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高中英语审美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 龚文才
【机构】 重庆市忠县中学
【正文】 【摘 要】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具有审美特性;而作为一种工具,英语更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从审美内涵出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审美教学的内容有体会音律美、归纳形式美、文化美等。高中英语审美教学的具体做法有很多,本文将结合实际,对其进行几点研究。
【关键词】 高中英语;审美教学;实践策略
在高中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要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通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效保证,为此,本文基于有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具体教学策略,希望分析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教学实践分析如下:
1、高中英语审美教学的客观内容
1.1归纳形式美
根据构词法,词不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结构单位。从语义角度来看,不可再分的意义部分是词素或语素。词汇的这种可以由意义划分的特性使得英语在形式上看起来非常整齐和谐,在逻辑上给人以严谨的思辨之美,在内涵上给人以完整的系统性。比如,英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前缀、后缀,它们可以与词根结合构成数量可观的派生词、合成词等。由同一词根加上不同词缀构成的意义近似、拼写有规律的一类词叫词族,词族体现出英语词汇构成上鲜明的规律性。以care为例,可以有:careful,carefully,carefulness,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等等。在句法层面上,最能体现英语句法结构的英语时态也同样具有对称规律的审美特性。从时间概念上来说,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八种基本时态两两相对,非常规正。英语时态的构成充分体现出英语句子结构严谨的系统性,而时态的构成实际上就是英语句子的基本“骨架”。在课堂上适时地给学生作一些归纳小结,便于理清英语时态的基本脉络,便于理解记忆,更便于学生掌握英语这些独特的审美特性。
1.2呈现文化美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文化的重要的载体,而学习语言的本质也是对一个文化的剖析和深入解读。根据我国新一轮的高中英语课程要求中显示,高中英语除了要将文化知识普及教学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意识。而通过对文化的进一步解读,教师能够更好将审美教学融入平日的课程之中,达到多元化的综合教学效果。例如,在高中英语的教学的开始,会将Shakespeare和Noah Webster两位重要的英语文化人物重点分析,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到有针对性的审美教育目的。同时,教师为了进一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播放英国、美国相同类型的不同节目,让学生更好了解到二者的不同,并且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不同的魅力,充分落实赏析美学、分析美学的教学与目的,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学习体系。
2、高中英语审美教学的具体方法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显示,英语教学为了充分落实审美教育的目的与要求,仅仅从听觉出发是不够的,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好视觉给予学生的冲击力,从多维度、多角度剖析英语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做到理论知识联络实际生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1充分利用资源
在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充分利用好能够使用的资源,包括电脑、投影仪以及互联网资源,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完成调动学生所有感官的目的。教师可在互联网中找寻一定具备教育价值同时又符合教学内容的音视频资料,并将其录制下来给学生反复播放聆听,从而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的知识面,同时又能让学生完成对其赏析的任务,可谓一举多得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除了音频文件,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利用投影仪与互联网技术,将具备教育价值的视频文件播放给学生观看。教师可尽量选择一定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剧等资源,从而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个良好且有序的学习范围,驱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之中,并且在潜移默化间完成对英语赏析、审美的教学要求,切实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2重视赏析课文
对高中英语来说,最佳的英语学习基础与来源自然是教材,通过对教材的深度学习,能够切实落实好审美教学的各项要求。例如,在高中英语课文“Anne’s Best Friends”之中,其文章的最后一段能够为审美教育夯实基础。这一段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小安妮对和平的向往,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共鸣。而教师也要对其做出引导,做好审美教育的相关工作。即激发学生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与表达对小安妮的深切同情。同时,课文还将平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阳光、空气等在不经意间表达,都烘托了一种悲伤的基调。而这一点往往是学生无法品味和赏析的,教师必须对其展开重点分析与引导,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对英语学习展开深度剖析,全面落实多元化的教学效果,符合审美教育的预期和目标。
结束语
总之,审美教学需要教师运用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挖掘教材在语言、话题、语言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审美特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激发他们进行情感体验,把思维的触觉引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实现思想的碰撞,心灵与生命的对话,从而达到英语课审美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为忠.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的学科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8(11):68-71.
