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作者】 陶红军
【机构】 新疆石河子第十六中学
【正文】 【摘 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立德树人,所以在新课改之中也明确的要求历史教学要以此来作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的,本文也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效保障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本就是教育重要构成,其提倡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情绪等多方面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作为一门文化课程,其教材之中存在较多的情感教育点与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手段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身心愉悦感,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初中历史学习之中,同时还能形成正确的思想与素质。
1. 历史情感教育相关概述
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积极借助于各种情感因素来让枯燥且乏味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把握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最终真正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大众意义上的情感品质,让学生人格得到健全,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历史这一门课程本就是重要的人文学科,其强调的是学生精神世界以及内心情感的提升与培养,其中所存在的历史事件、历史规律与总结,都会促使学生在不同方面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进而真正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同时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提高自身使命感与责任感。由此可见,初中历史与情感教育渗透有着较为良好的环境,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表现。
2.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措施
2.1借助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记忆能力、想象思维等多方面都和学生情感受到的刺激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要想实现有效情感教育渗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进行人物传记、历史事件讲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教材挖掘其中的史料,同时积极借助于史料来提高历史教学感染力,这样学生学历史学习兴趣会有明显的提升,然后就会主动积极的的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真正在历史课堂上受到情感教育熏陶。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鸦片战争》这一课时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这一战争发生的相关史料,来帮助学生了解毒品对于群众与国家的危害,让学生从小树立起远离毒品、远离不健康生活的理念,这样就能真正实现有效情感教育渗透。
2.2善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情感教育渗透,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积极的情感来激发学生情绪,让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得到激发和提升,这样就能让学生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热情以及求知欲,从而让学生从之前的要我学及时的转变成为我要学。在历史教学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时不时借助于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与评价,通过这一方式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构思,并且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鼓励,从而主动参与到发言与讨论之中。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抗美援朝》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在当时中美实力对比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我国要出兵呢?假设是你的话你会主张出兵吗?”通过这一问题来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借助有效提问来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以此来实现有效情感教育渗透。
2.3应用多媒体进行情感教育
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有效渗透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及时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促进师生、生生之前的情感交流,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掌握新知,形成正确的认识与把握。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鸦片战争》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鸦片对于中国人身体以及心灵上造成伤害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鸦片对于我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而在对学生进行《抗美援朝》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这样就能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学生真正了解为什么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与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记忆与印象,还能在直观的多媒体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真正实现有效情感教育渗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课程与情感教育之间的关系本就十分的紧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也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一定要深入教材、基于情感教育这一目的来对学生进行渗透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爱国热情、良好品质,从而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敏. 让情感注入教学——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 教师, 2012(29):96-96.
[2] 竺晓莲. 交融、渗透、影响、促进——初中历史融入情感教育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J]. 科学技术创新, 2011(18):169-169.
[3] 韩英.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 新课程(中), 2016(1):26-26.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本就是教育重要构成,其提倡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情绪等多方面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作为一门文化课程,其教材之中存在较多的情感教育点与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手段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身心愉悦感,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初中历史学习之中,同时还能形成正确的思想与素质。
1. 历史情感教育相关概述
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积极借助于各种情感因素来让枯燥且乏味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把握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最终真正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大众意义上的情感品质,让学生人格得到健全,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历史这一门课程本就是重要的人文学科,其强调的是学生精神世界以及内心情感的提升与培养,其中所存在的历史事件、历史规律与总结,都会促使学生在不同方面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进而真正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同时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提高自身使命感与责任感。由此可见,初中历史与情感教育渗透有着较为良好的环境,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表现。
2.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措施
2.1借助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记忆能力、想象思维等多方面都和学生情感受到的刺激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要想实现有效情感教育渗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进行人物传记、历史事件讲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教材挖掘其中的史料,同时积极借助于史料来提高历史教学感染力,这样学生学历史学习兴趣会有明显的提升,然后就会主动积极的的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真正在历史课堂上受到情感教育熏陶。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鸦片战争》这一课时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这一战争发生的相关史料,来帮助学生了解毒品对于群众与国家的危害,让学生从小树立起远离毒品、远离不健康生活的理念,这样就能真正实现有效情感教育渗透。
2.2善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情感教育渗透,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积极的情感来激发学生情绪,让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得到激发和提升,这样就能让学生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热情以及求知欲,从而让学生从之前的要我学及时的转变成为我要学。在历史教学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时不时借助于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与评价,通过这一方式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构思,并且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鼓励,从而主动参与到发言与讨论之中。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抗美援朝》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在当时中美实力对比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我国要出兵呢?假设是你的话你会主张出兵吗?”通过这一问题来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借助有效提问来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以此来实现有效情感教育渗透。
2.3应用多媒体进行情感教育
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有效渗透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及时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促进师生、生生之前的情感交流,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掌握新知,形成正确的认识与把握。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鸦片战争》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鸦片对于中国人身体以及心灵上造成伤害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鸦片对于我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而在对学生进行《抗美援朝》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这样就能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学生真正了解为什么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与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记忆与印象,还能在直观的多媒体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真正实现有效情感教育渗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课程与情感教育之间的关系本就十分的紧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也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一定要深入教材、基于情感教育这一目的来对学生进行渗透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爱国热情、良好品质,从而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敏. 让情感注入教学——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 教师, 2012(29):96-96.
[2] 竺晓莲. 交融、渗透、影响、促进——初中历史融入情感教育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J]. 科学技术创新, 2011(18):169-169.
[3] 韩英.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 新课程(中), 2016(1):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