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爱心——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作者】 胡晓琴
【机构】 重庆市渝北区盛景天下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关键词】 班主任;爱心赏识;教育法宝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一、案例背景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名叫XX的同学,经过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孩子,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现在却是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该生学生成绩较差,由于基础欠缺,所以不管什么文化课他都不肯学、不愿学,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下课和同学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课后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应付一下,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我于是找他多次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的好学生。但每次谈话,他表态很快,就是在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但是我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把他管好还会影响整个班集体。我心想:非把你转化过来不可。
二、事件回放
有一次在课堂上,见不爱学习的XX很难得地高高举起了小手,我立刻请他作答,当时他可能是有些紧张,在回答时结结巴巴的,结果班上另一个同学当场笑出声来。我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只听XX气势汹汹地吼道:“笑什么笑!”那同学顿时止住了笑,可XX并未就此罢休,他立刻“气炸了”,把手中的课本往地上一摔,径直走向教室门口,甩门而出。见此情景,全班同学都愣住了。当时我立即追出门外,叫住XX并告诉他现在是上课时间,如果因为他的缘故而耽误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会使本就不融洽的同学关系更增加一层隔膜。也许是担心成为全班同学的“公敌”,XX默默地跟着我回到了教室。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XX虽然人在课堂,却始终没有冷静下来,一会儿踢桌子,一会儿撕练习本。为了保证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我引导其他学生继续集中精神上课,对XX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
下课后,我便将他找来谈话。他一进办公室便低着个头看地板,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似的——我知道他已经做好被批评的准备,而且打算一如既往地“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我拉住XX的双手,告诉他老师遇到类似的情况是会和他一样不高兴、很生气,对XX刚才的生气表示理解。听到我这样说,XX的眼神“亮”了起来,他抬起头注视我,一脸委屈地向我吐着苦水。于是,我认真地做起了“倾听者”,耐心地听XX把话说完,并时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接着,我以“知心人”的身份与XX一同分析课堂上的做法,让XX知道他生气时的甩门而出、踢课桌、撕本子等行为对自己、对教学用品都没有好处,这样的生气并不“合算。XX真诚地点着头,以向我保证着。
三、案例分析
1.奉献爱心,增其自信。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问题学生”,教师应给她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她们,让她们逐渐增强自信心。
2.运用赏识,促其发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也要及时予以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进步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四、几点收获
在这个案例中,我就此事有了进一步的班主任工作体会:
1.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过渡时期,可塑性大。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情况,不失时机地引导、说服甚至感化学生。拒绝学生没有实质理由的请假正是为了树立他们认真学习的学习观,同时也避免他们产生为不正当行为而寻找借口的错误习惯。
3.充分尊重学生,避免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学生还是在发展中的不成熟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闪光点,也有自己不足和幼稚的地方,他们需要我们的爱护和指导。爱自己的学生,就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包容他们的不足和不成熟的行为,及时督促他们始终走在正确的人生轨迹上。尽量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学生,多了解情况,多使用柔性语言,避免学生的尊严受挫和心灵受伤。
我想,转变“问题学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标。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后进生”更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
参考文献:
[1]李家成 送给班主任的100条建议[J] 2008
[2]王姗 班主任工作宝典[J] 文学教育 2015(4)
【关键词】 班主任;爱心赏识;教育法宝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一、案例背景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名叫XX的同学,经过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孩子,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现在却是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该生学生成绩较差,由于基础欠缺,所以不管什么文化课他都不肯学、不愿学,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下课和同学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课后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应付一下,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我于是找他多次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的好学生。但每次谈话,他表态很快,就是在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但是我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把他管好还会影响整个班集体。我心想:非把你转化过来不可。
二、事件回放
有一次在课堂上,见不爱学习的XX很难得地高高举起了小手,我立刻请他作答,当时他可能是有些紧张,在回答时结结巴巴的,结果班上另一个同学当场笑出声来。我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只听XX气势汹汹地吼道:“笑什么笑!”那同学顿时止住了笑,可XX并未就此罢休,他立刻“气炸了”,把手中的课本往地上一摔,径直走向教室门口,甩门而出。见此情景,全班同学都愣住了。当时我立即追出门外,叫住XX并告诉他现在是上课时间,如果因为他的缘故而耽误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会使本就不融洽的同学关系更增加一层隔膜。也许是担心成为全班同学的“公敌”,XX默默地跟着我回到了教室。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XX虽然人在课堂,却始终没有冷静下来,一会儿踢桌子,一会儿撕练习本。为了保证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我引导其他学生继续集中精神上课,对XX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
下课后,我便将他找来谈话。他一进办公室便低着个头看地板,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似的——我知道他已经做好被批评的准备,而且打算一如既往地“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我拉住XX的双手,告诉他老师遇到类似的情况是会和他一样不高兴、很生气,对XX刚才的生气表示理解。听到我这样说,XX的眼神“亮”了起来,他抬起头注视我,一脸委屈地向我吐着苦水。于是,我认真地做起了“倾听者”,耐心地听XX把话说完,并时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接着,我以“知心人”的身份与XX一同分析课堂上的做法,让XX知道他生气时的甩门而出、踢课桌、撕本子等行为对自己、对教学用品都没有好处,这样的生气并不“合算。XX真诚地点着头,以向我保证着。
三、案例分析
1.奉献爱心,增其自信。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问题学生”,教师应给她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她们,让她们逐渐增强自信心。
2.运用赏识,促其发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也要及时予以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进步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四、几点收获
在这个案例中,我就此事有了进一步的班主任工作体会:
1.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过渡时期,可塑性大。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情况,不失时机地引导、说服甚至感化学生。拒绝学生没有实质理由的请假正是为了树立他们认真学习的学习观,同时也避免他们产生为不正当行为而寻找借口的错误习惯。
3.充分尊重学生,避免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学生还是在发展中的不成熟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闪光点,也有自己不足和幼稚的地方,他们需要我们的爱护和指导。爱自己的学生,就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包容他们的不足和不成熟的行为,及时督促他们始终走在正确的人生轨迹上。尽量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学生,多了解情况,多使用柔性语言,避免学生的尊严受挫和心灵受伤。
我想,转变“问题学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标。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后进生”更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
参考文献:
[1]李家成 送给班主任的100条建议[J] 2008
[2]王姗 班主任工作宝典[J] 文学教育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