[2]陈健.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J].英语广场,2018(11):139-140.
[3]顾圆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英语广场,2018(11):140-141.
【关键词】 高中英语;审美教学;实践策略
在高中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要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通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效保证,为此,本文基于有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具体教学策略,希望分析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教学实践分析如下:
1、高中英语审美教学的客观内容
1.1归纳形式美
根据构词法,词不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结构单位。从语义角度来看,不可再分的意义部分是词素或语素。词汇的这种可以由意义划分的特性使得英语在形式上看起来非常整齐和谐,在逻辑上给人以严谨的思辨之美,在内涵上给人以完整的系统性。比如,英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前缀、后缀,它们可以与词根结合构成数量可观的派生词、合成词等。由同一词根加上不同词缀构成的意义近似、拼写有规律的一类词叫词族,词族体现出英语词汇构成上鲜明的规律性。以care为例,可以有:careful,carefully,carefulness,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等等。在句法层面上,最能体现英语句法结构的英语时态也同样具有对称规律的审美特性。从时间概念上来说,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八种基本时态两两相对,非常规正。英语时态的构成充分体现出英语句子结构严谨的系统性,而时态的构成实际上就是英语句子的基本“骨架”。在课堂上适时地给学生作一些归纳小结,便于理清英语时态的基本脉络,便于理解记忆,更便于学生掌握英语这些独特的审美特性。
1.2呈现文化美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文化的重要的载体,而学习语言的本质也是对一个文化的剖析和深入解读。根据我国新一轮的高中英语课程要求中显示,高中英语除了要将文化知识普及教学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意识。而通过对文化的进一步解读,教师能够更好将审美教学融入平日的课程之中,达到多元化的综合教学效果。例如,在高中英语的教学的开始,会将Shakespeare和Noah Webster两位重要的英语文化人物重点分析,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到有针对性的审美教育目的。同时,教师为了进一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播放英国、美国相同类型的不同节目,让学生更好了解到二者的不同,并且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不同的魅力,充分落实赏析美学、分析美学的教学与目的,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学习体系。
2、高中英语审美教学的具体方法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显示,英语教学为了充分落实审美教育的目的与要求,仅仅从听觉出发是不够的,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好视觉给予学生的冲击力,从多维度、多角度剖析英语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做到理论知识联络实际生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1充分利用资源
在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充分利用好能够使用的资源,包括电脑、投影仪以及互联网资源,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完成调动学生所有感官的目的。教师可在互联网中找寻一定具备教育价值同时又符合教学内容的音视频资料,并将其录制下来给学生反复播放聆听,从而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的知识面,同时又能让学生完成对其赏析的任务,可谓一举多得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除了音频文件,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利用投影仪与互联网技术,将具备教育价值的视频文件播放给学生观看。教师可尽量选择一定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剧等资源,从而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个良好且有序的学习范围,驱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之中,并且在潜移默化间完成对英语赏析、审美的教学要求,切实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2重视赏析课文
对高中英语来说,最佳的英语学习基础与来源自然是教材,通过对教材的深度学习,能够切实落实好审美教学的各项要求。例如,在高中英语课文“Anne’s Best Friends”之中,其文章的最后一段能够为审美教育夯实基础。这一段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小安妮对和平的向往,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共鸣。而教师也要对其做出引导,做好审美教育的相关工作。即激发学生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与表达对小安妮的深切同情。同时,课文还将平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阳光、空气等在不经意间表达,都烘托了一种悲伤的基调。而这一点往往是学生无法品味和赏析的,教师必须对其展开重点分析与引导,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对英语学习展开深度剖析,全面落实多元化的教学效果,符合审美教育的预期和目标。
结束语
总之,审美教学需要教师运用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挖掘教材在语言、话题、语言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审美特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激发他们进行情感体验,把思维的触觉引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实现思想的碰撞,心灵与生命的对话,从而达到英语课审美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为忠.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的学科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8(11):68-71.
[2]陈健.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J].英语广场,2018(11):139-140.
[3]顾圆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英语广场,2018(1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