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许玉娥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51中学



【正文】  【摘 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基于学校教学予以验证而提出,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具体是指由于他人的评价而对自己产生具有偏向的期待。因此,作为教师,如果能够将“皮格马利翁效应”巧妙地与日常教学相联系,将会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而对学生本身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学生成长;教学效果  

  今年我所教授的学生是初一年级新生,相比起其他年龄段,七年级的学生对即将开启的初中生活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落实到英语这门科目,他们并不陌生,有了小学的英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表现得信心满满。但是经过开学近一个月的观察以及作业反馈情况,我逐渐发现我所教授的七年级二班,至少有五名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让人担忧,表现最甚的是有一位名叫郑馨怡的女生,尽管开学才一个月左右,她却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厌学情绪,上英语课,总是目光游离,或是一幅愁眉不展的表情,她的单词听写错误率几乎接近90%,而上交的课后作业更是没法批阅,几乎是通篇全错,握在我手中的红笔简直不知道该如何落笔,如何给她一个能够警醒而又不失温度的评语,她的这种情况一度让我不知所措。思索良久之后,我打算“救一救”这个孩子,于是我向班主任了解她的家庭情况,跟其他任课老师交流,发现这个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情况也不容乐观,但是都比英语科目要好一些,于是,情急之下,我把她叫来了办公室,试图与她进行沟通,但是谈话之中,她的言语并不多,寥寥几句也是极力强调自己在小学时候就很差,自己学不好,很显然这个孩子除了学习状况让人担忧之外,整个人的思想状态也显得很消极,这让我想起每每在校园里或放学路上遇到她的情形,她总是愁眉不展,而且并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第一次的谈话并不顺利,我陷入了深思。
  随后不久,便迎来了开学后的第一次英语单元测试,成绩出来之后,不出所料,她的分数果然是全班倒数第一,而且跟其他同学拉开了很大的差距。由于是初中阶段的第一次考试,学生们都非常关心这一次的成绩,我也在犹豫着要不要将所有学生的分数在全班公布,但是看到她那忧郁的眼神,我决定先替她保密,课后再一次找她单独谈话,于是便只是对班级的整体排名情况,试卷失分率等做了评析。在这一次的谈话之前,我几经思考,回忆起自己上学时面对薄弱学科的恐惧和焦虑,我决定先做足功课,就在我不知所措之时,我想起了大学学习的教育心理学中所讲到了一个著名理论,即“皮格马利翁效应”,迅速查阅相关案例后,我列好了笔记,打算再一次找她来谈话。
  这一次的谈话,一开始我并没有说话,她站立了一会儿,忧郁的看着我说道“老师,我知道我没考好,但是我是真的做不到那些题目”,话语中几乎带着哭腔。她说完后,我平静的带着微笑对她说:“老师并不觉得你没有考好,相反地,你已经尽你自己所能了,不是吗?”她有些诧异地抬头望着我,我继续说道:“你尽你的所能去考了,虽然你目前的分数并不高,但是那也是你的成果,你所取的与其他同学付出后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不是吗?”她似乎有些认同,轻轻的点头,我继续说道:“但是,我想这个分数一定不是你所想要的结果,对吗?你肯定也想进步,你想努力,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对吗?我相信,如果你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你愿意去继续努力并坚持的话,你下次考试一定会有所提高的,你说是吗?”这一次,她用力的点头,眼睛里流露出我不曾见过的一丝光芒,我心里暗想,现在应该起作用,接下来,我想帮她制定好详细的学习计划,指导她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精美的笔记本送给她,她似有不解,我继续说道:“老师相信你,如果你愿意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你一定会有所进步的,即使只是进步一分,也是在提高,所以算是我提前给你的奖品了,不过我认为你现在需要我的帮助,那么你愿意按照老师建议的方法来做吗?”这一次,她非常坚定的点了点头。于是,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我针对她的情况,帮她制定了日/周学习计划,包括每天应该记几个单词,怎样记单词,怎么来复现记过的单词,多久来辅导一次以及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她都一一记录在我送给她的小本子上,我们约定每周二,周四下午,她来单独找我辅导或者听写单词,最后,她拿着小本子,如获至宝似的离开了办公室。
  接下来的时间里,果然每到周二和周四下午放学后,她都会主动来到我的办公桌旁找我辅导,每一次她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我都会结合当天的情况再次鼓励她,给她积极的心理暗示,慢慢的,她便从一开始的局促紧张到后来频频展露笑颜,我发现她的英语学习在一点点进步,我知道这一次我做对了。相应的,她的英语作业情况也逐渐好转,有时我会毫不吝啬地在她的作业旁边画一个大大的笑脸或者花朵以示鼓励,课堂上她听讲逐渐专注起来,眼神也慢慢亮了起来,直到第二次英语考试,她果然进步了27分,当她紧张不安的来找我看成绩时,我把试卷递给了她,她先是出乎意料的惊讶,然后甜甜的对着我笑了起来,并对我说谢谢。这一次,我在班上公开表扬了她,肯定了她的努力和坚持,虽然她的成绩依然不是班级里最优秀的,但是我向学生传递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努力的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刻,屈原的这首诗句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想,作为青年教师,教学之路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坚持“看见”学生,进一步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贯穿在教学中并不断升华,我们就一定会不断的收获学生的成长,同时,也会收获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