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融情教学

【作者】 倪晓梅

【机构】 新疆阿克苏沙雅县古勒巴格镇向阳学校



【正文】  【摘 要】 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瑰宝之一就是诗歌。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开始接触中国文学的精髓——古诗歌。但是,由于这些诗歌的特点就是创作年代久远,语言的运用也和现代汉语有差别,所以怎样培养学生们的诗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诗词修养,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现阶段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于这个问题也总结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理解

  中国一直被称为“诗之国度”,具有优美节奏和深沉古韵的古诗词一直是中国最自豪的文化瑰宝。因此古诗的学习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做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感受力和热爱之情,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诗歌本身的特点来有效地安排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欣赏古诗、背诵古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于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建议。笔者认为学习诗歌时,首先要了解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概况,以期为理解做准备;其次,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来体验诗歌的情感;再次,在古诗教学中要使学生发展想象能力,展开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要运用背诵的力量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了解背景,为理解做准备
  对于生长在信息容量日益加大、艺术趋于商品化的时代的学生们来说,阅读含蓄典雅的古代诗歌未免兴趣不大,加上学生与作者所处时代的距离,学生无法感受诗人的情感。由此,笔者认为了解作者与时代背景,才能更清楚深入地理解,才能明白写作目的,才能感受作者情思。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学习内容,在教授古代诗歌时,经验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了解当时诗人所处的情景和心态,然后了解诗歌和体验情感。
  例如,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夜宿山寺》以极其夸张的方式描绘了寺庙中高耸的建筑,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寺庙工程艺术的惊叹和对古代寺庙工程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神话般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对这首古诗进行解释的时候,笔者先为学生们介绍了作者的背景,即李白的生平和诗歌风格。李白的诗歌大胆而充满活力,他的想象力极其丰富,诗歌语言婉转自然,充满富有变化的音律而又能做到和谐统一。李白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当时他住在山上的一座寺庙里,在寺庙后面发现了一座高大的佛教建筑,所以他爬上高处凭栏远眺,但见星光闪烁,其以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真之情。通过这种介绍作者背景以及诗歌风格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入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并沉浸在这种情景中。
  二、入情入景,体验诗歌情感
  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之珠,于世界艺术宝库中散发出独特的光彩。古代诗歌教学必须使学生融入诗歌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情感,诗意教古诗,并让学生认真体会古诗的魅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并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能够以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動性得以有效的激发,从而实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例如,在教《村居》这一首诗时,笔者试图引导学生们充分理解这首诗中的每一句,将每一句都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画出来,从而体验创作的乐趣,同时在创作中感受到美之熏陶。在学生们亲自手绘该诗之后,笔者又引导他们表演一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中的杨柳与黄莺,让画面变得立体起来,让诗活起来。学生们在扮演诗歌角色的同时充分调动了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生动地想象了诗歌中没有描绘出的声音,极大丰富了诗歌画面,成功地体验了诗歌的意境,从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展开联想,培养表达能力
  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学生只有具备联想能力,才能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体会其魅力,从而有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在教授学生古诗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把握古诗的内容,通过巧妙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例如,古代诗歌《敕勒歌》,歌颂了北方草原的壮丽和富饶的风光并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之豪情。在总结《敕勒歌》时,笔者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对草原的景色进行描绘。之后,笔者展现给学生们一幅幅草原风光的图片(有各种季节的),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草原的景观,这不单单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反复背诵,巩固学习成果
  古诗一般具有形象生动、短小精辟、内涵深刻及节奏优美等特点。古诗教学毋庸置疑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反复背诵古诗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涵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不言而喻的,可以看出反复背诵在学习古代诗歌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研究古代诗歌时,阅读是基础,在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后,反复背诵是关键,而且反复背诵也有利于加强儿童的记忆力,巩固学习成果。
  例如,在学习《古诗二首》(即《村居》《咏柳》)时,笔者通过让学生们反复背诵,使学生们从诗句中联想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进而将春之图以一种形象的状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很容易达到教学的目的。再如,在拓展阅读学习《梅花》一诗时,学生们通过反复背诵很快就将诗句中的“梅花”与处于逆境的有抱负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他们将凌寒怒放视为一种顽强的斗争精神。因此,通过背诵这首古诗向学生呈现了强烈的生活意志教育,并且很容易培养学生的坚强情感。
  总而言之,古代诗歌文化丰富,具有丰富的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是其重要的特点,适合细细阅读和理解。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取的许多古诗都具有高度创新性,具有新颖的构思、清新的语言、丰富浓郁的趣味。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们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分析其语言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以便更有效地使学生们能够汲取古代诗歌的营养,探索古代诗歌的真谛。
  参考文献:
  [1]佟铁娃.妙趣横生,诗意盎然——语文实践活动课之趣味古诗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