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作者】 胡 红

【机构】 四川徳阳市中江县双龙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阶段,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十分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实际,积极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本文通过具体总结,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结合进一步研究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要以学生学习实际为研究,通过合理分析与实践,不断对高效课堂构建进行科学研究,以促使其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教学开展过程,作为数学教师,要积极树立正确认识,不断加强数学专业教学能力,从而为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而努力。下面首先研究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随后对其具体策略进行几点分析。
  1、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纵观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内容的现状,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样做十分不利于新课改教学大纲实质的不断推行,且实现不了应用的教学目的,教师的资源也没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且学生的潜质也没能够通过教师的调动而得到充分的体现,双重的问题造成了资源的大量的浪费。面对种种问题,课堂教学问题亟须解决。突破口之一就是高效课堂的构建,高效的课堂模式不仅能够大幅提高上课的效率还能通过效率的转化带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主观能动性也通过高效课堂的管理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掘,教师的引导能够得到全面的执行,教学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些方面都是构建高效课堂十分必要的方面,在新课改的前提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了未来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只用通过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向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要求迈进,这样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2、如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随着新时期发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十分具有实际意义。以下作者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行分析,做出以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些具体性建议。
  2.1学生的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出发点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动力。”一个学生如果能够学好一门课门,必然对于这门课程存在着较大的兴趣,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生就是简单的写写算算,很抽象也很无聊。但是一些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不这么认为,他们能够在数学枯燥的公式符号中发现其中的乐趣,能够在逻辑思维的不断转换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如果学生想要得到良好的数学成绩,就必须首先要热爱数学这门学科,让兴趣成为学生不断学习的源动力,通过源源不断的动力输送,提供对于高效学习的能量保障。
  数学知识本身不仅乏味枯燥,而且难度较大,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三角形面积公示:底×高÷2,虽然公示简单,但实际解题过程中如果结合函数内容就会导致难度倍增。
  2.2教师的引导是高效的拉动力
  新课改目标强调学生作为学生的主体,但是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毋庸置疑的,在假如了教师角色的新定义之后更加凸显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所需要的功能性,教师虽然作为主导,但是一堂课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教师通过积极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对于其需要学习的理论基础知识。让课上教学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公式记忆和理解,要让学生认为古人推断的结论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钻研。要让学生能偶从根本上意识到学习是一个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理解到考试和习题训练都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检验,教师的良好引导,应该起到一个积极而充分的作用。良好而端正的学习态度才能帮助教师真正发挥高效课堂对于学生的拉动作用。
  2.3及时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效设计数学课后作业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看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和学习欲望,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效,达到甚至超越预想的教学效果。爱学、乐学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基本保证。同时,我们在课堂上要多一些赏识,少一些否定,学生喜欢教师,也就喜欢上教师的课。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关注学生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使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才能使有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外延,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作业设计是否有效,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是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选题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是难易程度适当,不选难、机械、耗时的题目;三是兼顾全体,分层作业,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具有选择性的作业,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结束语
  总之,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重视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改变以往学生的被动参与和机械接收,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胜兵.初中数学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以构建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03+105.
  [2]陈丽.变式教学——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佳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36.
  [3]苏祖宙.初中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效课堂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