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游戏情景教学法在小学篮球队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 孙欢欢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小学



【正文】目前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收入也随之提高。从而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重视日常的生活质量,开始强调自身身体的健康状况。开始讲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锻炼身体以及一些体育项目中。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在孩子接受初级教育的时候,开始向学校要求给与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而同时,在小学进行新课改的过程中,体育课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从而使得体育课要向着正规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篮球训练课是很重要的课程。因此,为了保证篮球课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其进行一些新的勾画。 
  1、 游戏情境教学法的简述 
  要想理解游戏情境教学法,就首先需要掌握情景教学法。所谓的情景教学法指的是,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选择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心理上放松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而游戏情境教学法就是老师采用一些游戏的手段和方法用进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课中使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篮球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篮球的兴趣。这样的方式不但丰富了校园的体育场,同时还让原本枯燥的篮球技术训练课程充满了兴趣点。 
  2 、如何在小学篮球训练课中使用游戏情境教学法 
  2.1 针对不同的主角选择不同的游戏情境 
  2.1.1 根据教学对象来选择游戏内容 
  在篮球训练的体育课中,老师需要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年纪性别以及兴趣爱好来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能够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吸引力的游戏。就例如,五六年级这种高年级的学生,它们对身体的掌控能力比较强,对于自己的协调能力也有着很大的信心,因此,就可以选择一些要求相对于高的游戏。诸如,群体之间的传球等。 
  而一二年级,学生则没有那么好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同时兴趣分散性高,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在选择游戏时,选择一些难度低的,但能够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就例如让孩子们不接触身体的抢球等。既能锻炼他们最初的篮球意识,同时也能调动他们整个身体的动态机能。 
  2.1.2 根据训练内容来选择游戏内容 
  老师在做任何选择时最关键的依据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保证做出的选择能够将它所具有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就例如,临近下课的时候,学生开始心不在焉,老师可以在此时播放轻松地音乐,将训练内容慢慢过渡,选择一些放松性的小游戏,让学生在体育课的哪怕最后一分钟内,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2.1.3 根据客观因素来选择游戏内容 
  很多游戏是有限制条件的,例如下雨天、下雪天或者操场面积狭小的时候,很多类型的游戏是无法进行选择的。因此,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课上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面临的具体情况而做出符合实际的选择。就例如,不同身高的学生站在不同的场地围绕着身体的协调性开展同手同脚的游戏,就可以在操场面积相对狭小的时候选择。 
  2.1.4 在实际采用游戏情境教学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老师最关心的,应该是采用了游戏情境教学方法,但能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这就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第一,老师选择了游戏之后,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没有将游戏的整体情况跟学生一一表述清楚,让学生理解在游戏背后的意义;第二,游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老师需要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继续停留在游戏中引导学生;第三,操作评价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关键环节,无论学习与否,只有多个学生存在就一定会出现相互比较的现象,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做好相互评价的工作,积极表扬做的好的,关心鼓励表现不好的。 
  2.2 游戏情景教学法在小学篮球训练中的应用 
  2.2.1 热身准备部分的运用 
  传统的篮球训练课中,多数的热身活动都是以慢跑为主,一些团体操为辅。久而久之,学生们对这种沉闷毫无新意的热身方式感到极端的厌恶和反感,虽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很是困难。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们选择一些新奇有趣的热身活动在课上使用,例如“三步抢球”、“慢跑丢球”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身体状况的好良好的调动,同时还能活跃学生群体之间的气氛,吸引学生投入注意力。 
  2.2.2 在身体素质训练部分的运用 
  篮球对于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不仅要求弹跳能力好,同时还需要耐力、对抗性能力还有速度等。因此,在针对弹跳能力的训练,老师可以将一些奖励的物品提前在篮板上粘好,让学生相互争抢,看谁跳得高,谁摘得到,奖品就是谁的。还可以在速度的训练方面,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围绕着球进行争抢和奔跑,强调学生在短时间内提起全身的速度,同时还要保证球在手里的安全性。另外,在对抗性上,这一方面需要身体的碰撞,一不留神极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因此,老师在这一块内容的教学中,应该格外重视安全系数。最后,针对耐力的训练,则是极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枯燥和乏味的。因此,老师可以提前进行好路线的安排和划分,将不同的小组分开,从不同的路线经过往返跑,将手里的球运到下一个人手里。在整体全部完成的时候,哪一个组的用时最短,哪一个组可以得到奖励等。 
  2.2.3 在篮球技术训练部分的应用 
  篮球是一个十分讲求技术的运动项目,无论是投篮、运球还是控球,都需要技术作为做出动作的主要依靠。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技术训练的部分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例如在运球技术的训练时,可以让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学生进行接力,看谁在足够长的一段距离内没有犯任何的错误。而在控球的时候,则可以让其他几个学生在场地内当障碍,让学生控制着篮球始终在自己手里的能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增强篮球技术,还能激发他们对篮球的兴趣。 
  2.2.4 在放松结束部分的运用 
  运动结束,放松的环节必不可少,这样可以减少肌肉的损伤和身体内的拉伤等。因此,在课程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放松性恢复性训练,就例如“绕球散步”等,在放松性的游戏中使身心恢复到平静的状态。 
  结束语 
  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老师在篮球训练课中使用游戏情境教学方法是有利于帮助学习的。因此,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宜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使用的游戏方法。从而提高训练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整体素质综合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勇.浅谈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02期
  [2]曹晓瑞.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游戏运用[J].教育革新,2013年10期
  [3]陆文龙 .小学体育课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第三小学)
  [4].小学“生本体育”教学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为例.作者:闫文.教育管理华中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