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 段中海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中学
【正文】 【摘 要】 新时期,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教师要积极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分析,为了确保初中学生提高体育学习认识,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进一步实践分析,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教学参考。
【关键词】 初中体育;有效性;教育方式
初中体育是中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并影响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热爱运动。只有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1、设置小组兴趣活动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适当的设置小组兴趣活动,而且尽可能的设置一些中学适于参加的活动,特别是应该考虑到女生的需求,一般来说女生更加缺乏体育锻炼。因此,在兴趣活动中,教师可以多加关注女生,设置符合他们的体育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加全面的让学生得到锻炼,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活动,而且又可以通过活动中团结互助而增加与同学间的友谊,促进男女同学的交流,这样,中学生就会逐渐喜欢上体育课堂,逐渐提升对体育的兴趣。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体育竞赛,例如,接力赛或者跳绳等小组性的体育活动等,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养将他们进行分组,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进行分组,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按照竞赛标准进行评判,然后,在比赛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小组的竞赛结果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奖励,例如,可以适当的增加他们的体育学分等。
2、重视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重视和参与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运动主动性。教师应积极理解素质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事物接触,巧妙地将其添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更加有趣和实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课程有兴趣时,就方便了教师灌输体育精神和思想,让学生真正进行身心发展和锻炼,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些学校很少关注体育课,或者过分重视文化教学,这可能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认识到青少年时期,学生价值观不是稳定的,从长期发展考虑,必须巧妙地传授学生“运动生活”的运动理念,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身体是资本,每个学生都应该懂得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让家长注意运动,并在课堂外敦促学生锻炼身体。只有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最大程度的提升课堂有效性,就一定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主动了解学生的自身需求,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大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积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学课堂方面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学生,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比如: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整体的基础训练,诸如长跑、短跑以及立定跳等。通过这些初中体育基础训练,教师可以发现以及了解学生的水平以及潜能,然后对于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保证学生能够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此外,在体育教学自由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项目,包括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示范,让学生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水平,进而提升体育课堂有效性。
4、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是否公平、合理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教学评价多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1分层评价。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分层评价内容包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下学生的自主锻炼情况,注重学生平时的评价,也即是综合评价。分层评价使学生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勇气。
4.2评价方式。传统教学评价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体育教学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途径。同时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课堂学生行为记录卡、学生体育成长记录袋等,保障了评价的公平、公正。这样能改正学生的课堂行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从根源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初中生体育课堂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课堂教育理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寻找一条适合初中教育的发展之路,发挥体育课堂教育的最大作用,实现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鹏.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71-172.
[2]洪或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0):85-86.
[3]敖定平.探析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4):123.
[4]高鹏.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12):160-161.
【关键词】 初中体育;有效性;教育方式
初中体育是中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并影响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热爱运动。只有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1、设置小组兴趣活动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适当的设置小组兴趣活动,而且尽可能的设置一些中学适于参加的活动,特别是应该考虑到女生的需求,一般来说女生更加缺乏体育锻炼。因此,在兴趣活动中,教师可以多加关注女生,设置符合他们的体育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加全面的让学生得到锻炼,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活动,而且又可以通过活动中团结互助而增加与同学间的友谊,促进男女同学的交流,这样,中学生就会逐渐喜欢上体育课堂,逐渐提升对体育的兴趣。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体育竞赛,例如,接力赛或者跳绳等小组性的体育活动等,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养将他们进行分组,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进行分组,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按照竞赛标准进行评判,然后,在比赛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小组的竞赛结果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奖励,例如,可以适当的增加他们的体育学分等。
2、重视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重视和参与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运动主动性。教师应积极理解素质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事物接触,巧妙地将其添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更加有趣和实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课程有兴趣时,就方便了教师灌输体育精神和思想,让学生真正进行身心发展和锻炼,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些学校很少关注体育课,或者过分重视文化教学,这可能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认识到青少年时期,学生价值观不是稳定的,从长期发展考虑,必须巧妙地传授学生“运动生活”的运动理念,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身体是资本,每个学生都应该懂得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让家长注意运动,并在课堂外敦促学生锻炼身体。只有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最大程度的提升课堂有效性,就一定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主动了解学生的自身需求,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大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积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学课堂方面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学生,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比如: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整体的基础训练,诸如长跑、短跑以及立定跳等。通过这些初中体育基础训练,教师可以发现以及了解学生的水平以及潜能,然后对于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保证学生能够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此外,在体育教学自由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项目,包括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示范,让学生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水平,进而提升体育课堂有效性。
4、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是否公平、合理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教学评价多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1分层评价。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分层评价内容包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下学生的自主锻炼情况,注重学生平时的评价,也即是综合评价。分层评价使学生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勇气。
4.2评价方式。传统教学评价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体育教学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途径。同时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课堂学生行为记录卡、学生体育成长记录袋等,保障了评价的公平、公正。这样能改正学生的课堂行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从根源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初中生体育课堂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课堂教育理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寻找一条适合初中教育的发展之路,发挥体育课堂教育的最大作用,实现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鹏.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71-172.
[2]洪或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0):85-86.
[3]敖定平.探析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4):123.
[4]高鹏.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1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