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 纪伟娜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前桃林社区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音乐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快乐的心情,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更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幼儿来展现自己的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的个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了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幼儿能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和展示自己。
【关键词】 幼儿教育;音乐教学;有效方法
音乐作为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塑造幼儿个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是不可忽视的。幼儿教师要利用音乐方式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以,幼儿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法,找到适合幼儿学习和掌握的学习方法,促进幼儿全面提高。
一、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敏感度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他们活泼好动,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再合适不过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的魅力来吸引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被游戏所吸引,从而乐于接受游戏中所包含的一些。教师教授音乐也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来感染和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快乐地体会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扮成“小兔子”,教师弹奏音乐,音乐节奏快,孩子们就像小兔子一样快快地蹦;如果音乐节奏慢,孩子们就慢一点蹦;听到高音就让小朋友拍拍手,如果听到低音就让小朋友跺跺脚。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二、发挥幼儿想象力
音乐看上去好像只是需要幼儿认真听的一种艺术,但是实际上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调动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和感官,让幼儿去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音乐转化为其他方式,例如写的方式、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可以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能。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数鸭子》这首儿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去学习儿歌中展现的画面: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唱呀唱着家乡戏,还会说笑话……孩子们完全可以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换一种方式来表达,用绘画的方式去展示歌曲中的画面。孩子们就会成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小河、画出大桥、画出鸭子、老爷爷…….孩子们绘画的能力不一定很高,但是他们却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促进了幼儿对于音乐的欣赏。当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上升了一个层次,促进了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和陶醉在音乐之中。
三、促进幼儿主动探究音乐情感
教育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从幼儿的发展出发。教师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和启发孩子,让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地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先范唱的形式,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让幼儿可以沉醉在教师的演唱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如学习《健康歌》时,教师给孩子进行范唱并且教师可以加上一些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音乐欢快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会吸引孩子,教师在第二次范唱的时候,还可以让幼儿根据教师唱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幼儿去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透过歌曲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在观看和倾听中,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了,他们非常渴望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来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什么魔力。这样幼儿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动力十足,信心百倍。
为了让幼儿更全面认识和欣赏音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引导他们。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小小鸟》、《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会感到新奇和好奇,他们有时对于音乐的认识可能并不是十分理解,但是他们幼儿一个基本的认识,可以说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可以更快地感悟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增加了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自己给幼儿展现音乐外,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自去动手创造音乐,进行音乐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们自己去动手进行打击和体会,孩子们感觉就像是在玩一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它他们会听出什么是清脆、是浑厚、是长音、是短音…...这种做法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的提高。
四、激发幼儿积极思考音乐节奏
教师是引导幼儿进行音乐学习的领路人和指导者。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来激发和引导幼儿。“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思考起来了就会促进幼儿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给幼儿创设问题情境就会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思考和体会,从而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我是粉刷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去思考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从歌曲中你学习到了什么?幼儿在思考中会感受到歌曲曲子风趣、活泼,通过简单的旋律刻生动的刻画出小小“粉刷匠”的性格特征。小粉刷匠在粉刷房子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快乐和喜悦,表达了他热爱劳动的一种精神。同时他也非常认真,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了白灰的顽皮神态。这是歌曲中的形象展示,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让幼儿对于歌曲的思考让幼儿了解到要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总之,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采用适合幼儿发展和学习的方式去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当幼儿有了学习音乐的欲望后,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就会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所进步,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华 幼儿教育的科学探究和实践[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10.09
[2]王丽华 浅谈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关键词】 幼儿教育;音乐教学;有效方法
音乐作为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塑造幼儿个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是不可忽视的。幼儿教师要利用音乐方式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以,幼儿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法,找到适合幼儿学习和掌握的学习方法,促进幼儿全面提高。
一、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敏感度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他们活泼好动,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再合适不过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的魅力来吸引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被游戏所吸引,从而乐于接受游戏中所包含的一些。教师教授音乐也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来感染和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快乐地体会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扮成“小兔子”,教师弹奏音乐,音乐节奏快,孩子们就像小兔子一样快快地蹦;如果音乐节奏慢,孩子们就慢一点蹦;听到高音就让小朋友拍拍手,如果听到低音就让小朋友跺跺脚。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二、发挥幼儿想象力
音乐看上去好像只是需要幼儿认真听的一种艺术,但是实际上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调动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和感官,让幼儿去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音乐转化为其他方式,例如写的方式、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可以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能。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数鸭子》这首儿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去学习儿歌中展现的画面: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唱呀唱着家乡戏,还会说笑话……孩子们完全可以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换一种方式来表达,用绘画的方式去展示歌曲中的画面。孩子们就会成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小河、画出大桥、画出鸭子、老爷爷…….孩子们绘画的能力不一定很高,但是他们却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促进了幼儿对于音乐的欣赏。当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上升了一个层次,促进了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和陶醉在音乐之中。
三、促进幼儿主动探究音乐情感
教育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从幼儿的发展出发。教师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和启发孩子,让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地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先范唱的形式,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让幼儿可以沉醉在教师的演唱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如学习《健康歌》时,教师给孩子进行范唱并且教师可以加上一些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音乐欢快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会吸引孩子,教师在第二次范唱的时候,还可以让幼儿根据教师唱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幼儿去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透过歌曲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在观看和倾听中,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了,他们非常渴望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来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什么魔力。这样幼儿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动力十足,信心百倍。
为了让幼儿更全面认识和欣赏音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引导他们。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小小鸟》、《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会感到新奇和好奇,他们有时对于音乐的认识可能并不是十分理解,但是他们幼儿一个基本的认识,可以说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可以更快地感悟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增加了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自己给幼儿展现音乐外,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自去动手创造音乐,进行音乐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们自己去动手进行打击和体会,孩子们感觉就像是在玩一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它他们会听出什么是清脆、是浑厚、是长音、是短音…...这种做法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的提高。
四、激发幼儿积极思考音乐节奏
教师是引导幼儿进行音乐学习的领路人和指导者。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来激发和引导幼儿。“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思考起来了就会促进幼儿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给幼儿创设问题情境就会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思考和体会,从而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我是粉刷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去思考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从歌曲中你学习到了什么?幼儿在思考中会感受到歌曲曲子风趣、活泼,通过简单的旋律刻生动的刻画出小小“粉刷匠”的性格特征。小粉刷匠在粉刷房子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快乐和喜悦,表达了他热爱劳动的一种精神。同时他也非常认真,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了白灰的顽皮神态。这是歌曲中的形象展示,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让幼儿对于歌曲的思考让幼儿了解到要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总之,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采用适合幼儿发展和学习的方式去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当幼儿有了学习音乐的欲望后,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就会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所进步,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华 幼儿教育的科学探究和实践[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10.09
[2]王丽华 浅谈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