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园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李有斌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慧眼识奇花,辛勤裁绿树。”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中学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职业人。通过新课程理念教学的改革,既要让职业中学学生具有丰富的园艺技能,能够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又要促使职业中学学生掌握一定的园艺知识技能,不断提升职业综合素养,满足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职业高中;园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博学展花香,妆成新锦簇。”中职课程体系存在内容陈旧、理论过深、容量过大、技能训练薄弱的问题,不能适应由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职业流动和职业替换对创业型人才的要求。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切实优化园艺专业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一、与时俱进,展望未来
园艺,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所在,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园艺产业更成为推动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21世纪掀起了知识、技术的尖端发展大潮。职业技术教学也不例外,职业高中园艺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园艺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实验内容浅显、实践教学环节与生产实际脱节、投入低、教学环节各自独立、知识的持续性连贯性较差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教学改革必须注重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强化实践环节,优化实验项目,敢于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训练。
我们知道,园艺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的栽培与繁育技术。园艺作物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园艺学科属于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研究价值弥足珍贵。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园艺大国”、“园林之母”。20世纪初极负盛名的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E.H.Wilson),就曾经于1899-1918年五次来华,广为收集各种野生观赏植物一千多种,比如闻名全球的珙桐和王百合等就是他由中国引到国外的;他在1929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园林之母》(China , Mother of Gardens)中写到:“中国的确是园林的母亲,因为所有其他国家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她。从早春开花的连翘和玉兰,到夏季的牡丹、芍药、蔷薇与月季,直到秋季的菊花,都是中国贡献给这些花园的花卉珍宝,假若中国原产的花卉全都撤离而去的话,我们的花园必将为之黯然失色。”一切的一切都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国园林植物对世界的贡献。我国原产的果树、蔬菜、花卉和观赏树木,早已引向世界各地,在各国的园艺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有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现有中国园林植物达1527种及变种,该园以拥有这么多丰富的中国园林植物而骄傲。中国是世界植物起源的几个中心之一,资源之多永远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巨大财富。
传承中国园艺文明,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明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园艺学的研究内容与分工也更加具体。园艺学的范畴一般分为果树园艺学、蔬菜园艺学、观赏园艺学和造园学四大类,也有的学者将园艺学分为五大类,即将苗圃学单列一类。
果树园艺学是研究果树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及产品处理的科学;蔬菜园艺学是研究蔬菜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及产品处理的科学;观赏园艺学是研究花卉和观赏树木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及应用的科学;造园学又叫园林规划设计学,是研究园林绿地的设计、规划、施工和养护管理的科学。
园艺学越分越细,国家对“三农”的政策越来越好,园艺专业越来越受到青睐。特别是花卉业已成为“三高”农业的重要项目,成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使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园艺绿化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视美化绿化环境,已形成共识、众望,表现在:
1、环境恶化使人们对改善环境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使改善环境成为现实可能,绿化美化受到高度重视,发展迅速;
2、城市园艺绿化在功能上从单纯游乐型向生态型发展,在城市改善生态环境中起主导作用;
3、花卉应用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追求,花卉业成为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4、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园艺绿化事业的迅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繁殖、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园艺绿化的基本原则,现代园艺已不单纯是为解决绿化、美化的问题,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改善和美化人民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目的。
因此,园艺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前瞻未来园艺发展的趋势,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
二、立足实践,增强技能
“园艺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来源于实践。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
对于园艺教育来说,实践非常重要。园艺学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第二、第三课堂活动,通过SRTP、挑战杯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实验有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之分。除了少部分实验是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去验证已知的内容,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要把实验作为一种手段去探究、去分析,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去验证假设。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学做结合、学练结合;倡导自主化、问题化、创新型等有效形式,把效率放在第一位。
注重结合实际的实践探究,让园艺专业的学生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力求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园艺理论的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园艺实践在课内学习理论,在课外学习技能。只有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园艺技能。
教学实践是为了配合主要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进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进行园艺作物的生育性状、农艺性状考察、田间测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等,从事园艺作物栽培、育种及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能及管理技术训练;参观农业生产基点单位、高新园区、公园、植物园等,了解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现状等;根据不同园艺作物的生长特点及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制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规程。
实践出真知,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园艺理论技能,本人特别组织园艺专业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了解西畴县猕猴桃基地——三光片区,从猕猴桃的栽培区域、品种结构及发展方式出发,分析西畴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从栽培品种、气候条件、地块选择、建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对猕猴桃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既为推动西畴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又有利于园艺专业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振兴园艺专业,发展西畴经济,没有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实践,哪里来的干一行,爱一行!
