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作者】 汪传友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垂岗乡四十铺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重心正由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理所当然,课堂教学中也要求教师一改过去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对课堂氛围的营造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保障,但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则是众多教师教研的课题。本文就针对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氛围;教学气氛;营造;方法;策略
在小学阶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创新设计教学过程,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才能让教学工作在愉快中进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兴趣、提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一、课堂教学伊始营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新课导入设计上,要多花心思,多下功夫,让开场曲不同凡响,才能一下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常通过猜谜语、读儿歌、讲故事等学生喜欢的艺术形式,去吸引学生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去。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数学教学中,以讲故事为开端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形式。如讲解“比较分数的大小”前,我在备课时准备的就是童话故事:小猪笨笨过生日,猪妈妈给它买来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妈妈切成八份,让小猪吃四分之一,小猪笨笨说我过生日,我得多吃点,我要吃八分之一,让弟弟少吃点,让他吃四分之一,猪妈妈笑了:你算错了……听着童话故事,学生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内容上,我适时拿出大蛋糕模型给大家演示,学生们饱含兴趣地参与到教学内容中来。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一上课就给大家猜谜语:“‘没嘴会说,没脚能走,发出指令,人人遵守’,(打一日常用品)并请猜中者把它在黑板上画出来。”学生们马上进入到猜谜中去,猜中者兴奋地跑上讲台,把我要讲的内容画了出来。一节数学课如此快乐的开端,使学生对数学课兴趣大增,让数学学习很快地进入到欢乐的气氛中。为讲新课做好了情境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二、利用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当学生初步领悟了所学知识后,对知识的运用与巩固是一个强化阶段,这个阶段,想要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精力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巩固性练习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活跃的气氛保持下去。如在教学数学方位的相关内容时,我设立了小小侦察员活动,让有的学生扮成侦察员,有的同学扮成战土,有的扮成敌人。简单的道具一下子就营造出真实快乐的氛围,侦察员看着老师事先画好的地图,指挥自己的战友通过方向的变化找到隐藏的敌人。寓教于乐,同时巧妙地把新学的知识做了巩固性的练习,从而在欢乐中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确立“活动教学”的新理念,为避免课堂死气沉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创设活动化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眼、耳、口、手、脑的多感官接受、全方位渗透。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适当地操作,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学中创”,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来理解数学概念和建构数学模型,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激发智慧的火花,进行再发现与再创造。
三、注重语言表达营造良好的氛围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枯燥的课程,针对一些底子薄的后进生来说,更犹如听天书一般。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作为课堂气氛的点缀,枯燥的数学课也会让学生们乐在其中。作为教师,除了研究教学方法以外,还要认真研究教学中的语言表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同时,有的小学生不只是底子薄,还有自我约束力差、学习像散、上课爱搞小动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师生感情的同时,更要对学生在纪律和学习上严格要求。不要一味地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致容他们的错误,该严肃时一定要绝不姑息,要成为学习上的好老师,生活上的好朋友。
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精确、清晰的语言,老师讲课要使学生:愿意听,用心听,听进去;这绝不仅仅是你备课备的有多精彩,设计的环节有多合理,就能达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种知识的准确性传达给学生,语言是人格与魅力的展现。所以这就更需要教师语言的精确性,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适当运用曲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就很精彩,而我们的课却很平淡?原因就在于特级教师的语言有魅力。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上数学课很好玩,从而达到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
四、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教学中,我力求从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入手去布置作业,使学生的数学作业变得富有生活情趣,如,学了“比例应用题”知识后我布置作业:谁能用最科学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我们教学楼的高度?这样,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就为整个数学学习过程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在我国现阶段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经常会出现“考试的天才,生活的蠢材”,这是由于我国应试强烈,使教育内容与生活严重脱轨。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考试数学成绩接近满分,到了菜市场却连应该付多少钱都不知道,这何尝不是我们教育者的悲哀?在悲哀过后,我们也应该反思,最主要的原因无非就是学生在学校缺少与生活相关联的情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多结合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总之,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与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登平.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J]新课程:教研版,2013(4):56
