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有效课堂教学下的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
【作者】 孙宝娟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学
【正文】 【摘 要】 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有效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精心设计语文作业,能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 有效课堂教学;语文作业设计
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有效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精心设计语文作业,能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效课堂下的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有效课堂教学下的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原则
① 开放性原则:引导作业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实际的拓展以及与社会生活、学科前沿知识、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渗透,使学生作业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② 主体性原则: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参与的积极情感,引导进行深入探索。
③ 主题性原则:强调开放但绝非漫无边际,要求开放必须要围绕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设计,必须重视学生已有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经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增加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位,开发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使每一次作业都能够发挥其教育意义。
④ 整合性原则:作业设计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的整合,同时学科间的整合更能使各学科的资源有效利用,使学生在各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生活的感受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⑤ 实践性原则:强调积极变革单纯的书面性作业形式,倡导观察、实验、动手操作、搜集、调查等新的作业方式。鼓励学生以实物、图片、调查统计表、实验报告等各种形式完成作业,展示成果。
⑥ 合作性原则:努力改变仅凭个人之力的定势,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有效课堂教学下的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方法
1、作业难度分层
针对学生在语文能力上有差异的客观现实,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不同层次学生难易程度应有区别。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难易可分为三个等级: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创造性作业。要求能力差的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就行;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性作业,努力完成发展性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必须努力完成创造性作业。作业难易程度分层,学生根据程度分层,针对学生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2、注重作业的多样性
① 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更是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初步养成,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② 自编测验作业
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明确知识要点,本课的重点难点,自编相关的习题。自编的作业内容可以包括一些机械性的识记题,也可以包括一些较深层次的主观性思考题,还可以包括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或与本文特点、语言特点一致的课外语段等。在编作业之前,学生必须对课文内容充分地熟悉,对该文的重点难点有巩固,编完后自我测试或互相测试又是一次对课文的复习,一举多得,学生又非常有兴趣。
尤其是在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我们如果要带领学生进行系统归纳性的复习,如果完全由教师供给,学生会产生“炒冷饭”的厌倦感。因此,我们不妨帮助学生学会内容整理,根据复习内容自编复习习题或试题。课中选择“得意之作”当众点将,让其他学生来解答,然后由这位学生评改;也可以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换自编题,相互“考试”,相互批改,相互评析;教师也可以从中择优加工汇编成单元测试卷用来组织测试。评选出“最佳编题”与“最佳答题”者。这种练习形式使学生在编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归类与整理,模拟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又充当评价者的角色,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深受学生欢迎。
③ 拓展性作业
拓展性语文作业就是“跳”出文本“围城”,在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土壤里发现问题根源,发掘作业设计的题材。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眼界,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④ 自助餐型作业:我们把作业分为基础、阅读、写作等几种类型。基础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语、练练字。阅读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须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同时写下简单的评析文字,以读促写。写作类作业则以写促读,每周练笔,长短不限,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随时记录的习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再根据他们测试时的基本情况及平时表现进行二次分类,试行一段较长的时间后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目标的多维性与形式的多样性,应设计和布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书面作业。针对学生语文能力差异的客观事实,可将习题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知识能力稳固层);基本题和提高题(知识能力提高层);文本题和拓展题等(知识能力拓展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语文习题,发挥自己的语文才能,提高成绩,从语文作业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真正起到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有效课堂教学;语文作业设计
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有效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精心设计语文作业,能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效课堂下的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有效课堂教学下的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原则
① 开放性原则:引导作业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实际的拓展以及与社会生活、学科前沿知识、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渗透,使学生作业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② 主体性原则: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参与的积极情感,引导进行深入探索。
③ 主题性原则:强调开放但绝非漫无边际,要求开放必须要围绕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设计,必须重视学生已有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经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增加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位,开发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使每一次作业都能够发挥其教育意义。
④ 整合性原则:作业设计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的整合,同时学科间的整合更能使各学科的资源有效利用,使学生在各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生活的感受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⑤ 实践性原则:强调积极变革单纯的书面性作业形式,倡导观察、实验、动手操作、搜集、调查等新的作业方式。鼓励学生以实物、图片、调查统计表、实验报告等各种形式完成作业,展示成果。
⑥ 合作性原则:努力改变仅凭个人之力的定势,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有效课堂教学下的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方法
1、作业难度分层
针对学生在语文能力上有差异的客观现实,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不同层次学生难易程度应有区别。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难易可分为三个等级: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创造性作业。要求能力差的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就行;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性作业,努力完成发展性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必须努力完成创造性作业。作业难易程度分层,学生根据程度分层,针对学生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2、注重作业的多样性
① 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更是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初步养成,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② 自编测验作业
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明确知识要点,本课的重点难点,自编相关的习题。自编的作业内容可以包括一些机械性的识记题,也可以包括一些较深层次的主观性思考题,还可以包括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或与本文特点、语言特点一致的课外语段等。在编作业之前,学生必须对课文内容充分地熟悉,对该文的重点难点有巩固,编完后自我测试或互相测试又是一次对课文的复习,一举多得,学生又非常有兴趣。
尤其是在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我们如果要带领学生进行系统归纳性的复习,如果完全由教师供给,学生会产生“炒冷饭”的厌倦感。因此,我们不妨帮助学生学会内容整理,根据复习内容自编复习习题或试题。课中选择“得意之作”当众点将,让其他学生来解答,然后由这位学生评改;也可以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换自编题,相互“考试”,相互批改,相互评析;教师也可以从中择优加工汇编成单元测试卷用来组织测试。评选出“最佳编题”与“最佳答题”者。这种练习形式使学生在编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归类与整理,模拟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又充当评价者的角色,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深受学生欢迎。
③ 拓展性作业
拓展性语文作业就是“跳”出文本“围城”,在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土壤里发现问题根源,发掘作业设计的题材。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眼界,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④ 自助餐型作业:我们把作业分为基础、阅读、写作等几种类型。基础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语、练练字。阅读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须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同时写下简单的评析文字,以读促写。写作类作业则以写促读,每周练笔,长短不限,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随时记录的习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再根据他们测试时的基本情况及平时表现进行二次分类,试行一段较长的时间后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目标的多维性与形式的多样性,应设计和布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书面作业。针对学生语文能力差异的客观事实,可将习题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知识能力稳固层);基本题和提高题(知识能力提高层);文本题和拓展题等(知识能力拓展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语文习题,发挥自己的语文才能,提高成绩,从语文作业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真正起到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