三、优化教学,讲究效率
“学贵有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记》中有:“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什么都重要。要学生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技巧,成为园艺学习的主人。
职业高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得:“巧妙一点”,“有效一点”,“美一点”,“独特一点”。“巧妙一点”要求教学要有趣味性。职高学生的园艺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多搭建实际操作的契机。
“有效一点”强调教学要学有所获。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切实体现因材施教。注重顾全大局,加强传帮带的引领作用。
“美一点”说明教学要注重享受。职业高中园艺的美无处不在,只有引领学生感受园艺的真正价值,学生才会乐在其中。
“独特一点”揭示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跟。“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去思考、去理解、去掌握。
教要最优化,学要最大化。只有教得轻松,才能学得愉快;只有灵活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技能。为了有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图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开展现场教学,以求教学效率的事半功倍;灵活运用案例法、讨论法、演示法、情境教学等授课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巧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园艺知识内涵;善于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等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园艺教学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既要有勇于改革的勇气,又要有敢于下马看花的精神。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园艺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上下求索,积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造就“就业可上岗,升学有基础,转岗能适应,创业有门路”的复合型人才。优化园艺教学需要我们立足实践,放眼未来,切实结合职业高中的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开拓创新,才能成就园艺专业的光明前途。
参考文献:
[1]李晨光,范双喜,主编.园艺植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魏旭英.谈园艺专业课教学方法.神州旬刊,2017(7X );
[3]尚婧.浅谈园艺专业教学改革.华人时刊,2016(11);
[4]王明月,林果专业课实践性教学初探.2017(24)。
【关键词】 职业高中;园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博学展花香,妆成新锦簇。”中职课程体系存在内容陈旧、理论过深、容量过大、技能训练薄弱的问题,不能适应由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职业流动和职业替换对创业型人才的要求。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切实优化园艺专业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一、与时俱进,展望未来
园艺,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所在,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园艺产业更成为推动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21世纪掀起了知识、技术的尖端发展大潮。职业技术教学也不例外,职业高中园艺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园艺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实验内容浅显、实践教学环节与生产实际脱节、投入低、教学环节各自独立、知识的持续性连贯性较差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教学改革必须注重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强化实践环节,优化实验项目,敢于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训练。
我们知道,园艺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的栽培与繁育技术。园艺作物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园艺学科属于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是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园艺作物起源与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等应用技术与原理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研究价值弥足珍贵。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园艺大国”、“园林之母”。20世纪初极负盛名的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E.H.Wilson),就曾经于1899-1918年五次来华,广为收集各种野生观赏植物一千多种,比如闻名全球的珙桐和王百合等就是他由中国引到国外的;他在1929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园林之母》(China , Mother of Gardens)中写到:“中国的确是园林的母亲,因为所有其他国家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她。从早春开花的连翘和玉兰,到夏季的牡丹、芍药、蔷薇与月季,直到秋季的菊花,都是中国贡献给这些花园的花卉珍宝,假若中国原产的花卉全都撤离而去的话,我们的花园必将为之黯然失色。”一切的一切都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国园林植物对世界的贡献。我国原产的果树、蔬菜、花卉和观赏树木,早已引向世界各地,在各国的园艺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有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现有中国园林植物达1527种及变种,该园以拥有这么多丰富的中国园林植物而骄傲。中国是世界植物起源的几个中心之一,资源之多永远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巨大财富。
传承中国园艺文明,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明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园艺学的研究内容与分工也更加具体。园艺学的范畴一般分为果树园艺学、蔬菜园艺学、观赏园艺学和造园学四大类,也有的学者将园艺学分为五大类,即将苗圃学单列一类。
果树园艺学是研究果树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及产品处理的科学;蔬菜园艺学是研究蔬菜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及产品处理的科学;观赏园艺学是研究花卉和观赏树木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及应用的科学;造园学又叫园林规划设计学,是研究园林绿地的设计、规划、施工和养护管理的科学。
园艺学越分越细,国家对“三农”的政策越来越好,园艺专业越来越受到青睐。特别是花卉业已成为“三高”农业的重要项目,成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使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园艺绿化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视美化绿化环境,已形成共识、众望,表现在:
