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困惑及对策

【作者】 莫砚斌

【机构】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木山乡木山中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加强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对策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语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提高文学素养、提升个人的理解能力。语文的是各个科目学习的基础,因此从小学就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着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对策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语文的学习都伴随着整个的学习过程,对一个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的学习对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是分不开的。语文的学习集合了听、说、读、写能力,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单一,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教师的对课程的讲授,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自由发挥能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创新,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不能停留在让老师牵着鼻子走状态,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开过大典》这篇文章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常会对按照时间线索对文章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会先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一般教师会强调文章的顺序,采用固有模式,总是过度强调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写作顺序。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也是被动的接受,学生一直都是固化在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任何创新,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是高效的教学方式。
  1.2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偏差大
  小学生高年级的语文教材应该有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设计也更为合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内容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也可以发现,语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脱节。
  针对高年级课本中反社会现状的课文,以《穷人》这一课为例,文章通过桑娜与西蒙两家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反映了他们的贫穷,表现出了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的生活。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与渔夫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他们所做的举动令人难以置信。本文的为了表现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同时也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这种类型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显得过于沉重,与当前的社会生活极其不适应,由于没有实际的背景,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对于学生的成长起不到一定的作用,脱离了教学的实际,容易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1.3 作业安排不合理
  新课改旨在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当前高年级学生的语文作业任务繁重,主要强调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作业仅仅停留在生词的默写、文章的背诵、组词造句等层面上,缺少实际能力的培养。机械式的作业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对策
  2.1 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编写要更加贴近生活,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教学内容要更加贴近实际,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对内容要做到及时的更新。内容的设计要在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下,要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本内容应该少一些晦涩难懂的课文,多一些欢快的内容,让学生真正享受童年的乐趣。
  2.2 课堂教学要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多让学生发言,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尊重学生的意见,对学生要做到适当的表扬。语文教学服务于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社会相结合,真正做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3 作业要更加开放
  在作业的布置上,要更加联系实际,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一些自己的实践能力,多一些开放式的作业,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少一些机械式的作业。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对于学生的一生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素养,依据课改要求,真正做好教学工作的改革,因材施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启迪与智慧,2015,02(08):18-21
  [2]何占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6):52-54
  [3]方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1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