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石海骄 张晓伟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富路镇中心学校



【正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改的大潮之下提出的一个常见的名词,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不能单纯的把它理解成为:让几个学生集中到一块,让他们进行讨论就行了。那只能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误解,我们要切实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小组合作学习重视起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众多有差异的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它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就是我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建议:
  一、组织调控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当组织者和协调者。在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发言不够大胆,有的小组展示机会较少等等,这时教师应当加以调控,让发言机会多的同学让给发言机会少的同学,鼓励不敢发言的同学大胆发言,积极与别人沟通。对于发言机会不均等的小组,也要适时加以调控,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快乐
  二、学习表达与应答
  要使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的活动,教师要培养学生小组活动表达与回应的基本技能,如表达感谢、对别人感谢的回应、鼓励他人参与等。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还包括交流思想的技能,如提建议、对别人建议的应答、询问原因、说明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别人不赞同意见的应答、说服他人等。这些能力的获得与训练,是在指导学生小组学习中进行的。
  如:要求同桌互相检查读书背书,我启发学生:你的伙伴读书给你听,你就是一个“小老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的讨论中,孩子们渐渐明白,在检查的过程中,“小老师”要认真对照课文倾听,学生读错了,要诚恳地提醒学生,让学生重读或教学生读正确,不能嘲笑同学。优秀的“小老师”会鼓励学生认真读书、认真学习。在讨论与实践中学生初步学会了在小组学习中如何表达。同样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了回应。
  三、学习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要使他们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也就是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互相依赖、分工负责,共同实现小组目标。学生明确了小组合作的要求:听小组长的安排,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如果能及早地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帮助小组成员建立积极互赖的关系,对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论是在教师观念、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它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对于一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目的是通过简单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教学实效性,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如何和自己的小组成员相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将来更高要求的合作学习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小组合作学习定能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