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尝试

【作者】 荆 飞

【机构】 山东省平度古岘小学



【正文】  【摘 要】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教育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展示的有利途径,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要进行拓展教学逐渐渗透品德教育内容。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拓展教学;渗透;尝试;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才可以真正实行教书育人目标,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和素质,在诸多方面对学生的德育品质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开发潜力、个性化发展和能力提升过程中不断的渗透德育教学内涵。在当下社会中,小学生的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家长作为学生主要进行品德教育的观念,现在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已将发生了转变,由严厉转变为宠爱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学生从小缺失正确的品德教育。孩子在儿童时期就作为小主人,存在过于任性的问题。教师要掌握好语文教学拓展的方向,实行拓展教学结合品德学习的内容进行尝试。
  一、加强传统语文教学内容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品德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文化课教育,不能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讲授,因为如果将品德教育单独拿出来进行教学的话,不仅浪费了在学校中仅有的课堂时间,更容易因为死板的教学而对学生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我们提倡在日常的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上加入品德教育的元素,让学生无时无刻都感受的品德教育对自身的洗礼,潜移默化的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加强。现代科技水平的发达,让许多成年人甚至学生对于语文的书写、读音、交流和沟通都出现了障碍,因此对于语文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和教学也逐日减少。小学教学中的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文言文等等,相比较现代文其中都是蕴含了品德的教育的内容,讲述了做人准则和人的基本道德素养。古诗词以及文言文等,都是现代社会中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其传承的缺失造成了学生对于品德教育的重视,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拓展知识范围,将古诗词、文言文等适当的融入,开拓学生的视野。运用小故事和短视频比价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引导和实行教学实践活动,讲解教学中品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品德教育教学。
  二、教师要对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
  老师在教学之前对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是做好德育教学渗透的前提。首先,老师在讲课之前,要对课文的背景做好设计,向学生交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只有学生了解了作者写作的背景,才方便学生对课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刻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好情境教学的准备。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图片、动画和文字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和视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白父爱的伟大,明白坚持的力量,明白信念创造的奇迹。最后,老师还要做好课外延伸的工作。课堂教学的内容,多少是有些局限性的,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好因材施教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的良好品格。
  三、小学语文教学教材和标题中的品德教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还要依据教材来进行教育工作的,教材内容将会体现将要进行教学的主体内容。教师要对教学教材内容做好备课工作,将品德教育内容加入到教学教材中,让学生在教材中体悟到品德的培养。一个课程标题的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点睛之笔,只要对标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和理解,有助于学生进行品德修养,从而促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教师要在教学备案中,将想要课题的内容和涵义深入德育教学,让学生对语文课程產生浓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将教材和教案、题目进行品德教育渗透,这就要教师做好工作的细节。教师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其知识,不断的进行提升,在教学中将品德教育逐日教给学生。
  四、小学语文拓展教学营造品德素质教育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氛围的塑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行去结合语文教学中课文的内容设计故事情景,不但发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还有利于学生在教学中展示自我,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做好引导,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在团队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就不知不觉渗透了德育思想。教师要在语文拓展教学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分享,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语文教学活动,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充分运用语言和形体来营造品德素质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文化的渲染和熏陶,将德育教学转变为自身的一种品德。品德教育的氛围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有效地保障,为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五、小学语文拓展教学联合实际生活案例
  学生在语文拓展教学中,营造了浓郁的品德素质教育的氛围,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和兴趣。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结合一定的实际生活案例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来让学生懂得其中做人处事的道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做人处事的典故和实际情况融入到语文拓展教学中,让学生加深对于品德教育和语文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印象。小学语文拓展教学中,可以用朗诵、表演、剧情等多种形式将品德教育渗透在课程中。在每篇语文文章教学中,可以延伸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多进行开放性的提问,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课文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启珍.在小学语文拓展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尝试[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9):169-169.
  [2]葛斌.在小学语文拓展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尝试[J].教育,2015(30):158-158.
  [3]李楠.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J].考试周刊,20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