿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13页。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只小鸟,她的名字叫精卫。
结合书中知识窗的内容,观看视频《精卫填海》。
(课件出示视频:精卫填海)
师:精卫鸟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让我们为之震撼,老师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引出第一句名言: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荀子》
师读,生齐读,介绍出处:《荀子 劝学》,解释句意。
同学们,通过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你能联想到哪些与精卫鸟这种锲而不舍精神相近的成语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够回顾单元主题,又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自然的过渡。)
(二)日积月累
1、读一读,写一写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成语)
(1)师:你能准确地读出来吗?生练读
(2)师: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跟大家交流一下。学生讨论,汇报成语意思。
(3)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个句子吗?生造句。
(4)指名用“滴水穿石”造句。师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不同的语句营造不同的效果,避免作文流水账的形成。
(5)你还知道那些勉励人的四字词语?拓展延伸。
(6)师:同学们,你们真爱学习,正因为你们持之以恒,在平时学习中用心积累,才能懂得这么多的知识。
引出第二句名言: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
——牛顿(英国)
师领读,生齐读
(通过引导学生练习成语,再交流探讨,使语文课堂向课外延伸。)
(三)练
师:同学们能通过搜集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这样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一定会走进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同学们,丰富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学习语文,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学好语文更加重要。
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些基础知识练习,看看谁的语文基础最扎实。
1、比一比,再组词
(课件出示形近字组词)
学生独立完成。
师:这些形近字你都能分清吗?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记住它们的?
生练读
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句子里,你能区分开来吗?我们试试吧!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填形近字)
2、师:同学们真会学习,这么难的字都能学会了。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反应最迅速。
(课件逐一出示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
认识修改符号,学生用修改符号来给句子改错。
师:同学们真棒!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也与平时的练习和积累是息息相关的。记住这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引出第三句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俗语
师领读,生齐读。
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任何知识,做任何事情时,除了要有一份专心,一份刻苦之外,更要有一份坚持,一颗恒心,这样你才会走向成功。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课件出示,再次引出名言俗语)
师:老师也搜集了两句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读一读吧。
你们也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搜集的名言俗语吧。
案例反思:《语文七色光》的教学看似容易,但其中包含的巨大语文学习信息却值得我们细细琢磨体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起来,以点带面,像本课的教学案例冲呈现的那样,既能够有效地实现课外拓展,又能够通过交流,使学生在团队学习中提升自己,把语文学习当做一种兴趣,一种积累运用,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这一教学目标,我在导入阶段这样设计:
师: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的确,一个人在确定了奋斗目标以后,若能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的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目标就可以达到。在本单元中,挑山工做到了持之以恒,愚公移山做到了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小水滴也做到了持之以恒,而《白色金盏花》中的老奶奶用20年的时间培育出白色的金盏花更是做到了持之以恒。
(课件出示本单元主体课文图片,回顾单元主题)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语文七色光七,再次走进“持之以恒”这个主题。
(一)知识窗
师:我国著名教育家谢觉哉曾说:“万事从来贵有恒”,而这句名言在一只小小的鸟儿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13页。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只小鸟,她的名字叫精卫。
结合书中知识窗的内容,观看视频《精卫填海》。
(课件出示视频:精卫填海)
师:精卫鸟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让我们为之震撼,老师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引出第一句名言: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荀子》
师读,生齐读,介绍出处:《荀子 劝学》,解释句意。
同学们,通过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你能联想到哪些与精卫鸟这种锲而不舍精神相近的成语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够回顾单元主题,又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自然的过渡。)
(二)日积月累
1、读一读,写一写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成语)
(1)师:你能准确地读出来吗?生练读
(2)师: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跟大家交流一下。学生讨论,汇报成语意思。
(3)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个句子吗?生造句。
(4)指名用“滴水穿石”造句。师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不同的语句营造不同的效果,避免作文流水账的形成。
(5)你还知道那些勉励人的四字词语?拓展延伸。
(6)师:同学们,你们真爱学习,正因为你们持之以恒,在平时学习中用心积累,才能懂得这么多的知识。
引出第二句名言: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
——牛顿(英国)
师领读,生齐读
(通过引导学生练习成语,再交流探讨,使语文课堂向课外延伸。)
(三)练
师:同学们能通过搜集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这样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一定会走进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同学们,丰富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学习语文,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学好语文更加重要。
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些基础知识练习,看看谁的语文基础最扎实。
1、比一比,再组词
(课件出示形近字组词)
学生独立完成。
师:这些形近字你都能分清吗?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记住它们的?
生练读
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句子里,你能区分开来吗?我们试试吧!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填形近字)
2、师:同学们真会学习,这么难的字都能学会了。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反应最迅速。
(课件逐一出示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
认识修改符号,学生用修改符号来给句子改错。
师:同学们真棒!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也与平时的练习和积累是息息相关的。记住这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引出第三句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俗语
师领读,生齐读。
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任何知识,做任何事情时,除了要有一份专心,一份刻苦之外,更要有一份坚持,一颗恒心,这样你才会走向成功。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课件出示,再次引出名言俗语)
师:老师也搜集了两句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读一读吧。
你们也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搜集的名言俗语吧。
案例反思:《语文七色光》的教学看似容易,但其中包含的巨大语文学习信息却值得我们细细琢磨体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起来,以点带面,像本课的教学案例冲呈现的那样,既能够有效地实现课外拓展,又能够通过交流,使学生在团队学习中提升自己,把语文学习当做一种兴趣,一种积累运用,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