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

【作者】 王新红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第四中学



【正文】  许久以来,一直在深深地思索,怎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进入了复习讲题的阶段,一个知识点接着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可是每个知识点讲完后学生的收效却很小,测试的结果也很不理想,我心里很是着急。是我没讲明白,还是学生接受能力差?是我的知识点讲得不精练,还是学生做题量很少?能否换个讲课的方式呢?让学生以自学的方式学习可以吗?我在思考。我校三六一模式教改实验中,我初步摸索出一点门路。试验中,我采取了两种办法,对程度很好的学生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程度一般的学生大胆采用了自学、导学、探学模式。
  一、提倡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
  古诗云:”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所以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知识点内容,讨论难点,再自己把知识点归类,把题型归类,讨论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一开始学生很不习惯,慢慢的学生开始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发现了许多新的类型,也总结了很多的我意想不到的方法。测试结果更是出人意料,两部分学生成绩竟然持平,而其他的知识点讲完后,两部分的成绩是无法比较的,我很兴奋,我想知识点都可以用自学的方式,何况平时的阅读教学呢?
  二、以生为本,注重引导,培养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有时我还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疑,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过好五关。理解词句关、分析结构关、概括主题关、学习写法关、练习应用关。如上《中国石拱桥》一课,我想让学生自学,解决好生字难词,并通过看注释、了解文意,差工具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掌握中国石拱桥的外形、结构、有何作用,历史、文章结构。结果,学生都能根据预习、自学来完成。但对于价值就说得不好了。我就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引导。指导学生从理解关键语句入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列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拧紧思维的发条,逐步掌握石拱桥的特征,抓住了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倡导主动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随着思维的发展,学生对新知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这样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启发我们思考,学习需要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因此我们提倡既要自主学习也要主动合作。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能力高低和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好将学生按照能力的高低搭配分组,也可以让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方法分组,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有自我表现和自主发展的机会。如在学习《背影》时,同学们按照课文内容分角色自发组织了一出课本剧,还展开想象虚构后来的情节,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好得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校“三六一教学模式”中改变了以前的“注入式”、“填鸭式”,倡导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曾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我校构建三六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更宽阔的学习空间中去自主学习,主动合作,积极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融会贯通,把变成自己的东西。