[2]江仁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J].祖国,2012(22):153
[3]周红梅.营造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围之浅见[J].考试周刊,2014(31):79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氛围;教学气氛;营造;方法;策略
在小学阶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创新设计教学过程,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才能让教学工作在愉快中进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兴趣、提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一、课堂教学伊始营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新课导入设计上,要多花心思,多下功夫,让开场曲不同凡响,才能一下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常通过猜谜语、读儿歌、讲故事等学生喜欢的艺术形式,去吸引学生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去。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数学教学中,以讲故事为开端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形式。如讲解“比较分数的大小”前,我在备课时准备的就是童话故事:小猪笨笨过生日,猪妈妈给它买来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妈妈切成八份,让小猪吃四分之一,小猪笨笨说我过生日,我得多吃点,我要吃八分之一,让弟弟少吃点,让他吃四分之一,猪妈妈笑了:你算错了……听着童话故事,学生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内容上,我适时拿出大蛋糕模型给大家演示,学生们饱含兴趣地参与到教学内容中来。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一上课就给大家猜谜语:“‘没嘴会说,没脚能走,发出指令,人人遵守’,(打一日常用品)并请猜中者把它在黑板上画出来。”学生们马上进入到猜谜中去,猜中者兴奋地跑上讲台,把我要讲的内容画了出来。一节数学课如此快乐的开端,使学生对数学课兴趣大增,让数学学习很快地进入到欢乐的气氛中。为讲新课做好了情境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二、利用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当学生初步领悟了所学知识后,对知识的运用与巩固是一个强化阶段,这个阶段,想要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精力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巩固性练习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活跃的气氛保持下去。如在教学数学方位的相关内容时,我设立了小小侦察员活动,让有的学生扮成侦察员,有的同学扮成战土,有的扮成敌人。简单的道具一下子就营造出真实快乐的氛围,侦察员看着老师事先画好的地图,指挥自己的战友通过方向的变化找到隐藏的敌人。寓教于乐,同时巧妙地把新学的知识做了巩固性的练习,从而在欢乐中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确立“活动教学”的新理念,为避免课堂死气沉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创设活动化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眼、耳、口、手、脑的多感官接受、全方位渗透。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适当地操作,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学中创”,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来理解数学概念和建构数学模型,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激发智慧的火花,进行再发现与再创造。
三、注重语言表达营造良好的氛围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枯燥的课程,针对一些底子薄的后进生来说,更犹如听天书一般。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作为课堂气氛的点缀,枯燥的数学课也会让学生们乐在其中。作为教师,除了研究教学方法以外,还要认真研究教学中的语言表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同时,有的小学生不只是底子薄,还有自我约束力差、学习像散、上课爱搞小动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师生感情的同时,更要对学生在纪律和学习上严格要求。不要一味地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致容他们的错误,该严肃时一定要绝不姑息,要成为学习上的好老师,生活上的好朋友。
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精确、清晰的语言,老师讲课要使学生:愿意听,用心听,听进去;这绝不仅仅是你备课备的有多精彩,设计的环节有多合理,就能达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种知识的准确性传达给学生,语言是人格与魅力的展现。所以这就更需要教师语言的精确性,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适当运用曲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就很精彩,而我们的课却很平淡?原因就在于特级教师的语言有魅力。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上数学课很好玩,从而达到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
四、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教学中,我力求从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入手去布置作业,使学生的数学作业变得富有生活情趣,如,学了“比例应用题”知识后我布置作业:谁能用最科学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我们教学楼的高度?这样,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就为整个数学学习过程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在我国现阶段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经常会出现“考试的天才,生活的蠢材”,这是由于我国应试强烈,使教育内容与生活严重脱轨。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考试数学成绩接近满分,到了菜市场却连应该付多少钱都不知道,这何尝不是我们教育者的悲哀?在悲哀过后,我们也应该反思,最主要的原因无非就是学生在学校缺少与生活相关联的情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多结合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总之,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与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登平.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J]新课程:教研版,2013(4):56
[2]江仁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J].祖国,2012(22):153
[3]周红梅.营造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围之浅见[J].考试周刊,2014(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