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生习作教学中观察能力培养的研究

【作者】 黄继伟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丰乐社区丰乐小学



【正文】  【摘 要】 学生观察能力养成,是能够运用一定的观察方法的结果。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小学生的观察对象以及培养小学生的观察方法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提出了培养小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策略,以期指导实践教学。
  【关键词】 作文训练;观察能力;兴趣;方法

  小学生在习作中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从着眼”。魏民泰的《试述学生作文观察力的培养》主要观点是学生要想取得写作上的成功,就必须拥有丰富的材料,而材料的获得就从观察中得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比如说写一篇《美丽的校园》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观察体会校园中的美丽,并且自认为最喜欢的地方一定要展开来写,如果孩子不会观察,那么他笔下的美丽也只是“美丽”“好看”这些词,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根本不会有出彩的文章。所以教会孩子学会观察对于帮助孩子习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那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并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小学生虽未具备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可他们往往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紧紧抓住这种欲望,引导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1、从身边熟知的事物观察入手。
  孩子们喜欢户外运动,那么不妨试试带领学生走进熟知的环境中去观察事物的万千气象,发现季节的不同变化,景物的变化。在写《美丽的秋天》这一篇作文时,我特意带孩子去参观了学校的植物园,让他们仔细观察秋天植物园的特色,然后写下来。
  2、从自己亲手养护的事物观察入手。
  孩子们家里养的小乌龟,小白兔,小金鱼,蚕宝宝、小绿豆都是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
  A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的绿豆比第一天胖,颜色比第一天浅。B学生发现第三天“绿豆种子变大了,外皮撑破了,露出了白肚皮,在那嘻嘻哈哈地笑着。”C学生发现小乌龟吃食时会借助爪子的力量将食物切碎。
  二、指导方法,授之于渔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有兴趣观察,同时也明确了观察目的,但因缺少相应观察知识经验,观察往往不可能得到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所以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1、观察要目标明确
  如观察动物,就要明确观察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观察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各方面特点;观察活动,就要观察整个活动的过程,开头、经过、结果;观察景物,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总之,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提出不同的观察目标。
  2、观察要方法多样
  (1)顺序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里到外等。
  (2)分类法。根据不同类型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如对于植物,主要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实;对于动物,主要观察它的外形、生活习性;对于人则主要观察外貌、神态、行动、语言等。
  (3)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时,绿豆种子,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形状,颜色的变化。
  (4)积累法。有的事物的观察不是一时间就可以得出什么结果的,需要一天天的积累,每天记录,然后得出结论。如观察蚕宝宝的成长。
  三、利用教材,领会思路
  课文《我的“长生果”》中有一句话“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而我们的课文范文则是借鉴与模仿的最佳选择。没有今日的模仿就没有明天的创新。选入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许多课文是通过作者对事物的仔细观察写成的,是学生很好的范文。如叶圣陶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叶老先生用细致简洁的文笔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我们在教学时注意点拨,学生就能打开思路,真切地领会到作者观察的思路,为今后自己观察事物打下基础。
  四、学会积累,勤于笔耕
  鲁迅先生说得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蜜,才能酿出蜜来。”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同时一定也要让学生学会记录,每个孩子都会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观察记录本,用于积累。另外还要勤于动笔,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有一次观察作文,虽然不限字数,也不限格式,但是孩子们却从刚开始的一百字,写到两百字,久而久之,孩子们又从两百字写到了三百、四百……而且越来越精彩,经常出现在教室的展览区,也有多篇发表。
  张改艳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中指出,我们要通过老师的具体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而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确如此!经过数年的努力,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并教给方法,让孩子领会思路,不断积累,勤于笔耕,每当孩子们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同时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魏民泰.《试述学生作文观察力的培养》《中国期刊》2012
  [3]张改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中国期刊》2008
  [4]《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