1、环境恶化使人们对改善环境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使改善环境成为现实可能,绿化美化受到高度重视,发展迅速;
2、城市园艺绿化在功能上从单纯游乐型向生态型发展,在城市改善生态环境中起主导作用;
3、花卉应用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追求,花卉业成为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4、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园艺绿化事业的迅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繁殖、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园艺绿化的基本原则,现代园艺已不单纯是为解决绿化、美化的问题,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改善和美化人民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目的。
因此,园艺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前瞻未来园艺发展的趋势,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
二、立足实践,增强技能
“园艺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来源于实践。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
对于园艺教育来说,实践非常重要。园艺学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第二、第三课堂活动,通过SRTP、挑战杯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实验有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之分。除了少部分实验是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去验证已知的内容,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要把实验作为一种手段去探究、去分析,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去验证假设。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学做结合、学练结合;倡导自主化、问题化、创新型等有效形式,把效率放在第一位。
注重结合实际的实践探究,让园艺专业的学生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力求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园艺理论的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园艺实践在课内学习理论,在课外学习技能。只有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园艺技能。
教学实践是为了配合主要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进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进行园艺作物的生育性状、农艺性状考察、田间测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等,从事园艺作物栽培、育种及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能及管理技术训练;参观农业生产基点单位、高新园区、公园、植物园等,了解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现状等;根据不同园艺作物的生长特点及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制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规程。
实践出真知,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园艺理论技能,本人特别组织园艺专业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了解西畴县猕猴桃基地——三光片区,从猕猴桃的栽培区域、品种结构及发展方式出发,分析西畴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从栽培品种、气候条件、地块选择、建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对猕猴桃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既为推动西畴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又有利于园艺专业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振兴园艺专业,发展西畴经济,没有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实践,哪里来的干一行,爱一行!
三、优化教学,讲究效率
“学贵有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记》中有:“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什么都重要。要学生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技巧,成为园艺学习的主人。
职业高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得:“巧妙一点”,“有效一点”,“美一点”,“独特一点”。“巧妙一点”要求教学要有趣味性。职高学生的园艺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多搭建实际操作的契机。
“有效一点”强调教学要学有所获。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切实体现因材施教。注重顾全大局,加强传帮带的引领作用。
“美一点”说明教学要注重享受。职业高中园艺的美无处不在,只有引领学生感受园艺的真正价值,学生才会乐在其中。
“独特一点”揭示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跟。“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去思考、去理解、去掌握。
教要最优化,学要最大化。只有教得轻松,才能学得愉快;只有灵活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技能。为了有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图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开展现场教学,以求教学效率的事半功倍;灵活运用案例法、讨论法、演示法、情境教学等授课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巧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园艺知识内涵;善于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等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园艺教学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既要有勇于改革的勇气,又要有敢于下马看花的精神。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园艺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上下求索,积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造就“就业可上岗,升学有基础,转岗能适应,创业有门路”的复合型人才。优化园艺教学需要我们立足实践,放眼未来,切实结合职业高中的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开拓创新,才能成就园艺专业的光明前途。
参考文献:
[1]李晨光,范双喜,主编.园艺植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魏旭英.谈园艺专业课教学方法.神州旬刊,2017(7X );
[3]尚婧.浅谈园艺专业教学改革.华人时刊,2016(11);
[4]王明月,林果专业课实践性教学初探.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